我市按照“1+3+3”的產業定位
加快實現
首位產業有鏈條、主導產業有龍頭、
新興產業有地位
推動共青城工業
“ 再創輝煌、再現榮光”

按照創意設計、標準生產
機器換人
展示展演、電商銷售的思路
推動“鴨鴨”
真正成為“ 國民羽絨服第一品牌”
“我們現在在海拔5000米、零下9度的雪山,讓大家看看,我們‘鴨鴨’羽絨服到底抗不抗風、保不保暖?”
2021年8月30日
“鴨鴨”把直播間搬到了珠穆朗瑪峰腳下
在冰天雪地里
通過真實的戶外環境
沉浸式展示羽絨服的保暖性能
這一“登峰造極”的舉動
讓“鴨鴨”品牌火速出圈
這是自完成二次重組后
鴨鴨集團
通過拓展電商業務、創新經營模式
開發國潮新品、加大營銷推廣系列措施
在商業模式轉型上
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個剪影
改變刻板印象,提升品牌勢能
提升產品質量,研發特色款式
從供給端發力,做活線上業務
優化就業環境,完善人才供應鏈……
一系列改革措施
為“鴨鴨”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為推動鴨鴨做大做強
我市積極探索“研究院+產業園”發展模式
引進
武漢紡織大學共青城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
推進創意設計、面料研發
智能制造全方位發展
以科技創新賦能“鴨鴨”高質量發展
鴨鴨股份公司共青城負責人毛興味說,“‘鴨鴨’與武紡大研究院合作以來,研究院在材料研發、創意設計及產業研究等方面,給予‘鴨鴨’科技賦能、人才支持和時尚引領。”
武漢紡織大學共青城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院長王秋寒表示,“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研究院平臺,為共青城服裝產業助推、助力、助升級,通過科技賦能、通過品牌理念賦能、通過產品賦能,有效帶動共青城服裝產業發展。”

我市還出臺了
《關于加快共青城市紡織服裝產業
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從政策方面給予企業全方位支持
推進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著力打造時尚之都、服裝名城
讓共青城成為“一座溫暖全世界的城市”
預計今年
羽絨服銷量突破5000萬件
紡織服裝規上企業數量突破100家
規上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

經過這幾年發展
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有一定的基礎
江西省亞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是一家主要從事手機等電子設備玻璃鏡片
以及相關應用材料研發生產的企業
為加快推動企業上市步伐
該公司逐年加大投入
從技術改造著手
加快推進擴產擴能
著力改變單一的產品結構
今年下半年
該企新增的應用于智能家居領域的
家電玻璃生產線完成生產調試
正式實現投產
江西省亞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興南表示,“產品更加完善,產品結構更加豐滿,目前有智能手機配件、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系列產品,從智能制造研發、到產品設計研發、再到產品工藝研發,研發團隊研發能力在不斷增強。”
目前
公司與小米、華為等客戶
合作緊密
攝像頭光學鏡片年出貨量
達3億片
占全球市場份額18%以上
預計今年產值將超過8億元

“微晶玻璃將是一次市場變革。”
亞華電子
還將發展的目光
瞄準了用于高端手機的微晶玻璃產品上
未來計劃新增投資5億元
全年新增產能2千萬片微晶玻璃產品
爭取得到更多訂單和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
我市加快引進一批智能制造裝備研制企業
和產業化重點項目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動制造業
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升級
打造“智造共青”品牌
清越光電持續推進數字化改造
獲評江西省潛在瞪羚企業
金酷智能制造大力推進數智融合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 40%
稅收同比翻番
騰翔科技運用AI技術降低成本30%以上
產值超過2021年總和
皖贛農業獲評省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
翱翔星云
下線全國首輛無人機群載發車
如今
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勢頭正勁
“研究院+產業園”發展模式
更是讓這些產業“如虎添翼”
有力促進了
工業經濟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發展
記者:潘成 編輯:朱華明
審核:桂文濤 李潯
文章來源:共青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