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服裝陳列趨勢,教你如何用陳列觸發(fā)顧客的“多巴胺”。
(陳列共和出品 后臺回復(fù)“轉(zhuǎn)載”獲取授權(quán))
昨天晚上,鐘曉瑩老師在直播間里和我們一起分享了2018年服裝陳列的五大趨勢,點擊視頻即可觀看。
*視頻時長:18min 請在WiFi環(huán)境下觀看*
暫時沒有WiFi也不用擔心,共和君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精華文字版,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
在商業(yè)世界里,潮流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因為消費者永遠是喜新厭舊的。還曾經(jīng)有人說過,人所有行為驅(qū)動不過就是“感覺”,而這種“感覺”就是多巴胺。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其實所有消費行為的背后都在尋找一種認同感,或者是尋找貼標簽的過程,比如說有人喜歡星巴克,有人喜歡LV,有人喜歡愛馬仕,直白地說,其實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是洋貨,因為它們是潮流的,因為它們符合消費者內(nèi)心某一種感覺。
和我們今天回歸國貨是一樣的,我們某種程度上消費的是一種情懷,也是專屬于某個時代的一種標簽。
好了,在發(fā)布今年服裝陳列的5大趨勢之前呢,我想先說今年的總體趨勢:
由于2017年零售實體店業(yè)績的強勢回暖,讓所有實體零售品牌信心增強了很多,所有對陳列的關(guān)注就越來越熱。而陳列在整個實體零售店鋪中又兼顧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場景的塑造。
所以,2018年實體零售品牌將加大對陳列預(yù)算的投入以及用陳列推動銷售的行為,體現(xiàn)出來的就是實體零售店鋪對陳列的關(guān)注轉(zhuǎn)向了深度化。而且我個人也認為,包括陳列共和也認為,陳列將是2018年實體零售店的大熱詞。
隨著消費升級和品牌迭代速度的加快,全行業(yè)的陳列我相信是指日可待的。正好印證了我們陳列共和常說的一句話:有商品的地方就會有陳列。
那么,2018年服裝陳列的5大趨勢分別是哪些呢?
以各大老牌百貨公司為代表,今年櫥窗設(shè)計趨向科技化。先來看一組案例:這是日本三越百貨今年的情人節(jié)櫥窗。
大家可以看到,這組櫥窗是在轉(zhuǎn)動的。轉(zhuǎn)動的櫥窗很常見,但三越百貨這組很多細節(jié)都在動,具體細節(jié)大家可以在視頻中看到。
無獨有偶,不止三越百貨,從去年年末開始許多百貨公司就開始在櫥窗中加入科技感的表達。
英國老牌百貨公司哈羅德和杜嘉班納一起合作的新年櫥窗,他們就把整個音樂盒搬到了櫥窗里,這個櫥窗里的所有小人全都會動▼
(視頻來源于杜嘉班納官方ins)
另一個百貨公司 Fenwick 也是,在他們的新年櫥窗里也同樣運用了科技感來講述了帕丁熊與布朗夫婦的那些故事▼
放大技巧,我經(jīng)常建議大家在櫥窗中使用,這個技巧在今年許多大牌的櫥窗中頻繁出現(xiàn)。最開始先使用放大技巧的就是 Fendi 。
當時看到Fendi這組櫥窗的時候我真的是驚嘆了!大家可以看到Fendi這組櫥窗里用到的主要道具就是 放大的手。而這雙手上的花紋全都是 Fendi 這季主打的花紋。
當然不止 Fendi,LV 也在櫥窗中應(yīng)用了放大技巧——定制了巨型花朵。
還有許多品牌今年在櫥窗中都毫不吝惜地放大了道具的尺寸▼
三越百貨為了呼應(yīng)情人節(jié)主題的櫥窗,在中庭也使用了放大的心▼
陳列的表達更加輕松和隨意了,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更愛自由了,不再喜歡拘謹?shù)年惲蟹绞健_@和都市人生活壓力大也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
那陳列方式輕松化、隨意化體現(xiàn)在哪里呢?比如說,正面展示去衣架化。
直接使用衣架和S型掛鉤展示衣物,能給顧客一種非常輕松的購物體驗,這個時候,顧客就能夠大量分泌多巴胺了。
再比如這組櫥窗,直接模擬衣櫥,客人來到這里就好像回到家,隨意地脫了鞋,脫下外套,營造了一種非常輕松隨意的感覺。▼
再來看到另一個品牌,它整個空間的陳列沒有使用過多模特,但是大家可以感受得到它整個空間呈現(xiàn)出的色彩、基調(diào)都呈現(xiàn)出了一種毫無壓力的感覺。
櫥窗的陳列手法也是相當“隨意”,一整塊布,搭上一條毛巾,再在旁邊放上干樹枝,完全吻合了他們品牌的調(diào)性。
在男裝陳列中,盡管是做正裝的,它也開始用一些相對來說比較輕松、不過于拘謹?shù)年惲蟹绞健?/span>
包括進入店鋪之后,它會利用這種家居式的道具來做陳列組合,而不是那種硬邦邦的流水臺。相信這些一定能給大家?guī)硪恍┬碌撵`感和啟發(fā)。
比起整整齊齊的疊裝,這樣的陳列方式是不是讓你覺得更加親近和舒適?這就對了,陳列的最終目標不是讓你覺得特別牛逼,手法好厲害,而是顧客看到你的陳列時,特別想去觸摸它。
所以,為了讓顧客更加親近商品,現(xiàn)在很多國家,特別是日本都會直接使用衣架和掛鉤來展示衣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櫥窗道具都會直接使用到我們的家具,比如椅子、門窗等,這些都是陳列家居化的表達。
甚至梯子、椅子▼
包括這種懸掛方式,連模特都沒有在用▼
這是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大趨勢,這是我這次走訪日本零售品牌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有一個是陳列道具的藝術(shù)化。
我看到這個雕塑的時候特別興奮,因為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包括放在旁邊的插畫。整個空間使用的道具都是藝術(shù)化的,互相之間的聯(lián)動性也是很強的,非常協(xié)調(diào)和統(tǒng)一。
現(xiàn)在大家也開始玩這種雕塑▼
在這里想問大家,大家是如何理解“場景”這個東西呢?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消費的是商品,其實我們消費的是場景。
那什么是場景呢?其實只要是能觸發(fā)用戶情緒的場景,才是真正流量的入口。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我在日本最愛的一家服裝店鋪,這個櫥窗是他們所構(gòu)建的一個有點像攝影工作室的場景。
你進到這個空間可能會有一種超模后臺的感覺,每個超模都會有自己的衣桿,每個衣桿都掛著她待會兒走出去要穿的衣服,包括這種聚光燈▼
這種陳列方式都讓我們?nèi)谌氲竭@個場景里,這個場景就會觸發(fā)我們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多巴胺。
下面這家是我非常喜歡的生活方式店,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陳列方式和我們國內(nèi)是非常不一樣的,它的陳列手法很松散,很隨意,走進這個店鋪的時候會感覺是自己家,很輕松的體驗。
這個就好像你自己家里的衣櫥,掛個包、傘,這種場景觸發(fā)的就是一個人對某種生活方式的向往,包括墻上貼的書籍內(nèi)頁,都非常具有生活氣息▼
好了,這就是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5個趨勢,給大家總結(ji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