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央媒看河南|河南西平:一刀一剪成就服裝大產業

發布時間:2023-01-04  閱讀數:19682

央媒看河南|河南西平:一刀一剪成就服裝大產業


圖片

一刀一剪成就大產業

圖片

近年來,西平縣積極傳承弘揚嫘祖文化,以“科技、時尚、綠色”為引領,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堅持“一區多園”模式,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強力延鏈補鏈,持續培育壯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發展態勢,“金剪子”品牌日隆,華服霓裳“舞”出勃勃生機。

至目前,西平縣已擁有紡織服裝生產企業50余家,服裝產業工人5000多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全年可生產各類服裝2000萬件,年產值達30多億元。先后斬獲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國家智慧型紡織產業園區試點、中國服裝制造名城、河南省服裝產業名城等榮譽稱號。


圖片


西平服裝產業大放異彩


{“服裝之鄉”在哪里}

圖片


華夏始祖黃帝元妃——“蠶神”嫘祖的傳說故事家喻戶曉,特別是她首創發明的養蠶繅絲織綢已成為世界絲綢文化、服飾文明的肇始。


圖片


嫘祖故里在哪里呢?《史記》記載:協助黃帝一統天下、開啟男耕女織農耕文明生活的人文女祖嫘祖5000年前誕生在河南西平,因教化民眾種桑養蠶、繅絲制衣而被稱為“先蠶氏”。這可謂之中國最早的服裝文化“源頭”。


作為“蠶神”嫘祖的故里,源遠流長的服飾文化基因,早已深深地融入西平人千年流淌的血液里,“西平裁縫”的美譽一度叫響全國。


駐馬店日報
,贊 21


據了解,早在20世紀80年代,西平就因生產、銷售服裝而聞名中原、享譽全國,西平人領辦創辦了領秀、卓達、樂華田等上百家服裝企業,打造出領秀、夢舒雅、蘿莉春天等多個服裝品牌,更是形成了10多個以國際商貿城、棠溪服裝城為龍頭的服裝加工批發零售市場,輻射周邊20多個省市縣,成為豫南重要的服裝集散地。


“在嫘祖文化的影響下,服裝產業是西平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的傳統產業。”西平縣產業集聚區常務副主任朱曉燕介紹,西平“金剪子裁縫”曾被評為全國優秀勞務品牌,現在還有2萬多名“西平裁縫”在全國各地創業打拼。



{從作坊“裁縫”到時尚“工匠”}

圖片


走進西平縣嫘祖服裝新城,中國知名女褲品牌——領秀夢舒雅的智能生產車間里,400多名工人在20多條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進行流水作業……


圖片


“這個車間每年向世界各地發送各式女褲200萬條,產值近10億元。”公司負責人陳勇剛介紹,作為全國女褲的領導品牌,設計是核心競爭力,而家鄉西平作為嫘祖文化的發源地和繅絲制衣的文化原點,給予他很多靈感和啟發。


隨著服裝產業的迭代升級,西平縣依托豐厚的文化積淀,切實做好嫘祖文化與服裝產業發展的有機“嫁接聯姻”,規劃建成了5.3平方公里的嫘祖服裝新城智尚工園,用精益化、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實現產業低成本和高效能優勢,著力打造中國服裝產業最大轉移承接基地。


據了解,嫘祖服裝新城一期建成后,短時間內就吸引了歌錦、華之諾、新思維等一線企業接踵入駐智尚工園,中國女褲第一品牌領秀夢舒雅、大型服裝出口企業國泰服飾、中國內衣領導品牌愛慕、外貿生產企業阿爾本、棉娃娃等項目也先后建成投產,并成為迪士尼、優衣庫、九牧王等眾多知名品牌的代加工地。


圖片


“西平紡織服裝產業的集聚效應已基本成型。”西平縣發改委負責同志介紹,政府與企業協同合作,服裝產業拉動經濟,促進萬人就業,進一步提升了服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創造了“西平速度、西平經驗、西平模式”的發展特色。



{服裝產業搭臺唱響“經濟戲”}

圖片


“來到西平,熱情和文明的氣息撲面而來。這里是‘蠶神’嫘祖的故里,名副其實的服飾文明發祥地,具有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傳統文化優勢。”中哲服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滕海軍告訴記者,從開工建設到落地投產,中哲服飾僅僅用了不足4個月時間,再一次印證了“西平速度”。


圖片


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載體。隨著嫘祖服裝新城二期工程的穩步實施,西平縣紡織服裝主導產業延鏈補鏈能力進一步強化,又吸引民營企業500強中哲集團、紡織服裝嫘祖服裝新城二期工程的推進和行業出口百強企業云蝠集團、首家女裝上市品牌歌力思服飾等一個個知名企業紛至沓來。


這些重大服裝產業項目為何選擇來西平投資興業?“西平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與倫比,西平四個班子領導支持和發展服裝產業的信心無與倫比,西平的政治生態環境無與倫比,西平支持產業發展的各種優惠政策放眼全國都是無與倫比。”河南省服裝協會會長李剛提出的西平“四個無與倫比優勢”給出了答案,唱響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大戲”的前奏。


從“雁南飛”到“鳳還巢”,掙錢顧家“兩不誤”。為幫助服裝企業破解招工難、用工難問題,西平縣牢固樹立“招工即招商、招工即服務”的理念,深入實施“引鳳還巢”和“縫盤下鄉”工程引導返鄉就近就業,大力實施“萬名服裝產業工人培訓計劃”和“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確保服裝企業所需工人招得來、用得上、留得住,真正實現“企業增效、工人增收、經濟發展”的目標。目前,西平縣有近10萬人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圖片



西平縣智尚工業園區嫘祖服裝城 田春雨 攝


從“硬實力”到“軟環境”,擦亮服務“金招牌”。西平縣積極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產業集聚區的承載力、服務力和吸引力;成立產業集聚區小微企業貸款種子基金管理委員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實行“保姆式”服務和全程代辦制,落實“一次辦妥”“一網通辦”“限時辦理”等制度,營造優質的發展環境。


“當年,‘西平裁縫’用一刀一剪成就了龐大的產業;如今,‘西平服裝’用嚴格的工匠精神引領時尚潮流。”西平縣政府負責人說,憑借著無與倫比的優勢、堅實的產業基礎和日益完整的產業鏈條,西平紡織服裝產業正從“智造”邁向“品牌”,奮力朝著百億級服裝產業集群的目標鏗鏘前行。(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艷 通訊員 田春雨)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