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更好地弘揚和傳播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將其精髓活化和賦能,借此將具有民族元素的新銳潮服推向全國乃至世界,讓民族范兒潮起來。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全國少數民族服飾保護傳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北京服裝學院、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指導,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中國西部高級定制中心主辦的中國民族文化潮服(飾)大賽于2021年5月正式啟動,經過了初賽評審、決賽評審等多個環節后,終于將在2023年1月8日迎來此次比賽的頒獎盛典暨年度大秀。雖然由于疫情原因,盛典和大秀推遲到了現在,但大賽始終保持著“推廣傳統文化、培養孵化年輕設計師發展”的初心。本場大秀也將作為與高定周同期舉辦的重要環節之一,屆時將共同以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為主線,通過一系列的獨特的活動和展現形式,將璀璨的民族文化帶向世界。

本次大賽以中國民族元素為設計主題,融合了“國潮+傳統”的理念,從全國范圍內選拔優秀民族元素潮服、潮飾作品,以“民族”為根,以“現代理念”發散,最大程度地將傳統文化注入新靈魂。讓民族走向大眾,走向全球。大賽自啟動以來,備受關注,期間也走進了四川各大院校進行宣講,讓民族服飾走進年輕人的世界。同時也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師投稿。

大賽由四川師范大學藝術學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四川師范大學服裝服飾文化研究所負責人,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任的四川省專家評議(審)委員張曉黎擔任評判長;四川省中華文化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彭邦本、國家級非遺(蜀繡)代表性傳承人孟德芝、高級經濟師李琳、中國西部高級定制中心負責人王小燦擔任評委。
關于評委

據統計,中國民族文化潮服(飾)大賽首次舉辦就受到了100余份參賽作品,通過評委的嚴格評選,最終甄選出符合賽事要求的潮服73件,潮飾42件。


在經過作品完成度、結構比例、工藝表達、色彩表現、整體造型等專業的角度以及人文素養、市場價值等多個維度的選拔審核后,最終入圍決賽的作品有潮服20件,潮飾22件。
在參賽者從作品背景、設計理念、設計過程等分角度別展示了精美的作品后,評審們從符合大賽主題設計元素與風格、民族元素創意表現力、服裝細節與工藝制作、服裝色彩表現、整體造型效果、作品提交完整度、商業發展潛力幾個維度進行評審,最終評選出多個優秀獲獎作品(以下為部分獲獎作品):

潮服金獎獲得者:王藝霖 作品:拾荒者

潮服銀獎獲得者:許真瑞 作品:鯉魚躍龍門

潮服銀獎獲得者:起曉玲 作品:遇藍·無界
潮飾金獎獲得者:王娟 作品:夢幻素錦
潮飾銀獎獲得者:吳夢紅 作品:山海經畢方衍生 首飾設計掐絲琺瑯
潮飾銀獎獲得者:王崴 作品:彝繡潮流箱包
本次大賽充分體現了“國潮主題、傳統根底、新銳群體、現代表達”的活動主旨。不斷深化傳統文化,不斷凸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向人們傳達美好生活的理念。助力民族文化傳播,激發全國乃至全球的設計新浪潮。勢必將四川設計行業推向新的發展高潮。
屆時,盛典和大秀將會在成都市金牛區荷花池國際服飾時尚中心六樓星空秀場舉行。請大家拭目以待,同時也預祝年度大秀圓滿成功。
文章來源:服裝設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