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經濟形態大體經歷了狩獵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以及現在的數字時代。如果從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算,大體經歷了工業、信息到數字這三個時代。而每一個時代,就國家層面而言,總有一個贏家,就社會階層而言,對社會階層的地位會產生重大影響,從財富的輪動看,社會財富也會進行大的洗牌,而從企業的形態看,一個經濟時代,對于不同大小的企業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以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例,這次工業革命,意味著人類經濟現代化的開始,也意味著一個以規模經濟為主要特征的時代的崛起。工業經濟時代,規模經濟成為效率的代名詞,大企業成為企業的主要形態。特別是,福特的流水線開啟了一個真正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時代。
這個時代的特征是,規模為王,追求企業的規模成為所有企業家的追求,大企業成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名片,中小微企業工業經濟時代只是綠葉,對一個國家而言,一個企業如果能夠進入《財富》500強,那無疑是企業的最大的榮光。與規?;瘯r代相對應,在財富的浪潮上,大規模的以行業劃分的一波一波的財富浪潮不斷涌現。
以中國為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本質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的過程,中國的工業化從結果而言,無疑是全球最為成功的工業化之一。目前,中國已經建立起全球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超過30%,比德國、韓國和日本總和還要多。
在中國工業化的過程中,經歷了制造業、房地產、入世后的全球化以及互聯網興起等很多次大的財富浪潮,在這些財富浪潮興起的過程中,大企業崛起,大企業成為中國經濟的引領者,入圍《財富》500強的企業數,從1995年只有4家,現在已經超過140家,從2019年就超過美國的入圍數,位居全球第一。可以說,過去40年,是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財富演變的40年,也是以規模經濟和大的財富浪潮為主要特征的40多年。
然而,在當下的數字經濟年代,和工業化時代不同,中國財富邏輯在發生巨變,我一直呼吁中國的企業,包括大企業和中小微企業一定要重視新技術的變化,一定要研究如何搭上新技術的便車,但同時,也提醒企業不要追時髦,要認真觀察在財富浪潮迭代的過程中,如何使得自己的企業在新技術的大潮中不要被淹沒,而是能夠換一種新的活法。
數字經濟時代和過去的工業化最大不同,一是我深刻感受到規模經濟時代正在結束。人工智能、平臺經濟、大數據、工業4.0正在顛覆企業的形態。技術和知識的傳播成本越來越低,地理和地域對企業的影響越來越小??纯粗袊闹辈ж洶?,一個頂級的主播每年創造的利潤超過中國至少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盡管一個主播的后面有很多的人力的配合,但這種企業模式意味著,規?;瘯r代真的結束了。大企業不見得有很好的規模經濟,大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不見得意味著大的競爭力,數字經濟為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一個企業,哪怕只有一個人,一部手機,每年創造的價值可能超乎想象。
數字化意味著,技術和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人類經濟正在進入到一個去規模化的經濟時代。
對于很多傳統的中小微企業而言,數字經濟時代的技術給產業的轉型提供了很多的支撐。對行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已經成為很多傳統行業的選擇。比如,在家電領域,在裝修領域,包括陶瓷、工業品,包括在餐飲領域,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也在顛覆一個行業。衍生出更多的財富機會。
為什么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小微企業的機會更多了。
因為一個技術衍生出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大數據、人工智能,新一代的互聯網等等的發展,拓展了很多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層出不窮。比如,線上教育和傳統的教育比,同時在線受教育的人數幾乎可以不受限制,一個老師,可以同時在任何地方的任何學生上課,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還有,在線醫療等等。而這些行業,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和太大的規模,只需要你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即可。如果說,在過去的工業化時代,工業生產的門檻對很多中小微企業而言是不可逾越的,現在幾乎沒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只要你有好的創意,是不擔心賺不到錢的。
當然,必須指出,財富是一個人思考的產物。放在一個比較長的周期下,賺錢能力和一個企業的學習能力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在下一個周期,風口的轉換已經從過去行業板塊的輪動向行業內部的裂變轉換。任何行業都可能出現超級風口。家電、食品、休閑、教育,甚至很多傳統的領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數字化的大潮下,都可能迎來意想不到的財富機遇。數字化會助推行業的洗牌。
每個行業出現的顛覆性的變化甚至超過過去10年,財富的核裂變爆發的周期正在來臨。行業風口輪動結束了,但行業的裂變剛剛開始。比如汽車行業、家電行業、裝飾行業、建材行業、教育行業,這些行業的模式的顛覆充滿想象,顛覆者正在門口敲門,十年后,這些行業的財富模式可能面目全非。
至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隨著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人類經濟正在告別過去的規模經濟時代,人類財富的浪潮也在告別過去的大浪,以后主導人類經濟的,就是由小企業不斷衍生出來的一波一波遠遠超過過去財富大浪的小浪潮時代,這對于小微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文章來源:工信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