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6日,中國服裝協會2022年度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周一奇,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焦培,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楊曉東以及協會全體員工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焦培主持。
01


首先產業部高級項目主任劉靜介紹了2022年中國服裝業行業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
2022年以來,受國內外嚴峻復雜的宏觀形勢以及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服裝行業總體呈現持續放緩的運行態勢,服裝行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服裝產量由正轉負;內銷市場恢復緩慢,服裝出口保持小幅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自9月開始月度服裝出口轉為負增長;受疫情擾動、需求減弱、原材料價格高位波動等因素影響,我國服裝行業主要效益指標增速持續放緩,10月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轉為負增長,行業經濟運行嚴重承壓。但同時,服裝線上零售保持穩定增長,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實現較快增長,消費渠道和消費模式多元化發展,行業在產業規模、產業鏈和科技方面的優勢突顯。2023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行業保持恢復性增長的壓力依然較大。行業企業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堅持深化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著力防范化解重大、系統性風險,行業整體或將呈現“韌性增長,穩步恢復”的發展態勢。
02
隨后,各部門負責人圍繞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來年工作做了展望。

綜合部



協會副秘書長兼綜合部主任賈薇從綜合行政、人力資源、財務、黨建、工會、團支部等方面對綜合部2022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匯報。綜合部2022年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緊緊圍繞管理和服務,抓重點、抓細節,較好地完成了部門各項工作。一方面繼續加強黨建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制定《中國服裝協會黨總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同時組織開展“黨建基礎提升”專項行動和黨員學習培訓,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另一方面,加強協會標準化制度化體系建設,修訂《中國服裝協會制度匯編》和員工手冊,完善協會VI體系,提升協會信息化辦公水平。同時,完成工會換屆,建立企業年金,開展學習培訓,按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為協會持續、高效、健康發展提供多元化服務和全方位保障。


會員部


協會副秘書長兼會員部主任趙雅彬從部門基礎工作、重點工作和有價值服務三個方面對2022年的工作進行回顧和總結。會員部2022年穩扎穩打,克服困難,在持續加強會員機構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會員服務水平的同時,成功完成了牽頭組織七屆七次常務理事會議、2022中國服裝大會、富怡·第七屆全國十佳服裝制版師大賽等協會例行重點會議和活動,并以專業委員會和版師聯盟為抓手,舉辦第五屆中國服裝定制高峰論壇、2022定制專業委員會年會、中國服裝行業“9.9定制周”活動、第五屆中國男裝高峰論壇暨2022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專業委員會年會、中國服裝版師大聯盟年會等一系列專業活動,為推動行業在定制、男裝、制版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積極參與組織“節水增效”勞動競賽、“節能降碳”勞動競賽等行業綠色發展工作,助力服裝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產業部


協會副秘書長兼產業部主任齊元勛圍繞產經研究、新聞宣傳和有價值服務三個方面對部門工作進行匯報。2022年產業部緊緊把握三條工作主線,細化工作系統,加大執行力度,持續提升和優化部門工作質量。在產經研究方面,不斷改進統計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完善運行分析機制,在開展服裝行業景氣指數測算與經濟研究等工作的同時,繼續開展2021年服裝行業百強企業活動,完成《2021-2022中國服裝行業發展報告》、《“涉疆法案”對我國服裝行業的影響分析報告》、“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自律宣言”等報告的編撰。同時,開展山東汶上、江西于都、寧都、共青城及黑龍江等地行業發展規劃工作,形成了以產業研究為主體、以重要產業集群規劃為切入點的產業咨詢工作的新局面。另外,在新聞宣傳方面,依托《中國服飾》及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等平臺,積極配合協會和各部門活動進行宣傳推廣,及時發布行業熱點和國家相關行業政策,以信息服務助力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在產業服務方面,產業部依托國風服飾專委會,開展國風服飾企業調研和交流,舉辦“現代漢服產業研討會”,聯合發布《2022年中國新漢服行業發展白皮書》,積極推進國風服飾文化發展,增強文化自信。

中國服飾


協會產業部副主任、《中國服飾》雜志總編輯劉曉青對會刊《中國服飾》雜志社2022年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她表示,2022年《中國服飾》克服困難、開拓進取,全年在出版12期雜志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新媒體矩陣,通過微信、微博、央視頻等多個新媒體平臺為行業發聲,從輿論角度推動行業發展。同時,推出“我為國潮發聲”之“她力量”,通過時尚明星和女性設計師,為中國服裝品牌助力。2022年,《中國服飾》進一步加強與協會各部門的工作協同、深度參與協會各項活動,同時組織“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和大浪時尚小鎮五周年系列活動,參與編寫中國男士場合著裝指南《紳裝》,并創造性地推出“華夏霓裳”系列數字藏品,實現了良好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協作部、資源平臺小組


協會副秘書長兼協作部主任李昕對協作部和協會資源平臺小組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匯報。
協作部2022年繼續立足產業集群工作,不斷豐富集群服務產品,打造產業集群服務體系。一方面,加大產業集群調研,優化集群基礎服務,配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完成第五次紡織產業集群復查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撰寫《2022中國服裝集群產業報告》,對服裝產業集群目前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介紹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針對集群需求,著力打造有價值服務項目,通過“中國服裝好設計”活動、裘都杯設計大賽、“中國時尚獨立設計師商業聯盟”及“中國時尚設計共享平臺”并結合產業集群相關設計內容進行資源整合,打造以服裝產品市場化的設計產業生態。積極探索“面向C端的解決方案”,聯合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紅豆股份共建“服裝新消費(舒適男裝)研究中心”,共同開展針對男裝消費者的研究工作,促進男裝品類升級發展。另外,持續開展LINKINGplus產業鏈對接活動,推動服裝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上下游交流與合作。
2022年資源平臺工作主要圍繞CRM庫和中國服裝協會小程序兩方面開展。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2022年初資源平臺進入開發階段,經過底層開發、試運行、意見反饋和反復修改后正式投入使用。經過資源平臺小組和協會各部門共同努力,CRM數據庫錄入和企業數據更新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為協會進一步優化服務結構、提升服務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資源平臺小程序全面整合協會和行業資源,并以圖文、短視頻、直播等不同形式進行展示,成為行業、企業推廣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另外,資源平臺小組協同展覽部將“CHIC直播間”升級成為服裝行業產經直播平臺,并與科技部聯合推出“小龔說標準”欄目短視頻,受到行業廣泛關注。李昕副秘書長表示,作為協會轉變工作方式和實現服務方式轉型的一項重要工作,協會資源平臺任重而道遠。

上海辦


上海辦主任周建平表示,作為協會在江浙滬地區的重要窗口,上海辦2022年勇克時艱,開拓創新,積極開展了一系列行業服務工作。一方面,以童裝專委會為抓手,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兒童時尚周及系列配套活動,聚集新銳設計人才,整合童裝產業生態資源。另一方面,依托中國服裝優質制造商聯盟,以時尚工園為平臺,積極開展疫情下企業生存狀態調研,并組織線上線下主題對話交流、產品推廣、市場調研、商貿對接等系列價值服務活動,積極推動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商貿對接與資源共享。同時,通過集群走訪、承辦集群活動等方式,加強與產業集群的交流與合作,并在此基礎上明確時尚工園新定位,變革時尚工園服務模式,助力產業集群構建數字經濟時代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體系。

科技部


協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杜巖冰從科技、標準化與質量、職業裝專委會三方面對部門工作進行回顧和總結。科技部2022年繼續聚焦三大職能板塊,強化服務意識、積極開拓創新、堅持價值導向,務實開展完成了各項工作。在科技方面,以科創研究院和智能制造聯盟為抓手,以“形成面向深度應用的數字解決方案”為中心任務,組織開展了2022中國服裝科技大會、《中國服裝數字化轉型供應商選型目錄》編制、中國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等一系列工作,積極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和科技創新。在標準化與質量方面,依托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19)和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完成12項CNGA標準發布以及7項CNGA標準起草和意見征求工作,另外開設“小龔說標準”欄目,以短視頻的形式對服裝相關標準技術要點進行解讀,受到行業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在職業裝產業服務方面,科技部2022年首次開展服裝企業產能認定工作,并組織舉辦2022中國職業裝設計大賽暨中國校園服裝設計大賽、2022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和第四屆中國職業裝優勢企業評價推介活動,積極推進我國職業裝行業的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

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


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研發中心總監徐丙順對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2022年的各項工作和成果做了匯報。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不斷完善和迭代研究院基礎設施搭建及團隊建設、橫向三大服務平臺建設和縱向創新研發中心建設的基礎上,聚集全國服裝行業的科技資源、教育資源、人才資源和企業資源,聚焦服裝行業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圍繞“行業科技展示推廣平臺、引領科技創新協同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權威培訓/咨詢服務、專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的核心定位,強化服務意識、積極務實創新、堅持價值導向開展運營工作。2022年以來,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以橙織服裝數字化生產管理平臺、橙織服裝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裹匠APP為核心產品,為服裝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專業化產品精準服務和綜合解決方案,針對服裝企業需求開展各種培訓課程和供應鏈資源對接服務,推動中國服裝科技進步。

品牌發展部


協會副秘書長兼品牌發展部主任屈飛圍繞品牌文化建設和品牌培育兩個方面對品牌發展部2022年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匯報。在推進品牌文化建設方面,品牌發展部與WWD聯合推出“中國有大美”系列活動,與POP聯合推出產業鏈趨勢發布,并以《當代中華禮儀服飾白皮書》、《中國當代青年時尚生活趨勢白皮書》為核心內容制作“中華文化”短視頻,不斷探索時尚文化在當代的運用,推動行業文化建設。同時,與安盾網合作共同搭建“中國服裝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全面加強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維護行業公平競爭秩序。在加快品牌培育方面,品牌發展部舉辦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大會,組織中國羽絨時尚品牌發展論壇,并策劃2022中國品牌日等活動,開展創意園區競爭力評價工作和品牌價值評價提升工作,大力推進行業品牌建設及創意園區發展。

展覽部


展覽部副主任劉巖從展會項目、專委會工作、數字化探索和運營等方面對展覽部工作進行總結和匯報。展覽部2022年持續推進戰略轉型、優化組織結構,對CHIC春季、秋季及大灣區展進行重新定位,立志打造助力新時代生活方式下品牌生態構建的商貿與資源平臺、數字經濟時代服裝產業供應鏈創新集成平臺,和以市場需求導向、為“人、貨、場”供需解決方案搭建商貿會展平臺。同時,展覽部不斷探索線上新營銷內容和模式。一方面,升級“CHIC直播間”,將線上直播打造為后疫情時期展會新的服務方式、營銷方式和與企業建聯互動的重要平臺,同時組織多場CHIC線上商貿對接會,通過線上商貿專題直播+閉門選品會等形式實現一對多或一對一的精準商貿匹配服務,得到了參與企業的積極反饋和好評。另一方面,深挖協會及展會中具有獨家優勢的內容資源,推出系列短視頻,加強私域社群流量運營,進一步實現資源的積累和有效轉化。

中國服裝論壇


中國服裝論壇執行主席王軍認為,面對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中國服裝論壇在持續強化自身建設和團隊能力的同時,不斷開展深入研究,開闊視野,提升對行業和品牌的理解和認識,實現資源積累和開拓創新。未來,中國服裝論壇將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夯實基礎,發揮優勢,以優質的內容和服務助力產業發展。

03


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楊曉東首先對協會各部門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指出,各部門在做好基礎工作的同時,要更加深入地開展行業研究,有意識地對現有工作進行延伸和創新,要加強對行業服務的思考和對產業趨勢的判斷,更精準地找到行業服務點,進而轉變工作方式和服務內容。他強調,新形勢下要增強有價值服務意識,進一步提升協會服務價值。


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焦培表示,協會各部門克服疫情影響,團結協作,出色完成各項任務。他指出,接下來各部門要認真做好展會招展、集群服務、國際交流等各項工作規劃,面對疫情之后產業布局的新變化,要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和范圍,加強與各產業集群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周一奇認為,面對全新的發展環境,協會工作要開拓思路,放大思維,提高想象力、策劃力、推廣力和執行力,通過對現有工作的重新定位與思考,進一步開拓創新,將現有工作與產業集群服務相結合,對接產業鏈上下游各類優質資源,構建更加完善的服務體系。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表示,2022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協會各部門穩扎穩打,務實創新,服務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他指出,2023年協會工作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協會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完善工作細節,加強部門間協同合作,共同提升協會服務水平。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首先對協會各部門一年來的工作表示高度認可。他談到,協會各部門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要求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不僅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而且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理念,為明年更好地開展協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他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落實“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盡管面對世界經濟衰退的大趨勢和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在經歷三年疫情后有望回歸復蘇,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因此,2023年協會工作要堅持以“穩中求進、價值服務、開拓創新”為指導思想,在不斷完善和扎實協會現有服務體系的同時,強化創新,優化創新服務體系,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他強調,協會工作要繼續立足于為行業提供高質量有價值服務,充分利用協會現有服務平臺和工作機制,拓展上下游有價值服務項目,形成協會拳頭性產品,要專注深耕,腳踏實地,不斷加強協會工作的策劃力、推動力和執行力,全面提升協會服務水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已全面啟航,作為中國服裝行業人,我們要堅定信心,勇毅前行,為中國服裝產業實現時尚強國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04

協會先進工作者





協會優秀管理者



協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 杜巖冰
協會副秘書長兼會員部主任 趙雅彬

協會先進集體


科技部、會員部、綜合部
文章來源:中國服裝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