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人大代表、復星國際聯席CEO、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會長 徐曉亮
穩增長、擴內需、促消費成為了2023年上海兩會的關注焦點之一。上海市人大代表、復星國際聯席CEO、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會長徐曉亮近日提交了《關于加速時尚消費復蘇,推動上海時尚產業快速發展的建議》,就上海時尚產業走出疫情帶來的困境,加快進入健康發展軌道建言獻策。
在徐曉亮代表看來,上海一直以來都在引領中國的時尚產業,也成為了國內時尚企業、人才走向世界的主舞臺和海外時尚產業拓展國內市場的橋頭堡。然而,近些年受疫情影響,上海時尚產業遭受了不小的沖擊和損失。
特別是一些中小微時尚企業,在疫情沖擊下經營尤其艱難。根據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在2022年5月的調研情況顯示,其旗下5大分會會員主要涉及時尚產業相關的時尚服飾、珠寶腕表、家居器物、鞋履箱包、美容美妝、文化傳播等多個業態,去年都不同程度遭受了影響,有76.7%的會員“受影響較大,疫情下全面停工”,另有23.3%的會員單位也均表示,產生了部分人員無法到崗或上下游供應鏈運輸困難的狀況。
盡管如此,許多時尚產業的中小微企業仍在堅持。如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旗下很多涉及非遺文化和傳統手工藝的企業,包括中裝及海派旗袍類的瀚藝及海上絲韻、傳統器皿類的梵谷漆器及大蘊文化、和非遺工藝類的老廟黃金及東家等,始終在堅持傳統出新,守護匠心工藝,為消費者提供具有東方生活美學魅力的時尚消費品。徐曉亮代表認為,這些時尚企業,紛紛通過自己的努力傳承發揚著中國傳統文化、東方生活美學,這份精神值得贊賞。
進入2023年,消費復蘇已是大勢所趨,上海的時尚消費產業也將迎來春天。對此,徐曉亮代表指出,上海時尚產業要快速復蘇并加速發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時尚中小微企業生存面臨嚴峻考驗,亟需獲得各方面扶持和幫助;本土時尚產業雖潛力巨大,但仍處于發展初期,需提供更優質的培育、發展、展示、交流的土壤空間;本土時尚產業的年輕化仍有待加強,應積極探索海派時尚、上海原創與年輕群體間的有效鏈接;此外,本土時尚產業與國際時尚產業交流融合仍亟需加強,中國文化、中國品牌“走出去”仍是下階段時尚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基于這些現狀和問題,就在新一輪消費復蘇的大背景下,上海時尚產業如何更快增長,徐曉亮代表提出了如下建議:
第一,為促進時尚消費快速復蘇,給予充分政策端支持。針對上海時尚產業,尤其是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困局,盡快研究、出臺相關定向扶植政策,包括專項補助、稅收減免等,對確實存在經營困難的優質企業予以幫助,以助力時尚產業企業盡快走出疫情困境,恢復經營,進入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
第二、探索以東方生活美學為底蘊,以品牌、設計為依托,同時結合現代時尚的特色化發展路徑。通過進一步支持包括上海高定周在內的大型時尚活動;推動大豫園片區“東方生活美學設計示范集聚地”打造等,為本土時尚產業提供更多優質的培育、發展空間和展示、交流的平臺,以此促進傳統文化的時尚演繹,讓以東方生活美學為底蘊的海派時尚產業更好地茁壯成長。
第三、加速本土時尚產業的年輕化。探索加大數字技術與時尚消費地融合,如AR、VR、NFT數字藏品等元宇宙領域的科技手段進一步在時尚產業中運用,進一步培育本土年輕時尚消費群體;推動本土時尚產業人才培育和引進,研究探索更科學的人才激勵機制,推動本土時尚產業從業群體的年輕化和專業化。
第四、加大推進本土時尚產業“走出去”力度,進一步探索中國文化世界表達。一方面,推動時尚產業“雙碳背景”下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等與國際接軌的發展方式;另一方面,對有能力“走出去”的本土時尚企業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和指導,以幫助本土時尚產業在世界時尚之林進一步站穩腳跟,從而擁有更有力的話語權。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