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裝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過去主要依靠人力生產,這一過程中存在效率低、產能少等諸多制約行業發展的現實問題。近年來,河南省太康縣不少傳統服裝企業在當地政府積極引導下,紛紛在智能化生產、數字化運營等方面探索出先進經驗,為傳統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方向,也為太康縣服裝產業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近日,記者在河南歐企德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看到,一條條自動化、智能化的流水線展現著滿滿的“科技感”,工人們將布料放到相應位置,所有加工工序便按照指定模板輕松完成。

“每個工人在自己的工序崗位上完成作業后,產品就會通過自動傳輸帶送到下個工序,既減少了半成品堆積,也提高了生產效率。”河南歐企德服飾有限公司流水線縫制車間主任張小磊說。
據悉,河南歐企德服飾有限公司是太康縣委、縣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于2015年1月13日入駐太康縣產業園集聚區,該公司是集面料染色、織造、后整理,以及服裝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服裝生產加工企業,年產值達3億元。2021年該公司引進了自動化流水設備,用于重點工段的縫制,使生產流程實現智能化、數據化、標準化,此設備在節約了人工成本的同時,還有效保障了良品率,服裝整體生產效率相較以往提升了20%以上,真正做到了品質標準化,且顯著提高了產能。
“我們2021年引進了自動化流水設備,目前自動化流水線13條,生產工藝進行了模板化運作,通過模板化生產后,生產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質量穩定,并且控制了成本,得到了客戶的好評,訂單源源不斷。”河南歐企德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經理張榮梅說。
從“制造”轉向“智造”,太康服裝行業實現了集群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散到聚的嬗變。目前,太康縣紡織服裝產業園入駐企業68家,其中,紡紗企業12家,織布企業35家,服裝加工企業21家,投產及在建紡織規模達到176萬錠,噴氣、噴水、圓盤織布機規模達到1萬臺,服裝年加工能力6億件。
來源:云上太康、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