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疫情三年,以及過去一年的徹骨之痛,2023年每個企業都深知,信心的重建對2023年至關重要。農歷新年假期結束,全力“拼”經濟的號角在中國大地競相吹響!“拼”字背后需要極強的信心做支撐,我們的信心究竟從哪里來?隨著農歷新年假期的結束,紡織企業開工火熱,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氛圍著實振奮人心!憋著一口氣的紡織企業“卯”足了干勁,準備全力以赴。“開局即決戰,起步就沖刺”的口號出現在諸多企業的“新春第一會”上。
1月30日,農歷正月初九,恒逸集團“新春第一會”生產經營工作會召開。而就在“新春第一會”的當天,恒逸石化發布了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去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90000萬元至120000萬元,同比下降126%至135%。在恒逸的“新春第一會”上,邱建林用了“痛苦”總結了2022年。但他轉折道:“隨著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優化,如今‘煙火氣’又旺起來了,消費市場強勢回暖,為經濟復蘇向好開好頭。”而在1月30日恒逸石化發布的業績預告中特別指出:一月份公司及下游的產品庫存處于歷史低位水平,下游需求逐步復蘇回暖,主要產品價差環比均有所改善,為2023年生產經營和效益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桐昆集團新春第一會于1月29日召開,命名為“銷售工作動員大會”。會上集團董事長陳士如此說到:“去年,我們在銷售上付出了‘學費’,今年一定要有所進步?!?/span>1月30日晚間桐昆股份(SH 601233)也發布業績預告,數據同樣在預料之中——“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約69.12億元至約70.32億元,降幅94.27%至95.91%?!?/span>陳士良企業“新春第一會”上說道:“2023年是逆風翻盤的關鍵之年,面對國際國內的復雜形勢,我們必須反思檢討過去、認清未來形勢,統一思想、努力奮斗、砥礪前行!”總裁許金祥指出:“新的一年機遇大于挑戰,動力大于壓力,信心大于擔心,全體銷售人員一定要有‘開局就要奔跑’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增強危機意識和風險意識,上下一心、團結協作,打贏這場至關重要的銷售之戰?!?/span>顯然,凈利潤降幅幾乎100%的起點,已經使得桐昆沒有退路了。我們相信1月29日,坐在會場的每一個桐昆人的內心一定都涌動著澎湃的斗志。
如意集團的廣場上鼓聲擂擂,2023年經濟工作暨產業開工動員大會召開,會議動員集團上下聚焦新如意三大新平臺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徹底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千方百計抓落實,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奮進姿態,堅決打贏2023決戰決勝之戰。如意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指出:站在新起點,集團上下如果不能在思想上達成全面建設新如意的共識,搞不好就會“決戰決輸”。邱亞夫說道,2023年要打好如意手上“先進設備與智能制造”“萊卡與高強聚乙烯”“高端品牌市場”三張王牌,堅決實現300億元收入,10億元利潤的奮斗目標。集團各級管理人員心中要有辦法、有智慧,更要裝得下苦難、裝得下壓力,繼續保持如意團隊的管理能力,保住人心,堅定爭創國際一流水平的目標。會議號召,全體如意人繼續發揚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開拓精神,為新如意建設貢獻全部力量。是的,每年開年鼓舞士氣,提振信心,都是全國的主題,但是,每個人都知道,今年尤其不一樣。“開局即決戰,起步就沖刺”,絕不是一句口號,對于每個紡織人來說,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軍令狀”。
多省爭先恐后召開“新春第一會”
密集出臺扶持政策給企業吃下“定心丸”
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為2023年發展定下了主基調,確定了基本盤。前段時間中央提出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被“點名”的6個經濟大省是: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目前,31個省區市2022年GDP數據已經公布,這六個被“點名”的省,即2022GDP前六強。
從數據看,GDP排名前列的省份均為紡織大省,紡織強省。比如,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而在深入落實中央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的背景下,為提振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春節前后各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相關穩經濟政策措施,為企業吃下“定心丸”。目前,被點名的六省已經成功召開了省兩會,定下了2023年GDP增長的預期目標。廣東、山東、浙江的表述均為“5%以上”,江蘇為“5%左右”;河南、四川則分別定在“6%”和“6%左右”。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確定也為本省企業發展鼓舞了士氣,增強了企業信心。據不完全統計,1月28日正月初七,也就是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全國有23個省級行政區召開了各有側重的工作動員會議。“新春第一會”爭先恐后的召開打響了農歷新年拼經濟的“發令槍”。“GDP榜首”的廣東在1月28日召開了2.5萬人參會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將兔年的“新春第一會”卷出了高度。本次會議屬于近年來廣東省召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主會場參會的,有1000人,還邀請了500家企業出席。如此力度和規模的背后折射的是“GDP榜首”的壓力與動力。
會議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對全年重點工作作出動員部署,提出要推動全省上下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形成“比學趕超、賽龍奪錦”的奮進態勢。省委書記黃坤明指出:廣東的未來發展,取決于今天的行動,立足當下,我們最需要的是實干,充分調動各界群眾積極性創造性,振奮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以只爭朝夕、迅速行動的奮斗姿態,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在萬馬奔騰中一馬當先,力爭步步領先。在數萬人面前,廣東21個地市“一把手”全亮相,比著誰的決心大、干勁高,甚至挨個立下“軍令狀”,把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統統定在6%以上。在中山市的大會上,市委書記通過現場直播,直接把他的工作號碼發布了出去。當然,開會只是其中一步。廣東省在2023年開年相繼出臺了各種相關政策時,也明確了財稅支持政策,其中涉及退稅減稅降費、財政貼息、補貼、獎勵、政策性擔保、專項債等各類工具,目的是給企業等市場主體減負紓困,支持企業發展,從而保市場主體穩經濟。廣東是市場主體大省,也是個體工商戶大省,2022年廣東新登記個體工商戶達到146.95萬戶,個體工商戶帶動就業人數達2500萬。日前,廣東出臺了《廣東省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若干措施》,從稅費負擔、經營成本等方面“量身定制”了31條具體幫扶舉措給個體戶減負,“真金白銀”繁榮經濟穩就業。“GDP榜首”的昂揚姿態與拼搏士氣起到了“榜樣”的作用,激發了各省“拼經濟”的斗志。“榜首”的決心令人振奮,作為“榜眼”的江蘇省自然也不服輸。目前,廣東和江蘇是GDP總量在10萬億元以上的唯二省份,從發展情況來看,兩省份的差距在逐年縮小。且從增速來看,2022年廣東省GDP增速為1.9%,江蘇省增速為2.8%。江蘇奪冠的勢頭可謂勢不可擋。去年12月18日,蘇州30個經貿團就頂著“疫情風險”奔赴歐美日,瘋搶大訂單。等全國人民剛“楊康”緩過勁來,1月2日蘇州就把“新年第一會”開了,1月28日,蘇州再開“新春第一會”,把“敢拼、敢闖、敢搶”的精神演繹到了極致……而在之前,1月16日江蘇印發的《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江蘇措施》),涉12個方面共42條政策措施,旨在提振發展信心,推動經濟運行率先好轉。《江蘇措施》要求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而在支持舉措中居首的是持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多項為稅費減免政策。除此之外,值得關注的是,《江蘇措施》指出: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安排12億元,支持工業企業開展免費診斷、高端化改造升級、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和融合應用創新等項目建設,推動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加快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強省浙江,開年三箭齊發,數字經濟創新、營商環境優化、“地瓜經濟”提升全部列入“一號工程”。“新春第一會”強力聚焦創新,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強調,要加快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動以數字經濟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不僅如此,作為紡織強省,2023年1月12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印發了《關于促進浙江省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對紡織產業如此定位:“紡織產業是我省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也是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span>《意見》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2萬億元。《意見》的出臺體現了浙江省對紡織產業發展的重視與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兑庖姟诽岢鋈臧l展目標,其中明確點名的紡織產業鏈行業有:化纖、印染、服裝、高端羊毛(絨)、絲綢以及產業用紡織品。到2025年,培育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知名龍頭企業10家。到2025年,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達到主營業務收入3.5%,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下降4%左右。到2025年,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到40%。到2025年,培育具有全球時尚話語權的國際品牌10個,形成科技創新能力高、時尚消費引領力強的優質品牌30個以上。到2025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0萬元/人。廣東、江蘇、浙江這是傳統的紡織大省、強省。而不僅如此近年來,重慶、江西、廣西、安徽以及新疆都對紡織工業發展極為重視,他們的“新春第一會”上也能看到鼓勵行業發展的信心與決心。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我們都感受到了恍如隔世的熱情與熱鬧。大街小巷的年味升騰起來,車水馬龍的年味流動起來,全國春運客流總量超2億人次,國內旅游出游突破3億人次,2023年1月電影票房圖破100億元,哪里都是人從眾叕……消費市場開年的火熱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對于接下來內需市場全面復蘇的預期實現,奠定了基礎。中國輕紡城是全國規模最大,設施齊備,經營品種最多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也是亞洲最大的輕紡專業市場。1月29日大年初八,柯橋中國輕紡城迎來兔年新春開市第一天,當天,中國輕紡城東市場、北市場、北聯市場等各大專業市場紛紛開門迎客,開市首日市場平均開門率達53%,其中,北聯市場開門率達98%。在記者走訪的過程中,無論是商戶還是買家都對2023年充滿信心,充滿期待。而從紡織產業鏈上游原料市場的表現也可以感受到絲絲暖意。開年以后,紡織人最直觀的一個感受就是,大宗商品的價格開始了全線上漲,滌綸長絲、滌綸短纖、聚酯切片、聚酯瓶片等品類,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連日來,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帶動國內市場在原油板塊大幅上揚,領漲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原油市場已經逐漸消化了30年最差的開年大跌陰影,雖然對于需求恢復仍然將信將疑,但在市場整體氛圍偏暖,且具備想象空間的情況下,原油還是嘗試開始提升價格重心。而在此影響下,國內相關紡織板塊期貨呈現持續上漲趨勢,化纖市場年關回暖。棉花市場因其復雜性與政策性,整體表現并不如原油市場那么明朗,但1月31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發布了2022年12月的行業景氣報告,報告中指出12月,中國棉紡織景氣指數為49.94,為全年最高值,行業景氣水平維持回升態勢;其中企業信心指數為50.77,較11月上升3.5,自2021年7月份以來首次突破榮枯線,回歸至景氣水平。
國內市場暖意剛剛升騰,國際市場早已熱火朝天。
1月25日,第92屆意大利PITTI IMMAGINE FILATI國際紗線展在佛羅倫薩PITTI城堡盛大拉開帷幕??蒂惸菁瘓F董事長、總裁薛驚理親自率領公司銷售精英團隊,攜集團旗下三大品牌CONSINEE、TOPLINE、ICCI產品如約參展。這是自三年疫情以來,康賽妮集團首次大規模參加意大利PT展。展會現場,康賽妮展臺門庭若市,熱鬧非凡。而在佛羅倫薩機場內,更是刊登了康賽妮專為本次大展設計的巨大廣告,廣告覆蓋率高達60%以上。
國外“搶訂單”龍頭企業總是先人一步。
就業是晴雨表,與市場復蘇、企業開工遙相呼應的是人才市場的重啟。1月29日,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舉行了紡織服裝首場專場招聘會,吸引了1000多名求職者前來應聘。兩天后,“廣清紡織服裝產業有序轉移園項目開工儀式”在清遠舉行,兩場活動的背后,是清遠將廣清紡織服裝產業園打造成為“萬畝千億級”制造業大平臺的行動之一。
1月29日,云南昆明市南壩人才市場開始正常營業,福州市組織了多個企業來昆明招工,其中不少紡織化纖企業。企業招聘人員說:“我們就是要快,把人搶回來。”福建省宏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招聘工作的李旭輝表示目前,公司為員工提供食宿,每月薪資在5000元到8000元左右,此外員工還享有五險、年終獎、全勤獎、工齡獎等獎勵。同時公司為每位員工提供多樣的培訓機會,注重員工成長與良好的職業發展。開年之后的招工一直以來都是紡織企業的重頭工作,春節過后的2月、3月是人才招聘的旺季,近日,《新聞聯播》播發《人勤春來早,勞動力市場招工忙》,介紹各地企業生產線快速運轉,返崗復工按下“快進鍵”的情況。
1月30日晚,上海浦東迎來節后首架返崗務工專機,首批181名來自云南大理的務工人員順利抵滬。上海市奉賢區組織專車將務工人員送往企業,并準備了生活用品等“安家禮包”,讓務工人員安心返崗。1月31日一早,搭載600名貴州畢節務工人員的動車從畢節向廣州出發。這是一趟專門運送畢節籍務工人員到廣東返崗復工的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列。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返崗忙復工,奮戰“開門紅”。
2023年不僅企業“拼”,企業員工也在對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后這一年的工作狀態充滿了期待。
消費信心的回歸,企業信心的重塑是當下“拼經濟”主題下最重要的事情。而2023年開年的一系列表現也讓我們頗感欣慰。過去的2022年國民經濟頂住了壓力,一到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分別增長4.8%、0.4%、3.9%、2.9%,全年實現3%增速。中央財經委員會稱,防疫轉變將給經濟恢復帶來重大積極影響,中國經濟已挺過了最困難的時候。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稱,2023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整體性好轉,增速達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
2023的主題就是“卯”足干勁拼經濟,開年鼓舞人心的開工景象也使得2023年這一年備受各界期待。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