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其中,制造業PMI為52.6%,這個數字也是2012年4月以來的新高。
連續兩個月明顯上升 制造業進入回升軌道
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2.6%,較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明顯上升。從圖中綜合來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2個月運行在50%以上,顯示制造業運行出現拐點,這說明,經濟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平緩恢復期后,開始進入較快回升軌道。
四個重點行業采購經理指數繼續上升
從重點行業來看,四個重點行業采購經理指數繼續上升。2月基礎原材料行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6%,較上月上升3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4.5%,較上月上升3.8個百分點。另外,高技術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分別為53.6%、51.3%,較上月分別上升1.1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
從企業類型看,市場主體活力普遍提升。2月份大中小型企業采購經理指數分別為53.7%、52%和51.2%,均位于擴張區間,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連續多月運行在50%以下后回到擴張區間,顯示中小企業連續下行態勢有所扭轉。
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表現亮眼
今年春節過后,社會面流動性全面恢復,經濟運行也出現了久違的景氣度全面提升。2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4.1%,較上月上升3.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運行在50%以上,顯示在疫情影響消退后,需求進入快速回升狀態。外部需求回升尤為突出。特別是2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2.4%,較上月上升達6.3個百分點,在連續21個月運行在收縮區間后回到50%以上。這也顯示在全球經濟下行態勢緩解、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以及國內企業著力提升競爭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帶動下,我國出口止跌趨穩。
在外需強勁的帶動下,國內企業生產也在轉好。我們再來看第二個亮眼指標——生產指數,較上月上升6.9個百分點,上升至56.7%的較高水平。通過對企業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顯示,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業比重為32.3%,較上月下降3.6個百分點,這顯示物流運輸成本下降,對生產活動保障較好。在動力增強、物流通暢、原料充足等多個因素的帶動下,企業生產快速擴張,所以生產指數明顯回升。另外,2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7.5%,連續3個月上升,這也顯示企業信心明顯增強,普遍對后市持有樂觀預期。
專家解讀:“產需兩端”指標表現亮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進出口訂單都是連續21個月第一次進入到擴張區間,從這個角度來講,國內擴大內需今年將會有明顯好轉。從去年的7月份開始,外需萎縮就是一個下行的軌跡。2月份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增加,給大家增添了信心,也就是說憑借著國際競爭力,今年將會取得開門紅。另外,生產指數上升明顯,說明供給在加力,滿足需求。我們期望今年能夠有一個好的開端。
春節后復商復市加快 服務業景氣水平提升
從非制造業行業情況看,服務業和建筑業景氣水平繼續提升,推動經濟加快復蘇的積極因素有所增加。春節過后,服務業復商復市加快,景氣水平升至近期高點。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6%,較上月上升1.6個百分點。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