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雁塔區近兩年迅速崛起了一個網紅打卡地——際華3511文創科技園。這是一座由舊廠房改造的文創科技園,生鮮超市、咖啡館、烘焙店、花市、魚市、寵物區、文創辦公……一眾配置散發著濃厚的文藝風,成為了當地市民休閑的新去處。而在煙火氣背后若隱若現的是青灰色的石墻、高聳的脫硫塔、蘇式紡織舊廠房的鋸齒形屋頂......斑駁的工業遺跡成為了新時尚的標簽,吸引市民紛紛前來打卡休閑。
這里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五一一工廠,曾是中國最大的毛巾廠,為軍需后勤保障和陜西改革開放初期的出口創匯做出過重要貢獻。在西安新一輪城市更新中,際華3511公司抓住機遇,讓“沉睡”的工業遺存煥發新生,也為公司多元化轉型發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徑。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第一野戰軍西北軍區后勤部接管原國民黨織布廠,更名為西北軍區后勤軍需部染織廠,1965年7月1日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五一一工廠,即今天的“際華三五一一實業有限公司”。
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新興際華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際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物業經營管理、軍需和民用巾被類產品、應急保障物資研發生產為主營業務,產品涵蓋毛巾、浴巾、毛巾被等家紡類產品、各類帳篷、應急背包等應急物資類產品。自誕生以來,公司一直是軍需品的主要生產保障基地,為老一輩革命家和中央首長提供了優質的巾被產品,為軍需工業和國防建設做出過突出貢獻,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傳統和純正的紅色基因。
作為老軍需中央企業,公司始終以“姓軍為兵、保障部隊”為宗旨,多次圓滿完成了部隊緊急生產任務,保障駐港部隊、國慶閱兵專用巾被產品等一系列重大生產任務的完成,特別是建國60周年閱兵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生產任務的出色完成,均受到了軍方的表彰。同時,公司還積極履行國資央企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在緬甸國際救災、汶川地震救災、98抗洪、“5.12”地震、印尼海嘯等重大災害中第一時間將應急物資運送到災區。在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公司先后向雁塔區紅十字會、西安工會醫院捐贈防護服及防寒棉服。2022年初僅在三天內籌備價值近百萬的疫情專用物資送至抗疫方艙醫院,支持西安市雁塔區方艙醫院籌建,用實際行動踐行“保軍、應急、為民”的三大使命,充分發揮了國資央企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自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城市更新”概念起,城市更新就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而西安更是“國家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
作為本土國企,“際華3511文創科技園”項目順勢而生,乘勢而起。該項目通過利用原有老紡織企業獨具特色的鋸齒形廠房、鍋爐房等工業遺址建筑進行活化設計與更新再造,將懷舊工業風格與商業、文化創意有機融為一體,打造一個以工業遺跡為載體,以長安歷史特色和軍旅色彩為紐帶的科技文創產業基地。
讓工業遺存新生,需要兼顧歷史建筑保護與市民生活需求。“我們充分保留原有廠區建筑風貌,以‘微更新、輕改造’為原則,對原有廠房空間進行活化設計,發掘經濟和文化價值,提升空間舒適度,打造低密度、大空間、開放式、全業態的新型社區商業中心,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際華三五一一實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曉剛說。
經過兩年多的改造,目前,以B、C區內鋸齒形老廠房為載體改建的“叁伍壹壹TFEP”和D區內鍋爐房為載體改造的24Hcolor酒店都已正式開業運營,經營狀況良好。項目連續三年被確定為西安市雁塔區重點建設項目,受到省市領導和各界媒體的高度關注和評價。2022年5月25日,西安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明遠親臨項目園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對運營情況給予高度肯定。陜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將“際華3511文創科技園”項目在政府官網上進行推廣宣傳,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陜西電視臺、西安日報、西安晚報、人民網、新浪等各大主流媒體先后對3511老廠區修復和改造利用的經驗做法進行報道和宣傳。項目已經成為西安市新的城市文化地標和網紅打卡地,被市工商局評為“西安市夜間經濟示范街區”。
作為中央企業,際華3511公司始終牢記自身使命與責任,同時公司也深知在新時代、新發展環境下需要不斷探索轉型發展新方向。
據悉,“十四五”期間,際華3511公司將繼續以“保軍、應急、為民”為使命,打造“三、五、一、一”工程。其中,“三”大戰略是以功能性高附加值紡織研發為主的先進制造業,以科技和文創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以軍警保障應急防護為主的應急和軍民融合新產業;“五”大核心競爭力即為運營管理能力、智能制造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人才支撐能力、文化引領能力;“一”個平臺是指應急物資保障平臺,“一”個中心是指美好生活中心。
際華3511公司將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固本強基、守正創新,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升級打造“際華3511文創科技園”智慧園區,成為方便、快捷的美好生活服務商,舒適、健康的毛巾供應商,安全放心的應急物資保障商;進一步繁榮區域經濟、解決就業,發展成果與職工分享;進一步體現國資央企的社會責任和政治擔當,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再創3511公司新的輝煌!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