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萬錠用工少于10人,全國首個"智慧紡紗工廠"全面達產!

發布時間:2023-03-11  閱讀數:13126

萬錠用工少于10人,全國首個"智慧紡紗工廠"全面達產!



3月9日
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
“10萬錠智慧紡紗工廠”
全面達產

圖片

這是
國家工信部和發改委認定的
“十四五”全國第一個“智慧紡紗工廠”

圖片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表示
該項目的成功達產
在大生集團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樹立了中國智能紡織的新典范

圖片


走進大生集團的“智慧紡紗工廠”
只見偌大的廠房干凈整潔
只有數十名工人巡檢
一排排機器高速運轉

圖片

AGV 無人駕駛物流小車有序行駛
機器上的傳感器實時采集生產信息
上傳到智慧紡紗綜合管理平臺進行數據分析
由“智慧大腦”一屏掌控

圖片


大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漆穎斌在致辭中表示,2021年,大生集團啟動建設“十四五”國內首個10萬錠智慧紡紗工廠,以大生數字化紡紗車間為基礎,結合國家紡織產業發展規劃和南通市打造高端紡織產業的要求,投資5億元,從工廠的智慧化、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等方向突破提升,先后克服了資金籌措、項目疫情管以及關鍵設備技術攻關等難題,最終建成全面達產。

圖片


大生集團副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陳建介紹,全面達產的“智慧紡紗工廠”項目,運用5G數據傳輸及智能管理云平臺等技術,實現運營智能化、裝備智聯化、制造數字化,萬錠用工少于10人。整個廠區成為一座以智能制造為引領、信息技術為支撐的“黑燈工廠”。

圖片

“‘智慧紡紗工廠’的最大價值在于通過數據反饋并指導生產,實現了精細化高品質的智能紡紗生產。”陳建介紹,該項目于去年底投入試運行,現場工人減少3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15%以上。伴隨著生產智能化的提檔升級,大生集團的銷售品種也從單一的坯紗坯布向印染布、針織布、色紡紗發展,從普通的粘膠紗向高端的天絲、莫代爾紗轉移,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起戰略合作。

圖片

“大生集團在全國率先探索打造‘智慧紡紗工廠’,引領了全國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的新潮流?!碑斕?,“2023棉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調研全國行”在大生集團啟動,董奎勇參觀智慧紡紗工廠時稱贊,“‘百年大生’為中國紡織業的高質量發展闖出了新路?!?/span>

圖片

中國民族工業的“活標本”

——大生集團


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棉紡織企業,被譽為中國民族工業的“活標本”。

大生集團的前身是大生紗廠,由愛國企業家張謇先生于1895年創辦,是張謇實業救國的起點,是當時中國最早的棉紡企業,也是中國近代輕紡工業的縮影。

圖片
△張謇先生頭像

一百多年來,大生集團秉持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不斷探索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2015年,大生集團建成我國第一個全流程數字化紡紗車間,該車間作為國家工信部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在全國推廣。

2015年江蘇大生集團

創辦120周年慶成功舉行


2015年10月24日,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在公司舉行“紀念大生紗廠創辦120周年活動”慶典。

圖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會長王天凱、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愛軍共同啟動數字化紡紗車間項目


數字化車間是江蘇大生集團和經緯股份精誠合作的國家智能化項目,總投資1.5億元,擁有國內國產化首套智能生產線,投產后將實現萬錠用工20人以下,產品結構升級換代、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她的建成預示著江蘇大生集團成為國內智能化的先行者。


大生集團并購

華潤紡織三家高支紗企業


一百多年來,大生集團深耕主業不動搖,堅持做精高端紡織,是中國棉紡織行業最具影響力產品品牌企業。2022年5月10日,在江蘇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明和華潤集團董事王崔軍等共同見證下,大生集團與華潤環保舉行三家紡織企業視頻交接儀式。

圖片

華潤紡織旗下三家高支紗企業產品過硬、發展穩健,在細分市場高支紗領域具有較好的生產運營經驗和品牌基礎,享有良好的口碑和客戶信譽。山東濱州華潤紡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濱州市經濟開發區,占地205畝,建筑面積13.4萬平方米,員工848人,擁有14.2萬紗錠,年產紗線5000余噸。山東聊城華潤紡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聊城市經濟開發區,占地311畝,建筑面積10.3萬平方米,員工852人,擁有20.3萬紗錠,年產紗線6000余噸。華潤紡織(合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合肥市經濟開發區,占地239畝,建筑面積8.8萬平方米,員工578人,擁有10.5萬紗錠,進口噴氣織機242臺,年產紗線6300噸,面料1900萬米。

自并購以來,三家高支紗企業快速融入大生集團,相繼更名為濱州大生紡織有限公司、聊城大生紡織有限公司、大生紡織(合肥)有限公司,整合管理、技術、營銷等資源,實現“1+3>4”的聚合效應。大生整體規模成倍增長,擁有全國領先的高支紗生產基地和生產能力,公司規模跨三省,成為主業鮮明、產業多元的大型企業集團,被譽為中國紡織的“常青藤”。

來源:南通發布、大生集團、中棉行協、中國紗線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