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宏觀背景下,全球貿易和消費需求進一步減緩,亞洲多國1月的進出口數據出現大幅下降。大多數以制造業產品為主的國家出口額齊齊下跌,柬埔寨、越南、新加坡、韓國等國的跌幅超過兩位數,日本、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則實現增長。
1月多國出口現兩位數暴跌
01
近日,據《柬中時報》報道,由于受到歐美市場訂單減少沖擊,柬埔寨近500家工廠倒閉、6萬人失業。柬埔寨勞工部發言人興索披露,倒閉或停產的工廠,大多是成衣廠,主要是因為美國和歐盟市場訂單減少,以及原材料缺乏。他稱,歐美市場需求疲弱問題,已成為沖擊全球經濟的重要趨勢。此外,此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加上俄烏沖突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了歐美國家消費意愿。
另外,據柬埔寨海關總局統計,今年1月柬埔寨國際貿易額達到34.90億美元,同比下降29%。數據顯示,今年1月柬埔寨出口額為15.67億美元,同比下降14%;進口額為19.22億美元,同比下降37.5%。
亞洲其余國家的出口數據也不容樂觀,越南、韓國等國跌幅超過10%。據中國駐越南使館經商處,越南統計總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越南進出口總額為465.6億美元,環比下降17.3%,同比下降25%。其中,越南出口額為250.8億美元,環比下降13.6%,同比下降21.3%;進口額為214.8億美元,環比下降21.3%,同比下降28.9%。
越南今年前兩月的進出口活動預算收入數據也較為低迷。3月3日,海關總署表示,今年前兩個月,越南出口預計494.4億美元,下降10%(折合57.4億美元),進口預計466.2億美元,下降16%(折合減少88.6億美元)。
據新華社,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1月進出口動向》資料顯示,韓國1月出口額462.7億美元,同比減少16.6%,大幅高于去年12月9.5%的同比降幅;1月進口額589.6億美元。由此,韓國1月貿易逆差126.9億美元,創單月逆差歷史新高。
而韓國最新公布的2月數據仍然低迷,2月出口同比減少7.5%,進口同比增加3.6%,作為韓國出口最主力產品的芯片2月出口額為59.6億美元,同比大減42.5%。韓國政府表示,將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提振出口。
據環球市場播報,新加坡1月份非石油出口連續第四個月下滑,其十大出口市場中多數市場的電子產品和非電子產品出貨量均出現下滑。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表示,這個東南亞貿易中心1月份的非石油出口較上年同期萎縮了25.0%。這一降幅略低于市場預期,但超過去年12月20.6%的降幅。其中,電子產品出口同比下降26.8%,非電子產品出口下降24.5%。
斯里蘭卡《每日金融時報》近日報道,今年1月服裝類產品出口跌至過去5年最低點,業內人士擔憂未來一年行業將面臨嚴峻挑戰。報道稱,斯里蘭卡全國1月份服裝類產品出口額為3.966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8.6%。其中,斯對美出口下降24%至1.62億美元,對歐盟出口下降19%至1.13億美元,對英出口下降8%至5630萬美元,其他市場下降10%至6500萬美元。業內人士指出,斯服裝類產品出口或將在未來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繼續下滑。
泰國印度小幅下降
02
與此同時,泰國、印度等國出口降幅則相對較小。據中新網,泰國商業部2日公布,今年1月,泰國外貿出口總額為202.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5%,為連續第四個月負增長。
1月,泰國大米出口大幅增長,汽車及零配件出口也同比增長9.2%,但其他農產品和工業品出口大多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計算機及零配件出口同比下降21%。
據Trading economics網站援引印度工商部消息,在全球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印度1月出口同比下降4.6%至329.1億美元。
日本印尼等國實現增長
03
不過,雖然亞洲的多個國家1月出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也有少部分資源型國家出口實現增長。
據中新社,日本財務省公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由于進口額增幅遠大于出口額增幅,日本1月貿易收支逆差達3.5萬億日元,創單月貿易逆差新高。數據顯示,這是日本連續第18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1月,日本進口額為10.0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7.8%;日本出口額為6.5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3.5%。日本1月進出口額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數據顯示,在進出口額均創歷史同期新高的同時,日本1月進出口量出現下降。其中,出口量指數同比下降11.5%,進口量指數同比下降2.4%。
印尼中央統計局(BPS)公布的進出口貿易數據顯示,印尼1月出口223.1億美元,環比下降6.36%,同比增長16.37%。其中,油氣產品出口14.9億美元,環比增長0.98%,同比增長65.03%;非油氣產品出口208.3億美元,環比下降6.84%,同比增長13.97%。
印尼1月進口184.4億美元,環比下降7.15%,同比增長1.27%。1月印尼貿易順差為38.7億美元,這已是印尼連續第33個月錄得貿易順差。
另據環球市場播報,馬來西亞1月份貿易順差收窄,貿易、出口和進口均較前月下降。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表示,與2022年12月相比,由于工作日縮短和節假日延長,馬來西亞1月貿易、出口、進口和貿易順差分別減少了11.8%、14.4%、8.6%和35.5%。不過,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馬來西亞1月份出口增長1.6%至1128.4億林吉特,進口增長2.3%至946.7億林吉特。但增幅均遠低于市場預期。
另據全球紡織信息,根據出口促進局(EPB)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月孟加拉國的出口額為5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8.5億美元增長5.89%。出口收入自11月以來連續第三個月突破50億美元大關。
2022-23財年前七個月的出口收入同比增長9.81%至324.4億美元,高于上一財年的295.4億美元。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出口收入最高的成衣(RMG)達到274.1億美元,同比增長14.31%。
來源:浙江貿促、網絡、化纖邦
編輯:紡友網
文章來源:紡友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