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運行分析 | 化纖行業運行企穩回升關鍵點在哪里?這篇運行分析與展望有答案

發布時間:2023-03-16  閱讀數:34066

運行分析 | 化纖行業運行企穩回升關鍵點在哪里?這篇運行分析與展望有答案


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國化纖行業面臨的內外部發展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在疫情反復、地緣沖突、通脹高企等多重復雜因素疊加影響下,全球經濟下行態勢明顯,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也有所加大,我國化纖行業運行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原油價格高位大幅波動,下游需求持續低迷,導致行業開工負荷下降,盈利壓力較為突出。但在整體嚴峻的行業形勢下,化纖行業運行仍不乏亮點。國內碳纖維行業依然保持高景氣度,市場需求保持增加;在國家新發展理念和“雙碳”目標的指引下,生物基纖維產業規模保持較快增長;差異化、功能化纖維的研發步伐在加速,產品開發做得好、品牌做得好、國際化程度高的企業,受市場波動的影響相對較小;出口依然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化纖出口量又創新高。


2022年化纖行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化纖生產放緩,產量負增長

2022年,化纖行業產銷壓力加大,總體開工負荷較2021年明顯下降。前三季度,行業在3~4月和7~8月出現兩個比較明顯的降負荷時期,前者是由于多地出現散發疫情,特別是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疫情影響較大,主要體現在物流交通及內循環消費需求上;后者是由于傳統淡季,面對高庫存和弱需求的壓力,疊加部分地區高溫限電。這期間,產品庫存持續上升,基本在7月中下旬達到高位。進入“金九”傳統旺季,限電措施放松、取消,產業鏈對旺季均抱有一定期待,因此下游需求有所改善,行業開工負荷出現回升,但9月下半月重回謹慎,總體來說旺季表現不如往年。11月中旬以后,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工廠工人感染增加,導致產業鏈上下游行業開工負荷均出現明顯下降。


根據中國化纖協會統計,2022年化纖產量為6488萬噸,同比微減0.55%(表1),這是近四十年來化纖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除粘膠長絲、腈綸產量分別同比增加7.45%、16.70%外,其他主要產品的產量均呈現負增長。國家統計局化纖產量數據為6697.84萬噸,同比減少0.96%。二者數據存在一定差異,可能是由于統計口徑不同而造成,比如POY和DTY。

圖片

(二)終端需求不足,下游表現低迷

從終端需求來看,紡織品服裝內銷市場需求不足,出口額雖再創新高,但下半年出口增速出現逐月回落。


內需方面,2022年,受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場景恢復緩慢等因素影響,國內消費市場承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6.5%,自3月以來增速持續為負;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5%,增速較2021年放緩4.8個百分點,但6月以來持續正增長,運動戶外、健康保健等服裝服飾消費仍具有良好增長韌性。


外需方面,2022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再創新高,連續第三年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出口價格提升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3409.5億美元,同比增長2.5%。主要出口產品中,紡織品出口金額達1568.4億美元,同比增長1.4%,紡織面料、化纖等產業鏈配套產品出口是重要增長點;服裝出口金額達1841.1億美元,同比增長3.4%。


終端需求不足導致化纖下游主要行業的開工率普遍較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華瑞信息數據顯示,江浙織機3月平均開工率約70%,較2021年同期下降16個百分點;4~8月的月平均開工率均在60%以下,9、10月的月平均開工率回升至70%左右;10月下旬以來,開工率呈現下降趨勢,12月上半月有小幅回升,但下半月又開始下降,至12月底已降至約25%。


(三)出口持續增長,競爭優勢提升

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化纖出口量為565.45萬噸,同比增加8.76%(表2),比“十三五”(2015年)以來年均增速(7.54%)提升1.22個百分點,在2022年這種艱難形勢下,化纖出口增長反映出國際市場需求增加以及我國化纖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其中,腈綸出口同比增加明顯。分析其原因:一是年初開始歐洲德絨20萬噸的工廠關停導致供應出現缺口;二是年初至今人民幣總體呈現貶值狀態,加持腈綸出口的價格優勢;三是相對于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國內產品質量亦存在一定優勢。


此外,近兩年聚酯瓶片出口表現亮眼,2021年出口量同比增長36.03%,2022年繼續大幅增長35.67%。主要原因:一是自2021年四季度,部分海外裝置意外停車,且短時間內未能恢復正常生產,2022年以來,俄烏局勢影響全球能源緊張,海外裝置因成本高漲導致開工積極性不高,海外瓶片供應存在較大缺口;二是隨著疫情緩和,海外市場需求逐漸恢復;三是中國聚酯瓶片出口價格雖然也有上漲,但相較于高能源成本的海外產品,中國聚酯瓶片性價比較高;四是國內瓶片產能增長,而國內需求增長有限,因此工廠積極拓展出口市場。多重因素疊加,使我國聚酯瓶片出口刷新歷史高點。

圖片

(四)化纖市場疲軟,成本傳導不暢

2022年以來,原油價格高位大幅波動,嚴重拖累了化纖市場,疊加需求不足,化纖市場整體表現疲軟(圖1、圖2)。


上半年,原油價格震蕩上漲,最高漲幅超過60%,大幅增加了化纖行業的原料成本和能源成本,但在“弱需求”的現實情況下,企業無法將“高成本”順利傳導,擠壓了企業利潤并且占用大量流動資金。下半年,原油價格快速下跌,一度跌回年初水平,企業原料成本雖然大幅減少,但化纖市場失去支撐,產品價格持續下跌造成銷售更為困難。


圖片

資料來源:中纖網

圖1  2021~2023年2月WTI油價走勢圖


圖片

資料來源:中纖網

圖2  2021~2023年2月滌綸及其原料價格走勢圖


(五)營收保持增長,利潤下降明顯

2022年化纖行業經濟效益指標同比下降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化纖行業營業收入仍保持萬億元級別,為10900.74億元,同比增加5.32%;實現利潤總額241.29億元,同比減少62.22%,化纖行業僅為紡織全行業貢獻約12%的利潤,較2021年下降了13個百分點;行業虧損面31.93%,較2021年擴大14.6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102.67%(表3)。


分行業來看,滌綸、錦綸、腈綸和氨綸行業分別約貢獻了化纖利潤總額的31%、29%、6%和6%,其中腈綸行業利潤總額明顯增加,氨綸行業由于2021年的高基數,下降明顯,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此外,碳纖維行業依然保持高景氣度,市場需求保持增加,產能規模快速增長,2022年全行業繼續實現盈利。值得注意的是,在需求低迷、行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規模越大的企業,產銷壓力越大,有些大企業主動限產,造成單位產品的運營成本升高,對盈利改善不大,但卻給更為靈活的中小企業騰出部分空間。

圖片

(六)固定資產投資增加,產能慣性增長

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較2021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穩定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加21.4%,較2021年下降10.4個百分點。但這種增長很大程度上屬于慣性增長,新增產能仍主要集中在頭部企業,隨著慣性減弱,疊加2022年的高基數,2023年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可能明顯回落(圖3)。


圖片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圖3  2008~2022年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變化


2023年化纖行業展望


當前,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2023年世界經濟復蘇將面臨更大壓力,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并進一步明確了做好經濟工作要把握好的“六個更好統籌”,要求“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努力擴大內需,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隨著國內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各項政策不斷落實落細,生產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復,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將不斷積聚增強,國內消費端復蘇具有積極支撐。


2023年元宵節過后,下游織造、加彈企業開機率持續回暖,化纖行業總體開工負荷低位回升,但產業鏈價格傳導不暢,經濟效益未有較大改善。展望全年,化纖行業運行依然面臨來自供需兩端的壓力,供需關系能否改善成為行業運行能否企穩回升的關鍵。從終端需求來看,內銷市場具備平穩恢復基礎,居民收入及預期改善為衣著鞋帽類的消費增長提供重要支撐,但疫情流行過渡期仍可能造成內銷市場出現階段性波動;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壓力增大,發達經濟體衣著消費增長空間有限,同時新興經濟體產業鏈配套需求面臨回落壓力,我國紗線、面料等中間產品出口增速或有所放緩,化纖產品出口依然有望保持平穩。從供應端來看,化纖產能仍有可能保持慣性增長,在需求有效增長之前,行業企業應著力控制新增產能,避免供需矛盾進一步升級,以維護化纖行業持續穩定發展。此外,油價走勢仍將是影響化纖市場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2023年石油市場將在經濟衰退與地緣政治間博弈,歐佩克表示,影響油價的經濟因素向下行傾斜。在基準情形下,預計 2023 年油價較2022年震蕩幅度減弱,且運行中樞較 2022 年會有所下降。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建設化纖強國。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進一步為紡織化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對新的戰略機遇和任務、新的戰略階段和要求,化纖行業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消費升級、面向重大需求,完善創新體系;堅持節能降碳優先,擴大綠色纖維生產,構建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增加優質產品供給,培育纖維知名品牌,拓展纖維應用領域;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推進產業鏈現代化建設。

(來源: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



編輯/王昕彤

校對/趙婷婷

審核/ 張海燕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產業集群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