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通知,組織推薦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通知印發后,江蘇、河南等地也出臺辦法培育和認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在前不久的兩會上,人大代表、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臻也表示,要推動重點紡織產業集群現代化建設,她特別提到了“加大產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持續推動全產業鏈技術創新”。中小企業在紡織行業中占比超過90%,分布于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如何將這些中小企業集聚,發揮出1+1>2的作用,抓住這個政策紅利將對行業中小企業發展產生重大意義。3月15日,從江蘇省工信廳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專業化、特色化、集約化發展水平,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江蘇省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制定出臺?!掇k法》提出,“十四五”期間,在全省范圍培育和認定100個左右特色產業集群,引導和支持各地培育一批市級特色產業集群。《辦法》明確,江蘇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定位在縣級(市、區)區劃范圍內,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主導產業聚焦、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創新活力迸發、協作網絡高效、治理服務完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辦法》對特色產業集群應滿足的基本條件作出具體規定——特色產業集群占地面積一般不超過100平方公里,為所在縣域的支柱或特色產業,主導產業需聚焦細分領域,且發展水平居于細分領域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重點支持主導產業在全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的產業集群;近三年,集群總產值每年均在40億元以上,中小企業產值占集群總產值每年比例均不低于70%,集群主導產業產值近三年年均增速不低于10%,集群主導產業近三年產值占集群總產值比例均不低于70%;擁有屬于集群主導產業的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合計不少于3家,或者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合計不少于15家;集群有明確的創新激勵機制,集群內擁有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不少于5個,近三年,集群中小企業研發經費年均增長不低于10%,有效發明專利年均增長率不低于1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不低于15個;參與集群主導產業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合計不少于3項;集群有序開展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相關工作,集群內企業上云或上標識比例不低于30%,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不低于20%;擁有省級以上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新模式新業態的試點示范項目合計不少于1個。據悉,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每年組織開展一次特色產業集群的申報認定工作,通過形式審查、組織專家評審、實地抽查、會審報批等程序,確定擬認定的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并公示發布。特色產業集群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滿后,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開展復核工作,并考核集群三年發展規劃目標完成情況,復核通過的有效期延長三年。3月16日,河南省工信廳印發《河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辦法中所稱河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定位在縣級區劃范圍內,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主導產業聚焦、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協作網絡高效、治理服務完善,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十四五”期間,河南省工信廳將在全省范圍內認定30個左右集群。(一)建設管理規范。集群設立管委會等運營管理機構,建立了完善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和專業化的集群發展促進機制;與省級中小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或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有合作機制;圍繞主導產業、創新驅動、數字化升級、綠色低碳發展、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制定了未來三年發展規劃,發展目標清晰、可考核,工作措施完整、針對性強、切實可行。(二)堅持依法合規經營。集群內企業近三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質量和環境污染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網絡安全事件和數據安全事件,以及偷稅漏稅、違法違規、嚴重失信和其它重大問題的行為。(三)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集群主導產業為所在縣域的支柱或特色產業,符合我省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要求,發展水平位居細分領域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有較高的集群品牌知名度。占地面積一般不超過100平方公里,近三年產值均在30億元以上,中小企業產值占集群總產值65%以上,主導產業占集群總產值比例高于65%。(四)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成效顯著。集群持續開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主導產業中擁有不少于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或者不少于1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五)產業鏈供應鏈協作高效。集群產業鏈布局合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產供銷一體化協同協作機制較完善,繪制有產業鏈圖譜,建立了通用生產設備、物流、倉儲、人力、設計等共享機制。(六)協同創新能力較強。集群內研發費用投入強度不低于1.5%;統籌建立了多元創新平臺,與大型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合作緊密,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完善;參加主導產業的標準制修訂工作;突破了一批主導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不低于10個。(七)數字化轉型效果明顯。集群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高,數字化裝備和系統應用廣泛,引入跨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評估和診斷等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不低于10%,工業軟件應用率穩步提升;開展主導產業數字化新模式新業態探索,建立健全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八)綠色化發展水平較高。建立了集群碳排放監測機制和綠色低碳服務機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強度持續下降,污染物排放治理有效;集群主導產品的能效、水效水平超過標桿水平(或國家標準先進值)。河南省工信廳鼓勵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加強對集群的財政、金融、產業、創新、土地、人才等政策的支持協調,落實好各類惠企政策,加強對集群參與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推動各類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集群的投資力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