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式推出3年后,犀牛智造最近在忙什么?
天下網商 吳羚瑋
編輯 徐藝婷
2月16日,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完全轉暖,蕉內就通過李佳琦直播間賣出了5萬件防曬服。
銷量瞬間爆發,遠超預期。犀牛智造快速擴容,為蕉內及時供上了貨。
2007年,防曬衣率先在美國流行開來,隨后進入中國。10多年過去,這個原本只具備防曬屬性的戶外功能服飾,近幾年正在大幅升級:防曬指數提升到50甚至100以上,還在防曬這一功能外,增加了時髦度和舒適度。
比如,如今防曬衣更多使用更透氣柔軟、有彈性的針織工藝,還不斷加入冰感、保濕等因子,變成另一個“成分黨”扎堆的品類。一些品牌甚至能將防曬服賣到千元以上的高客單價。
過去兩年,產品升級、運動戶外熱潮,以及人們對防曬“抗衰老”認知的深入,讓更多人加入防曬大軍,拱起了目前規模高達675億元的防曬品市場(灼識咨詢,2022年,并預計在2026年突破958億元)。每年3-6月更是防曬產品旺季,小紅書防曬產品搜索量在5月達到最高峰。剛剛發布的《2023天貓服飾行業春夏趨勢白皮書》中,也將防曬服列入了春夏品類核心趨勢賽道。
大體量、高增長的趨勢品類,也吸引了一眾知名玩家加入。譬如以“體感科技“為特點,從內衣逐漸向外套成功拓展的新銳品牌蕉內、深耕戶外品類二十余年的頭部品牌探路者、全球知名的羽絨服生產商波司登,以及安奈兒這樣的頭部童裝企業等。它們入局防曬時,都率先想到了阿里巴巴和犀牛智造。這些品牌對商品品質有高要求,對市場商機和消費者需求敏銳把握,也需要尋找在面料、工藝版型和制造上最適合的合作伙伴。
過去一年中,據不完全統計,由犀牛智造出貨的防曬產品銷售額年增長超過141%,遠高于防曬品類市場同期增速。平臺熱賣榜單的前二十名中,就有6款來自犀牛的助力。據了解,目前蕉內的防曬產品中,一半以上來自犀牛智造的生產線。
自2020年正式面世以后,犀牛提出了要解決傳統制造業沉疴的遠景——通過產業全鏈路數字化,實現供需精準匹配和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用“需求驅動+柔性制造”的模式,幫助中國服飾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而這次,基于淘寶天貓平臺的數據能力、領先的功能科技面料,以及柔性快反的智造能力,成了促成品牌與犀牛合作的幾個關鍵要素。
從消費者洞察到面料研發,本質上就是發現需求、創造供給的過程。這既是一次商業力量的共謀,更是一場技術力量的革新。
一家尋求品牌升級的企業,一個尋求穩定供應鏈的新品牌
近期,天貓發布的《2023天貓童裝童鞋趨勢洞察白皮書》提到,過去一年里,功能科技童裝在小紅書討論熱度持續攀升,內容熱度同比增長超300%,搜索同比提升超80%; 天貓兒童功能科技市場當前以超20%的速度快速增長,2023年有望突破百億。其中,擁有涼感等技術面料的防曬裝備就屬于功能科技賽道商品。
早在2021年,安奈兒就從淘系電商平臺的數據大盤中看到,兒童防曬呈高速上升趨勢,就此決定從防曬趨勢作為切入點,和犀牛智造進行合作。
目前市面上的防曬面料,往往有兩種:一種是在面料上涂上防曬層的助劑工藝,不利于兒童健康;另一種是原紗工藝——面料原紗就帶著防曬因子。
由犀牛和安奈兒聯合研發的獨家功能科技面料,采用了UPF(防曬指數)大于50+的原紗防曬面料,同時在工藝上加寬了兒童防曬服的帽檐,讓防曬效果更好。
據安奈兒供應鏈負責人藍建雄表示,這款功能科技面料加持的防曬服2021年銷售6萬件,2022年改進后持續大賣8萬件,售罄率達到95%以上。預計今年,全新推出的改良款將達15萬件。
作為一家上市童裝企業,1996年誕生的安奈兒,正在近幾年里尋求品牌轉型與供應鏈升級。而它真正開啟供應鏈的新模式——是在與犀牛智造的戰略合作之后。
從商品企劃開發開始,犀牛智造就為安奈兒提供防曬服的流行趨勢和關鍵詞。此后的版型工藝設計、打樣、下訂單階段,犀牛供應鏈端、面料端、數字化商品企劃端的小二,以及天貓行業運營小二們,都會和安奈兒進行相當頻繁的溝通。
處于不同發展階段、能力模型不同的品牌,看重合作伙伴不同層面的能力。如果說安奈兒看中的是犀牛的消費者洞察與新供應鏈模式,蕉內則更注重從市場互動到生產制造交付的全方位合作。
早在2020年就開始與犀牛智造合作防曬商品的蕉內,從最初只是進行“經典防曬服”的單點合作,目前已經實現了全系列合作,包含防曬服、防曬配件、防曬褲等,如今已經擁有多個Top10防曬商品。
這個新消費品牌,對消費趨勢敏感,更在過去幾年創造出了“涼皮”、“熱皮”等深入人心的營銷概念。它可以憑借一次直播帶貨賣掉5萬件防曬衣,但一旦工廠生產周期沒有排開,就可能導致斷貨。
因此,蕉內非常看重供應鏈的快反能力。與供應鏈合作時主要看三方面,一看產品品質,二看產品成本,三看產品供貨周期。
蕉內表示,“犀牛智造對蕉內來說,是一個擁有從0到1能力的智能工廠。我們只是提供我們的版型與品牌,但犀牛從面料到剪裁縫紉,再到成衣呈現,能做到品控和貨品周期的維穩。”
相比普通成衣,防曬服的生產品控也更難把握。因為它們面料薄又軟,不像梭織面料定型性強,如果要用上相對精細的車縫方式,會給制造增加難度。而防曬服往往會疊加多功能,或做成可拆卸,更得避免由面料特性帶來的起拱、斜綹和撕裂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犀牛會通過更高的品質把控標準、分節點的高頻自查和增加車縫工人前期培訓的投入力度,保證防曬服的整體品質穩定達標。這也是重視消費者體驗的品牌在尋求新品類合作伙伴時看重的能力。
一個懂得消費者口味的廚師
1958年,當杜邦公司發明第一條萊卡纖維時,誰也不會想到,這根彈力纖維如今出現在全球人民的日常生活里。絲襪、內衣、運動服甚至牛仔褲,都因為萊卡的加入多了點兒彈力。
但要從工廠端掀起影響如此深遠的變化,并不容易——一款面料從無到有,需要實現紗線和工藝的突破或變革,這往往意味著漫長的投入時間,成功概率也不高。
安奈兒告訴《天下網商》,其近年推出的新型抗菌面料,專家團隊已經花費長達3、4年時間。而更多來自面料工廠的大量面料,也可能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商業應用場景,無法真正面向消費者。
如果說傳統面料工廠的研發,是從0到1的艱難孕育過程,品牌與犀牛智造的合作,更多是從消費需求反推至供應鏈端,相當于從1到2。犀牛智造在進行面料研發時,如同一個懂得消費者口味的廚師——懂得選擇合適的菜品,搭配并烹調上桌。一款功能面料,可以根據需求添加不同因子,實現更多功能,同時在幾周內不斷迭代。
犀牛獨特的面料開發模式和積累的獨家面料池也吸引了戶外品牌探路者。2020年下半年,探路者嘗試開拓針織防曬服的類目,盡管探路者在沖鋒衣外套梭織面料上已經有了領先優勢,擁有自己的品牌面料庫,也相當敏銳地提出了“皮膚衣”的營銷概念,但要開拓一個新的防曬衣領域,仍需要找到一個最佳合作方來助力。
探路者和犀牛合作后,很快推出了一款具備涼感因子的“冰淇淋防曬面料”。同時,探路者結合夏季騎行、戶外徒步、日常通勤等不同場景,將防曬衣做出了差異。譬如在騎行場景,設計出更寬的帽檐、帽子后側為馬尾辮預留的小口,以及為了方便騎行者握住車把,專門做出的袖口眼設計。
這個系列的皮膚衣最終售罄率在85%以上。其中一款,從2021年春夏一直到2023年春夏,一直在翻單,單款就累計銷售了50萬件以上。
防曬面料,只是犀牛智造這幾年來在科技面料上的其中一個切口。截至目前,犀牛智造已經擁有70多項專利及發明,還擁有多項獨家科技面料。這個名為“犀有”的面料池被劃分為多種類型,如:防護類、功能類、主打舒適、健康、智能類、易打理等。據了解,每個季度,犀牛和淘寶天貓各行業都會共同確定至少5個面料主題IP,這意味著一年至少會有20個新面料IP誕生。
2021年開始,犀牛智造只是基于功能面料與品牌們進行單點合作。2022年之后,則更開始側重消費者需求場景的挖掘,和防曬品類的頭部商家更大規模的合作嘗試。
這些流行趨勢的放大,不僅來自生產端的變化,更離不開營銷端的心智打造。譬如在淘寶App的搜索框內搜索“防曬衣怎么挑”,會出現一個豐富的內容頁面,將防曬面料的知識與適用的功能場景科普給消費者,降低消費門檻。
此外,搜索結果頁面的導航欄中,前兩個位置也常常出現趨勢功能面料。每天實時更新的淘寶熱搜榜上,更是時常能見到新奇的面料名稱——這些直面消費者的場域,會在培育市場、滿足甚至創造新需求后,再一次反過來推動商家增加供給。
防曬趨勢的放大,不僅來自生產端的變化,更離不開搜索等營銷端的心智打造。
新科技產生新供給,新供給觸發新需求
人類時裝史乃至更廣泛的人類生活中,最迷人的部分從來不是花拳繡腿,而是如連褲襪這般真切的發明——
正如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所說,“當連褲襪被發明后,生活方式就變了。時尚一直在變,但像連褲襪這樣的創新才能帶來最主要的變化,它意味著人們可以在寒冷的天氣露出雙腿,穿上短裙。”
譬如無尺碼內衣的誕生,正是因為萊卡面料點陣膠技術的迭代,使得內衣可以被更大規模地工業化量產,緩解了以往內衣多尺碼帶來的庫存之困。
總的來說,消費者穿衣服的一大需求,是為了更舒適——它們讓夏天更涼、冬天更暖、運動時更輕薄透氣。當然,商業與技術結合的想象力遠不僅于此。款式與風格每年都在變化,不斷產生新供給,創造新的消費需求。而面料等來自服裝行業上游的變革,更是不斷推動新供給的誕生。
防曬正是這樣成為讓人眼前一亮的增長點。但這也僅僅是個開始。以“讓時尚應需而造”為愿景的犀牛智造,正在用數字化柔性制造的底層能力,發現更多的新機會,服務更多的優秀品牌。
文章來源:天下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