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武漢紡織大學紡織科技館開館儀式
在崇真樓北樓三樓舉行
江夏區科協領導,全體在校校領導
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以及學生代表
參加儀式
紡織科技館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
從六個版塊分別展現紡織的歷史、科技及文化
一件件珍貴實物,一張張生動照片
真實再現紡大為中國紡織工業發展作出的貢獻
讓人忍不住贊贊贊
快來一起看看!
紡織科技館開館儀式


校黨委書記田輝玉和江夏科協副主席吳春玉為紡織科技館揭牌
揭牌儀式現場
據悉,紡織科技館正式啟用后,會廣泛組織參觀活動,最大限度為公眾提供優質、便捷的科普公共服務,將成為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感受紡織魅力、激發專業興趣、啟迪科學智慧的良好平臺,從而實現科技、教育互相促進、融合發展、攜手并進。

揭牌儀式結束后
師生們一同參觀了紡織科技館





紡織科技館簡介


紡織科技館坐落于
武漢紡織大學陽光校區技術研究院3樓
主要分為以下六個版塊
紡織緣
第一個版塊為紡織緣部分,通過介紹武漢紡織大學歷史大事紀、領導關懷以及校友風采來展現武漢紡織大學秉承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紡大精神。

傳統紡織

第二個版塊為傳統紡織部分,從四大文明古國時期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日本、韓國、中國、東南亞等國家的快速崛起,紡織科技助推著世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

現代紡織

第三個版塊為現代紡織部分,紡大著力打造紡織領域四大學科群——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美制造和效益制造。從紡織的產業鏈流程纖維-紡紗-織布-染色-后整理-服裝-管理等全方位介紹紡織的全產業及科技發展和進步,分別從科技、綠色、時尚三個方面展現紡織的現代化狀況。

大紡織

第四個版塊為大紡織部分,紡織學科逐漸實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紡織品無處不在,服務于各行各業,甚至在航空航天、環境保護、電子信息、土木建筑、交通運輸和軍工等領域都有紡織品的身影。

超紡織

第五個版塊為超紡織部分,紡織行業不僅僅能夠通過傳統的織造方式來實現進步,還可以通過非織造制備無紡布、三維立體編織實現立體織物的一體成型,紡織復合材料實現紡織材料的多功能化、高性能化及易成型加工和低成本化。

未來紡織

第六個版塊為未來紡織部分,未來,隨著紡織科技的發展,紡織品逐漸邁向智能穿戴、人體健康等方向發展。
武漢紡織大學
文章來源:仙桃市非織造布產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