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工作,改變一個人的軌跡;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片區的發展;一個產業,激發一座城市的活力。
春江水暖時節,長江左岸雷池故里,處處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經過幾十年的集聚發展,望江已成為“中國新興紡織基地縣”“安徽紡織服裝第一縣”,擁有紡織服裝企業1000余家、電商主體2500余家,從業人數超10萬人,紡織服裝產業已穩占望江縣工業經濟半壁江山,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早上7時50分上班,下午5時30分下班,夫妻倆住在廠里分配的80余平方米房子里,個人月平均收入超8000元。這是近十余年來,劉良華的人生軌跡——工作家庭兩不誤,穩定而安逸。
現年44歲的劉良華是望江縣涼泉鄉涼泉村村民。2012年之前,他到過福建、去過上海、“漂”過廣東,一直從事服裝類工作。2012年他回到望江,在位于望江縣開發區的申洲針織找了份工作。
在申洲針織的11年里,他不僅賺得比原來外出打工多,而且照顧了家人,還分得了廠里的住房。“回想在外務工,一年到頭除了身累心累,還剩不下幾個錢?!眲⒘既A說,事實證明,選擇返鄉就近就業是對的,如果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還會選擇返鄉就近就業。
國聯紡織服裝產業園,徐明龍的弟弟正在作業
與劉良華不一樣,徐明龍是個“海歸”,出生在望江縣太慈鎮九龍村,曾留學西班牙。2020年,沖著望江紡織服裝產業強勁的發展勢頭,徐明龍從溫州返回望江,投入畢業后積累的資金在望江國聯紡織服裝產業園內購買了1000余平方米的廠房,并購置了機械設備,和弟弟一起辦廠“繡花”?!拔覀兛春眉亦l紡織服裝的產業基礎,更看好這幾年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我們不愁訂單?!毙烀鼾堈f。
一份工作,改變一個人的軌跡。望江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出口基地縣,經過幾十年的集聚發展,“做服裝到望江、買服裝到望江”已成為望江縣亮麗的名片,紡織服裝產業已成為望江縣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發展人才的“磁鐵”。截至目前,望江縣共擁有紡織服裝企業1000余家、電商主體2500余家,從業人數超10萬人。
走在望江城內,常常會聽到關于“周末經濟”的說法。因為周末,各大服裝園區放假,從業人員走上街頭、進入商場,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申洲針織廠紡織工人正在工作
一個成功的企業,往往帶動一個片區的發展。申洲針織就是一個典型。十余年前,申洲針織周邊還是一片荒地,如今工廠周邊廠房林立,上下班時人頭攢動、十分熱鬧。
申洲針織于2008年落戶望江,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先后榮獲“全國紡織行業先進集體”“國家級綠色工廠”“全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等稱號。目前擁有員工1萬人,成為全省服裝行業最大的生產企業。2022年,申洲針織廠完成產量9022萬件,實現產值56.72億元,稅收1.45億元,發放工資8.54億元,還累計幫助3200余名脫貧戶實現就業。
與申洲針織不同,望江縣意達童裝城側重的是“園區經濟”。意達童裝城由10棟主樓和6棟附屬樓組成,立足青年、大學生、農民工返鄉創業,實施“互聯網+”發展模式,已形成集紡織服裝生產、加工、物流、貿易、電子商務的全產業鏈。
截至2022年底,意達童裝城共入駐電商經營戶543家、后道加工116家、面輔料106家,帶動周邊小型加工廠約300家、帶動勞動力就業5000余人,日網絡快遞發貨量約15萬單,2022年實現年銷售收入約20億元。
近些年,望江縣統籌推進紡織服裝產業新城、望江童裝城二期、亮亮輕紡科技園等建設,建成6個特色服裝產業園,使得一大批紡織服裝企業紛紛落戶投產和“蝶變”升級,匯聚起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澎湃力量。
近幾十年來,望江縣“咬定紡織服裝產業不放松”,基本形成了集研發設計、軋花、粘膠、紡紗、織布、印染、印花、成衣、水洗、包裝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構成了“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從老到少、從夏到春”的“四從四到”發展格局。
聚焦紡織服裝產業,望江縣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第一要事”,強化科技支撐,出臺科技創新賦能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實施“互聯網+”發展模式,重點支持企業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和品牌建設,加速推進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持續實施“揭榜掛帥”,加快推進紡織服裝企業向技術密集型、高端科技型邁進。為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優化升級,望江縣鼓勵行業協會開展企業標準“領跑者”評價活動,加快推進望江縣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紡織服裝檢驗檢測中心和紡織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成為安徽紡織服裝商標品牌基地,并在全國首創紡織服裝“質量聯盟”,還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大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節水、節能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產業發展,可激發城市活力。紡織服裝產業的集聚發展,使得望江縣產城融合加速,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快速聚集。僅縣城內紡織服裝從業人員就突破3萬人,牽動帶入城區生活人口超過5萬人,促進了建筑業和商貿服務業的發展,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展望未來,望江將圍繞“聚力打造全國紡織服裝名縣”目標,奮力建設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成為安徽省紡織服裝產業創新應用基地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紡織服裝產業現代化示范區。(作者:沈永亮 管煒)
來源:望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