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望江縣堅持紡織服裝主導產業不動搖,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做大做強做長紡織服裝產業鏈,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高端發展、終端延伸、集約集聚,形成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從老到少、從夏到春的全行業全品類全覆蓋發展格局。2022年4月,該縣被安徽省紡織行業協會授予“安徽紡織服裝第一縣”稱號。

深耕細作:政策驅動產業發展



“我們是首批入駐長嶺鎮鄉村振興產業園的企業,主要加工生產棉紗、滌綸等產品。新的訂單和去年積壓的訂單都比較多,今年元宵節過后就實行了全員上崗,希望產銷量實現首季度‘開門紅’。”望江縣碩豐紡織品公司負責人林根華介紹說,為提升企業產能、增強市場競爭力,公司以“技改”增效益,以“擴規”促發展,加強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今年,該公司打造3條先進紡織生產線,能夠日產6噸棉紗,同時引進20臺進口織布機,進一步提升了產能。

在闊步邁向“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全國紡織服裝名縣”的進程中,科技引領已成為望江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強力驅動。在望江縣,“以新設備催生新模式,以新技術催生高效益”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近年來,該縣出臺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紡織服裝業高質量發展等措施,重點支持企業提高自主研發水平,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縣科經局產業股負責人張禮宏介紹說,截至去年底,全縣共有“專精特新”企業69家,單項冠軍1家,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企業10家,工業設計中心9個、企業技術中心5家、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1個,數字化車間12個、智能工廠8家。

望江縣政協將委員提案《打造千億產業集群 建設紡織服裝名城》作為十一屆一次會議1號重點提案,成立工作專班督促落實。一年多來,望江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督促,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制定出臺一系列激勵政策和驅動方案,細化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重點提案辦理,有效推動了紡織服裝產業的加快發展。縣里先后設立2億元首位產業發展投資基金、5000萬元工業產業引導基金、4000萬元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1500萬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重點引導和支持紡織服裝產業與企業的發展壯大,著力提高全縣紡織產業發展水平,有力推動了紡織服裝產業大發展、快發展。”縣政協主席汪森如是說。
與此同時,該縣堅持“招大引強”和“星火燎原”并重,全方位推進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形成了一批如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望江童裝城產業園、安徽省亮亮紡織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他們在做大做強自身的同時,帶動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和市場細分,通過“火車頭+整車”效應,既催生了望江紡織服裝全產業發展,更為望江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據了解,到目前,望江縣現有紡織服裝企業近1100家,服裝小作坊近3000家,電商主體超2500家,服裝生產加工設備2.7萬臺(套),具有年紡紗13.5萬噸、織布8000噸、服裝5億件、電商銷售服裝2.5億件的生產規模,帶動縣內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從業人數5萬人。
雙招雙引:數字賦能產業發展
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望江縣積極抓住童裝產業轉移的契機,通過“雙招雙引”實施“互聯網+”發展模式,吸納小微型企業入駐孵化,鼓勵城鄉居民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畢業大學生入園創業,電商直播平臺更加規范完善。

“前些年,有很多望江人在浙江織里做童裝。而得益于互聯網,做服裝生意已經不再局限于地域的限制,很多人都回到自己的家鄉望江來做。”返鄉創業者汪余清在多個電商平臺都開設了自己的門店,每天發貨四五千單,帶動了當地23家鄉村服裝車間的生產,2022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汪余清所入駐的意達童裝城,已有各類電商企業數百家,帶動就業5000余人。在這里,原有廠房經過簡單改建成為一個個直播間。意達童裝城相關負責人檀淋淋介紹說,童裝城在建時,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還處在萌芽階段,廠房主要以“上廠下店”的模式搭建,誰也沒想到,如今這里網上直播間有近百個,成為日發快遞40萬件的電商基地,帶動數千人走向致富路。

為打造國內知名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近兩年來,望江縣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頂格推進“雙招雙引”,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引導相關產業類項目向望江集聚。縣委縣政府和縣政協的主要負責同志堅持每月1次以上赴蘇、浙、滬等地開展招商,縣紡織服裝產業鏈加強與長三角地區行業協會合作,加強與浙江服飾創意協會、嘉興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合作。縣紡織服裝產業鏈每月召開至少1次的工作專班調度會,到紡織服裝企業和項目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四訪四商”等活動,“面對面”“點對點”了解情況,先后收集并辦結問題34個。
該縣還出臺《望江縣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穩定經濟增長政策二十條》《望江縣工業提質擴量增效“235”行動實施方案》《望江縣關于開展“四上”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體系,先后設立望江雷池產業投資基金、產業發展基金、成立中望平臺公司,支持扶持紡織服裝產業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紡織服裝重點項目快速落地建成、投產達效。
縣招商中心主任金群峰告訴記者,截至2022年底,全縣新簽約億元以上紡織服裝項目17個,協議投資32.4億元,其中已投產項目11個、廠房裝修4個、項目前期2個。
創新創業:人才引領產業發展

在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數字化印花車間,15條自動化生產線正在趕制一批訂單,智能顯示屏上實時記錄著生產流程、實時進展等信息。公司印花廠負責人曹泳飛介紹說,“印花廠從制圖到制版,一個小時之內可以實現上機生產。目前,當天產能已經達到了15萬件”。
近年來,該公司投入3億多元資金,購置全自動電腦裁床、印花機、門襟機等各種智能化設備,并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研發,使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目前,這家企業日產能達到40萬件,年產值突破百億元,成為安徽省最大的服裝生產出口企業,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沈冬認為,“對于申洲發展而言,望江縣有著棉花生產基地、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基礎優勢以及擁有強大的產業鏈配套優勢。未來,我們將在研發投入、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持續發力,更進一步地帶動望江紡織服裝產業的強鏈補鏈”。



如今,中國(望江)紡織服裝產業新城、示范創業園、亮亮科技園、頤高智慧城等60余萬平方米的多層標準化廠房正在陸續投入使用,望江紡織業集聚效應正在疊加。據了解,僅僅是一個投資150億元的望江紡織服裝產業新城,全部建成后就可實現年產值400億元,帶動將近3萬人就業。
不僅如此,距離縣城20公里左右的長嶺鎮,在發展紡織服裝業方面已形成一定規模。該鎮鄉村振興產業園先后投入資金1億多元,已入駐紡織服裝企業10家。鴉灘鎮、華陽鎮和楊灣鎮等地,也相繼建設并形成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望江縣大力發展電商線上營銷模式,推動小微企業做大做強紡織服裝產業。在望江縣經開區意達童裝城,有400多家大大小小的服裝店都開設了直播間,其中有12家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帶動全縣300多家小型加工廠,就業人數達到5000人。“通過網上直播間等平臺進行直播帶貨,現在每天發貨量在一到兩千單左右銷往全國各地。”望江縣樂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長銀介紹說。

據縣人社局局長王庭真介紹,該縣還積極打通人才制約瓶頸,一方面開展“春風行動”“人才服務月”等專題招工、用工、穩工活動,并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日常招募、技能培訓、勞務輸出工作。近5年來,社會性培訓機構每年為縣內外紡織企業招募輸送員工6000人左右。另一方面,積極打造特色勞務品牌“望江織女”,在望江縣外出務工人員聚集區設立“望江織女”農民工服務站,建設“望江織女人才庫”,積極推行“2+N”和“智慧招聘平臺”組合“線上+線下”的招聘模式,著力構建全過程、全方位的紡織服裝平臺,吸引人才落戶。





如今,在望江縣,有10萬人從事紡織服裝工作,年生產服裝3億件,形成集軋花、粘膠、紡紗、織布、印染、印花、成衣、水洗、包裝于一體的紡織產業全鏈條集群。2022年,望江縣申報紡織服裝行業規上企業17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39家,全行業實現總產值99.8億元,行業工業總產值占到全縣工業的 61%。
“我們以望江經濟開發區為核心、鄉鎮產業園功能區為支撐,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中國望江童裝城、望江示范創意產業園、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新城、亮亮輕輔料工貿園等1000余家紡織服裝企業全產業鏈集群式發展格局。從“做服裝,到望江”到“買服裝,到望江”,正在成為望江新的名片。”縣人民政府縣長李木林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