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408.4億美元,同比下降18.5 %(以人民幣計同比下降11.6%)。今年前兩月,我國家紡外貿出口呈雙位數下降。1-2月,中國家用紡織品出口44億美元,下降11.8%,比紡織服裝整體降速低6.5個百分點。
我國家紡出口前四大市場分別為美國、歐盟、東盟和日本,四大市場合計占家紡出口總額的62.4%。今年前兩月,我家紡對美、歐市場出口出現較大下滑,出口額分別為12.4億和4.9億美元,降幅分別為26%和32%;對東盟出口6.5億美元,增長36.9%;對日本出口3.6億美元,下降10.3%。其他主要市場中,我對新加坡出口增長5倍,對沙特阿拉伯出口增長36.8%。
現在紡織行業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缺少新的外貿訂單。
各地都在積極出臺相應的穩外貿政策和措施,但更重要的是中小企業自救,降本增收。紡織企業都在積極拓展外部渠道,走出以往的舒適圈,同時也在國內市場尋找機會,出口轉內銷。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白明認為,除了要將穩外貿的發力點更多落實在客戶渠道的維護與拓展上,必要時也需要以退為進,結合消費升級,積極拓展國內市場。一家紡織企業表示,接下來也準備調整一下進出口比例,短期內將外貿銷售重心轉移至國內,后面再去開拓新的海外市場。“但是不太可能全部轉移,國內市場的體量吞不下。”多項扶持外貿企業的政策也在陸續落地。一些地方的政府組織了一系列課程,引導工廠參與到面料交易的專業線上平臺直播中,許多客戶來自海外。一些人士本來不認為坯布生意也能做直播帶貨,結果發現效果還不錯。參展是紡織服裝企業開拓市場的主要方式之一,受疫情影響,廠商去國外參展困難,寧波市開通全國首趟外貿拓市場包機航班,今年3月29日至31日,為期三天的2023年印尼國際紡織及服裝機械展覽會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辦。大朗鎮組織了10家毛織服裝、紡織機械及紗線企業抱團出海搶訂單,進一步打響大朗毛織的國際影響力。據悉,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國際紡織及服裝機械展覽會(INDO INTERTEX)是印尼最大的紡織機械專業展,每年一屆。展會涵蓋了各類服裝機械和紡織品,是促進我國紡織企業進入印尼市場、參與國際競爭、進行中外技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此次參展的大朗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此次海外抱團參展收獲很大。據統計,展會上海外客戶意向訂購大朗紡織設備約900臺,價值約3150萬人民幣,大朗紗線1200噸,價值約3600萬人民幣。“云參展”“代參展”也成為一種常見手段。“云參展”指的是線上參與,通過VR、高清直播等技術提升線上參展商的真實感;代參展則是指參展企業委托展覽公司或駐外的分支機構、合作伙伴、華人華僑,組織現場工作人員代替自己開展現場接待。多省市對云參展、代參展都給予了補貼,鼓勵更多業務順利開展。
來源:棉花展望、國金期貨、財經十一人、大朗融媒、中國紗線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