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徽派時尚破繭成蝶

發布時間:2023-04-11  閱讀數:28024

徽派時尚破繭成蝶

以下文章來源于中國紡織報 ,作者張貴東


以傳統廬劇開場,以粉壁黛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為背景,身著融合了現代設計的徽派服飾的模特次第走上了首屆合肥時裝周的T臺。4月7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的長江180藝術街區,外表工業風拉滿的上世紀老廠房內,一場“楊子·徽俠”的時裝秀拉開了首屆合肥時裝周的大幕,也由此拉開了合肥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幕。


圖片


“從上世紀50年代安徽第一紡織廠落戶合肥,到如今聞名全國的安徽服飾一條街,安徽的紡織服裝業歷經70年的發展,已經站在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在日前舉辦的首屆合肥時裝周上,安徽紡織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葉梁談道,“今年是全面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開局之年,也是安徽紡織服裝產業加快科技、時尚、綠色發展,加快構建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之年,首屆合肥時裝周的舉辦,為安徽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率先翻開了時尚新篇章。”


圖片


補短板 實現服裝產業蛻變


作為合肥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區之一,瑤海有著厚重的紡織服裝產業基因。


“從上世紀50年代起,這里曾經兩次承接上海企業內遷,并先后建立了安徽紡織廠、安徽針織廠等一批知名紡織企業,一度引領著安徽時尚發展的潮流。” 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政府區長童友好說。


圖片


據童友好介紹,如今的瑤海仍是安徽省重要的紡織服裝商品流通集散中心,在站前路商圈聚集了白馬服裝城、中綠廣場等10多家單體專業市場,商圈總營業面積達50萬平方米,經營商鋪5500余個,輻射華中、華東、華南等地區,商圈年成交額超400億元,先后被授予中國服裝商貿名城、安徽時尚街區稱號。


圖片


“合肥的地理位置獨特,曾一度成為中部地區紡織服裝流通業最發達的地區,很多來自發達地區的知名紡織服裝品牌都會再這里設置自己的分銷渠道,并由此銷往周邊省市。”葉梁對《中國紡織報》記者說,“但是,隨著產業發展模式的不斷變革,以及消費升級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合肥乃至安徽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越來越需要朝著時尚化、品牌化的方向轉型升級。


不過,隨著商業模式、消費模式的不斷變革,合肥龐大的數百億元級的傳統商業市場背后,也面臨著經營模式傳統、同質化競爭、電商沖擊影響、產業配套缺位、服務平臺缺失、本地產業鏈支撐乏力等困境。


在葉梁看來,盡管合肥的服裝業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抓住了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流通,而且服裝行業中也有“渠道為王”的說法,但僅僅抓住渠道優勢這一點,并不能讓合肥以及安徽的服裝產業在產業升級的當下化繭成蝶。


“過去一段時間,合肥乃至安徽的服裝產業的發展重點是加工生產,賺的只是‘辛苦錢’。”葉梁說,“很長一段時間,這里的服裝企業在市場上沒有議價權,產業鏈發展不均衡,市場上只要有點風吹草動,企業就會‘打噴嚏’。”


“服裝產業作為安徽以及合肥的傳統優勢產業,要想在現有基礎上實現新的蛻變,就必須以創新、設計與時尚為引領,并以品牌化發展實現產業的現代化以及高質量。”葉梁說,“如今,安徽的紡織服裝產業正在從傳統生產型向設計品牌為主的時尚產業轉型。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也正是舉辦合肥時裝周的初衷。”


“首屆合肥時裝周的舉辦,既是合肥時尚和經濟發展的標志性事件,也是安徽時尚產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更是中國時尚產業在中部崛起的標志性事件。”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談道。


圖片


搭平臺 完善服裝產業鏈


站在產業發展的新歷史節點,安徽省的紡織服裝產業正在從傳統生產型向設計品牌為主的時尚產業轉型;面對高質量發展要求,瑤海區也正在全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提檔升級。


“時裝周作為一個最直觀展示時尚產業的平臺,在繁榮區域經濟、營造城市時尚氛圍、引領時尚消費、集聚行業人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瑤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彩云說。


圖片


“為了推動服裝產業的提檔升級,瑤海區正在規劃建設服裝原創基地。” 合肥市瑤海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桑寶君說。


據桑寶君介紹,規劃建設中的“中國(合肥)服裝原創基地”,位于合肥火車站站前路服裝專業市場商圈的安徽時尚街區,總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該基地將以“資本驅動+平臺運營+產商煥新+現有物業運營升級+片區發展帶動”五位一體發展模式為導向,以時尚產業一體化運營開發模式為核心,對現有服裝服飾產業進行進行產業全景發展升級,實現由傳統商貿產業向“服裝原創+”高顏值、高凈值、高價值的新經濟、新消費產業鏈發展升級。


此外,該基地將通過整合紡織服裝產業資源和要素,聚合產學研專業力量,打造集設計、生產、展示、銷售為一體的紡織服裝產業集聚中心、城市品質生活中心、時尚潮流展示中心,引領安徽服裝產業走向更高舞臺和更廣天地。


一直以來,瑤海區作為合肥城市工業化的起點,不僅是安徽服裝產業的搖籃,而且是安徽服裝產業的龍頭和最大集群地。如今,以服裝商貿為核心,瑤海“商貿集群+樞紐+廣場+城市生活中心”的集群發展新格局已經初現。


“對于入住基地的企業和品牌,瑤海區將在稅收、租金、定點采購、一站式入住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持。” 桑寶君說,此外,該基地在產業升級方面要打造數字原創服裝產業鏈,在新消費方面要打造美學定制新消費產業鏈,在文旅體驗方面打造沉浸式新文旅產業鏈。


“瑤海正在建設的中國服裝原創設計基地,提出要打造合肥時尚封面,這讓我看到了家鄉勢不可擋的時尚力量。”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皖籍設計師楊子說道。


“我們將依托這一基地,通過政策支撐、行業力量、龍頭企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服裝產業上下資源,打通產業屏障,在紡織服裝產業鏈中做出更大作為。”瑤海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瑤海區將深入實施“新產業、新文旅、新消費”三大煥新,讓中國服裝原創設計基地成為“合肥時尚封面”,和安徽紡織服裝產業一張閃亮的新名片。


據張彩云表示,接下來,瑤海將搶抓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及時尚消費發展的契機,重點依托中國(合肥)服裝原創設計基地,借助合肥時裝周品牌影響力,整合安徽紡織服裝產業資源,努力打造原創設計、自主品牌集聚創新發展的新舞臺,引領安徽時尚潮流、助推時尚經濟發展的新平臺。


促轉型 找準時尚新定位


如今的瑤海區,正在積極圍繞紡織服裝行業“科技、時尚、綠色”定位,以服務原創設計,賦能產業升級為核心,加快構建合肥都市圈時尚產業體系,提升整體城市美學高度和極具標桿性的時尚IP。


首屆合肥時裝周的舉辦,不僅推動了安徽省紡織服裝產業從傳統的生產型向以創意、設計、品牌為主的時尚產業轉型,而且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在外打拼皖籍服裝人“皖燕歸巢”回鄉創業。


“以往,安徽的服裝業只有生產,沒有設計,更鮮有品牌。如今,以瑤海區為代表的安徽服裝產業集群在創新、設計等方面水平越來越高,時尚氛圍也越來越濃厚,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時尚服裝人來此落腳。” 合肥英帝萊克服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婭說。


“瑤海區緊抓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契機,依托安徽時尚街區,整合安徽紡織服裝產業資源,引進培育原創設計產業和紡織工業互聯平臺,打造時尚、人文、綠色、智慧的服裝原創設計基地,力求成長為產業鏈、消費鏈、文旅鏈共生,‘人城產’融合發展的百億級新型服裝產業商圈。”童友好說,“同時,將為時尚產業上下游企業、原創設計師提供優質的交流合作、創新發展平臺。”


童友好還表示,瑤海區將以此次時裝周為契機,努力將時裝周的“秀場”拓展到時尚經濟的“市場”,構建時尚經濟生態圈,集聚時尚行業人才、促進時尚產業消費、繁榮區域時尚經濟,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圖片


“隨著安徽紡織服裝行業的再次崛起,未來將會有更多重量級制造品牌和終端品牌的涌現。”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柯文斌談道,通過舉辦合肥時裝周和相關時尚活動,吸引有實力的服裝設計企業和人才入駐安徽,唱響中國服裝原創設計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將推動安徽紡織服裝從加工主導型向原創設計型轉變。


“安徽的服裝產業,要加快培育時尚品牌,支持優秀品牌做大做強,引導中小品牌快速成長,形成大中小品牌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夏令敏談到,“此外,還要加快推進時尚產業的綠色發展,建設可持續的時尚支持企業不斷開發綠色產品,應用綠色技術,倡導綠色消費理念,讓綠色成為品牌的內在品質;加快推動品牌的文化品位的提升,引導時尚品牌深挖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把包括徽派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的美學元素與現代時尚緊密結合,為傳播中國美學的時尚價值貢獻力量;加快推動時尚產業的數字化發展,要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在紡織服裝產業的深度融合,讓數字化為設計賦能、為創意賦能、為現代時尚賦能,打造極具時代特點的數字時尚。”



撰文 / 中國紡織報記者 張貴東
來源 / 中國紡織報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