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集群概況
紡織產業是張家港市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產業基礎扎實,集聚度高,形成棉紡織、毛紡織、針織、服裝、化纖、印染等多品種、寬領域的產業格局。目前,全市紡織企業總數達3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高端紡織產業鏈企業366家,入選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3家,規上工業產值占全市8.5%。2022年,高端紡織產業鏈企業完成產值503.9億元,完成營業收入540.1億元,實現利稅8.4億元。
02
集群發展亮點
品牌意識持續增強 張家港市服裝生產企業經過多年市場積累,逐漸形成了一批具備區域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如東渡集團“伊思貝得”品牌童裝、大唐紡織“大唐公主”品牌床上用品、千里馬襪業“舒跑”品牌系列襪子等,獲得“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中國精毛.毛衫名鎮”、“中國氨綸包芯紗生產基地”、“中國再生針織包芯紗生產基地”等稱號。
技術裝備不斷升級 近年來,紡織企業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智能制造為抓手,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生產效率和環保能力。目前,全市規上紡織企業中80%的紡織裝備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
產業布局穩步推進 目前張家港市共有國泰集團、華芳集團和澳洋集團3家紡織企業被認定為蘇州市總部企業。華芳、澳洋、東渡、國泰、天宇等骨干企業走出張家港,將生產基地、工廠布點在中西部、蘇北或者東南亞、澳洲、非洲等地,通過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提升核心競爭力。
投資勢頭不減反增 全市紡織企業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加大高端紡織產業項目投入。近期,高端紡織意向投資或在建項目較往年明顯增加,計劃總投資超過50億元。
03
下階段行業發展重點
堅持強優勢、補短板 通過實施智能制造、技術驅動和品牌提升等工程,開展補鏈延鏈強鏈活動,進一步推動紡織產業高端化、產品時尚化和企業綠色化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推動行業發展 圍繞《張家港市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5)》和《張家港市印染行業發展規劃(2020-2030)》,緊抓三大重點產業鏈條,做強毛紡鏈,做優棉紡鏈,補鏈化纖鏈,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向精品化、高端化發展,推動紡織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堅持特色發展,做強產業集群 拓展紡織鏈條,形成區域協同效應。豐富本地產品品類,關注紡織高價值領域,補充本地產業鏈條,重點關注和招引國際國內具備高端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和知名終端消費品牌的紡織企業。
堅持科技領先,推進智能制造 加強對紡織服裝產業中的關鍵技術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改造項目、節能技術推廣、企業技術中心認定、人才培訓、自主品牌建設、企業信息化應用等,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政策的規定,通過專項資金予以配套或獎勵,引導紡織企業加大創新投入。
加強校企合作,強化人才培養 支持企業與學校合作,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合力打造實訓基地,為技能型人才快速融入企業拓展新的渠道。創新人才引進政策,拓寬人才引進的渠道,加強高端人才的引進和交流,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拓展營銷渠道,延伸產業鏈條 鼓勵有條件的區鎮和企業向先進地區學習,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一方面,主動順應內外貿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鼓勵聯宏紡織等企業利用直播電商等渠道開拓國內市場,不斷提升消費體驗,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另一方面,搶抓RCEP生效機遇積極“走出去”,探索發展紡織服裝類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在東南亞等地布局建設海外基地。
供稿單位:張家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編輯/王昕彤
校對/趙婷婷
審核/ 張海燕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