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定制版”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助力五金產業中小廠商“買全球賣全球”

發布時間:2023-04-15  閱讀數:20311

“定制版”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助力五金產業中小廠商“買全球賣全球”


地處浙江省中部的金華永康市素有“百工之鄉”之稱,一個保溫杯、一樘防盜門、一輛滑板車便能催生上千家上下游企業。

“產業帶+中小微+外向經濟”的經濟模式是浙江省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在增量時代,中小微企業成本低、反應快、海外代工需求大,具有先天優勢。但隨著市場飽和及進入存量透明時代,產業帶與中小微傳統優勢不再,急需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4月12日至13日,一場365天“超長待機”的展會——“天天脈交會”,在金華啟幕。來自中國與“一帶一路”30多個沿線國家的買家,與金華的五金頭部供應商在這里展開了一場“拼單集采”。在活動上,位于金華金磐開發區的脈鏈數智產業園正式開園,金華磐安縣委副書記何浩挺等相關政府領導在致辭中介紹,脈鏈數智產業園已成功打造出五金產業數字化應用新平臺——脈鏈數字平臺,鏈接了全球資源的“平臺+園區”模式,有望助力金華五金產業在數字化浪潮中加速前行。

“現在‘走出去’咱們不缺當地伙伴,‘請進來’我們不缺優質品牌與產品,我們只是需要一個平臺把上下游串起來。”浙江脈鏈集團董事長徐偉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脈鏈數字平臺將在‘產業帶中心倉+數字化平臺+本地倉’設施共享、品牌渠道共享、數字化系統共享、技術標準共享、服務共享、資源共享6方面助力更多五金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賦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數字化時代的‘買全球賣全球’。”

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助力“小舢板”出海

中國保溫杯行業內曾流傳一句話,“全球70億人口中,每3個人使用的保溫杯中,就有一個是來自浙江永康”。金華永康的保溫杯行業聲名在外久矣。

不只是保溫杯,作為全球最大的五金產品集散中心,永康的五金工具、不銹鋼保溫杯、電動車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撐起國外市場的,除了金字塔頂端的國際知名品牌和看得見的上市企業,還有永康分散在各個角落的中小廠家。有業內人士將五金中小企業描述為商海中的“小舢板”,想要漂洋過海,無疑困難重重。

在4月13日舉行的天天脈交會現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家企業后了解到,目前,五金中小企業出海面臨信息缺失、人才缺失、企業融資困難及風險防控等諸多困難。其中,供應鏈問題是企業出海面臨的一大痛點。

“小舢板”如何能擁有一艘巨輪跨境出海?脈鏈所打造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正在嘗試尋找答案。

實際上,當前隨著數字化國際供應鏈時代加速到來,站在“互聯網+”風口的B2B直接出口正成為一種新趨勢。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發布的《數字平臺助力中小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競爭》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跨境B2B模式快速發展,已成為跨境電子商務主體,預計至2025年,全球將有近八成的B2B交易轉向線上。

在此背景下,產業集群中的企業和區域政府都非常看重如何通過跨境B2B找到數字化增長新渠道。

威凱萊光電儀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蔣海洋與脈鏈的合作始于2017年。蔣海洋告訴記者,線上平臺的優勢主要在于能為企業解決進出口的資金周轉問題、手續問題、產品本地化問題等諸多難點。“比如說所謂的‘產業帶中心倉+數字化平臺+本地倉’設施共享,我們只需要將貨物運到海外的本地倉,企業物流成本會大大降低。”

諾米電子科技董事長楊勇與脈鏈的合作也始于2017年。在他看來,線上平臺最大的意義就是解決了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問題。“他們知道南美的愛好,北美的口味,俄羅斯的需求……知道信息,就知道了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匹配上述線上數字化平臺,脈鏈集團在4月13日正式啟動了“365天不落幕”的天天脈交會。徐偉強向記者介紹,常態化的活動頻次很高,每個月都會發生,“這已經不是搞活動了,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希望能夠讓廠家和國內外商家都能在這個平臺上‘買全球賣全球’,包括國內外經銷商之間也可以進行合作交易。”

在天天脈交會現場,實操間機器與石材、木料摩擦的巨響此起彼伏,卻仍未蓋住人聲鼎沸。說起此次展會上的收獲,蔣海洋忍不住和記者分享,“目前和國外的客戶聊得很好,這次能基本敲定的訂單額在600萬元左右。剛才來的時候,也剛好在和一幫國內的經銷商談,這個訂單談的是年度規劃,談下來的話,可能有2000-3000萬元。”

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在和企業交流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永康是全國聞名的“百工之鄉”,五金產業集聚帶來的低成本優勢在這里被發揮到極致,但也帶來產品附加值不高、同質化競爭激烈、產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從目前來看,金華五金制造業其實都偏向于傳統制造這塊。和國際先進水平對比,我們在研發端和制造端都需要提升。前者對應的是人才需求,后者對應的是工藝問題,這塊其實也需要很長的時間積累。”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科研和對外合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張躍語指出,問題背后是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能力的不足,導致行業大而不強。從生產制造端看,脈鏈正在打造的“平臺+園區”的模式,也有助于解決數字化設備購置成本高、現有工藝技術不夠成熟、自身技術力量不足、運維成本高等企業最擔心的問題。

比如,對于入駐產業園的企業,園區可以提供“共享工廠”“共享實驗室”的服務。張躍語向記者介紹,“共享實驗室”的好處之一在于通過科研協同,實現共性技術的標準化。

在天天脈交會現場,記者注意到這里還特別設置了實操體驗區和研發轉化區。徐偉強告訴記者,在中國產品走出去,海外產品走進來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產品不符合當地標準的情況,在研發轉換區,他們會配置3D打印機等機器,為買賣雙方提供全流程打樣、測試工作服務。當研發與測試完成后,即可發回生產。

對于如何為產業集群的數字化轉型賦能,在和記者的交流中,徐偉強總結了幾個關鍵,即將銷售、品牌、技術三大產業服務實現標準化:通過渠道下沉,實現了銷售服務標準化;通過品牌共享,實現了品牌服務標準化;通過科研協同,實現共性技術的標準化。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推動廣大中小企業參與全面的數字化轉型是近年來金華的重要工作。

去年,金華先后召開“一縣一行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推進會、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學樣仿樣推廣法”現場會等,并制定《金華市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金華市“十鏈萬企”數字化改造攻堅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高密度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工作。

對此,張躍語談到,“脈鏈的模式是具有普適性的,且只要聚合的量足夠大,未來發展空間也是很可觀的。浙江塊狀經濟高度發達,但塊狀經濟中的企業大多是傳統企業、中小企業,國內很多地方也有這一特征,如果這一模式得以推廣,對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巨大。”


文章來源:產業互聯網大視野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