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襄陽市加速打造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發布時間:2023-04-28  閱讀數:41187

襄陽市加速打造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4月18-20日,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謝青一行赴襄陽市調研紡織服裝產業發展。

圖片


調研組一行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重點調研了偉業紡織、絲源紡織、吉順紡織、萬通棉紡、博拉經緯纖維、湖北金環新材料、湖北金環綠色纖維、際華三五四二紡織等多家重點企業,詳細了解企業運行現狀及存在問題,并圍繞企業發展需求、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交流。

圖片

襄陽市人大副主任、市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范景玉,襄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冰,襄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紡織產業鏈鏈長張學林陪同調研并參加座談,襄陽市經信局、樊城經濟開發區,樊城區化纖紡織工業園、襄州區襄陽紡織服裝產業園及重點企業代表參加座談會。

圖片

圖片



產業發展優勢突出




據悉,紡織服裝產業是襄陽市傳統優勢產業,形成了從皮棉加工到紡紗、織布、印染、成衣、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目前,襄陽市擁有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275家,占全省規上企業總數的15%;年產棉紡錠超過310萬錠,占全省總量的14.6%,居全省各市州第二位;年產紗線68萬噸,占全省總量的21.1%,占全國總量的2.35%;年生產坯布26億米,占全省總量近一半,占全國總量的5.6%,服裝產量4262萬件(套)。2022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632.8億元,同比增長3%,占全省總量的1/6,連續多年居全省各市州前列。

圖片

襄陽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優勢突出。一是產業配套良好。襄陽企業對皮棉、紡紗、織布乃至成衣、家紡等產品都有較好的市場反應能力,產品交貨期控制在7天以內,在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上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配套資源體系。萬通棉紡、天舒紡織、福臨花紡織等企業的萬錠用工已減少至20人以下。二是交通區位明顯。襄陽位于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融合互動的戰略鏈接地帶,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能夠較好承接浙江等沿海地區的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創造有利的交通條件。三是園區建設運營較為完備。目前,襄陽市建成近十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在園區的集聚作用下,已形成棗陽、樊城、襄州、谷城、宜城、老河口等六大紡織產業集群。



共商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調研中,企業普遍表示,仍長期面臨招工難、人才流失問題,原料成本、電價成本等生產成本較高,受“新疆棉事件”影響,出口訂單明顯減少,近兩年棉花價格大幅波動進一步加劇企業運行壓力。從全市來看,總體存在產品附加值不高、原料供應配套體系不完善、印染面料環節瓶頸突出等難題。為此,企業加快智能化裝備改造,大力踐行“三品”戰略,加大開拓內銷市場和新興國外市場,積極建設“小批量快反應”柔性供應鏈。

際華三五四二紡織有限公司持續調整產品結構,對歐美市場減少非棉面類產品出口,加強功能性產品比重,包括天絲、竹纖維類等;在棉紡、坯布等品類上加大與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地區紡織服裝企業加大供應鏈協作;大力開辟“一帶一路”市場,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圖片

湖北金環綠色纖維有限公司采用當前國際領先的萊賽爾(Lyocell)纖維專有技術和核心裝備,建成2條年產4萬噸萊賽爾纖維生產線,該生產線按工業4.0規劃設計,大量融合國際先進的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集成控制系統技術,目前已開發超細纖維、可沖散纖維、碳化纖維等多個萊賽爾應用領域新品種。

圖片

襄陽棗陽市紡織服裝企業在設備選型上高起點、高檔次,如清梳聯、長車、自絡機、噴氣織機等大量涌現,棗陽紡織服裝產業結構已由單一的紡純棉紗、白坯布、貼牌加工服裝逐步向滌棉、棉麻等混紡、提花印染、服裝加工、家紡產品等高端發展。

圖片


謝青表示,襄陽是我國棉紡大市,產業基礎扎實。在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湖北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背景下,襄陽市迎來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一是要加大扶持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推動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渠道創新、模式創新,通過優化產品結構、裝備升級、抱團發展等方式提高綜合競爭力。二是要緊抓產業轉移契機,圍繞城市定位、資源環境、要素稟賦、產業基礎,結合行業發展趨勢,針對性延煉補鏈強鏈,拓展挖掘產業發展潛力,推動特色化、高端化發展。三是要加大品牌建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完善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機制和區域品牌建設運營體系,提高產業發展層次,打造集群競爭力。四是要發揮平臺作用,提高華紡鏈等公共服務平臺在紡織服裝領域的專業服務能力,加強與企業精準對接協作,增強產業支撐,賦能企業壯大發展。

圖片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