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蘭溪市有著千余年紡織積淀,近年來,蘭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紡織行業的培育,突出以時尚紡織為主題;以提高創新能力為引導;以紡織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增強核心競爭力,紡織業迅速發展。目前擁有各類紡織企業16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近20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75家,噴氣織機1.7萬臺,織機無梭率100%,休閑面料產量居全國第一,牛仔面料產量居浙江省第一。在全國紡織行業低迷的情況下,2015年,蘭溪紡織規上產值實現309億元,同比增長5.3%,稅收同比增長12.5%,完成工業總投資37億元。
目前,蘭溪紡織擁有“中國織造名城”、“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中國牛仔面料出口共建基地”、“全國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浙江省棉紡織精加工先進制造業基地”等10個國家級、省級區域品牌。集群內有中國名牌產品1只,中國馳名商標3只,浙江名牌產品6只,浙江省商標6只,浙江出口名牌1只,注冊商標502只,國外注冊商標60只,并成功注冊了“浙蘭紡織”集體商標。
“十三五”時期,紡織業是蘭溪重點培育的五大產業之一,將重點打造以棉紡織造為基礎;以設計和營銷為核心;以自主品牌為支撐的時尚紡織產業集群。
蘭溪市委書記朱瑞俊提出,要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調整和轉型升級,著力推進蘭溪由“紡織大市”向“紡織強市”跨越。
順時應勢,亮點多多
蘭溪紡織工業起步較早,產業發展歷史悠久。進入新世紀以來,紡織業在蘭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連續多年項目投資總額占蘭溪市工業總投資的60%以上,行業年均增幅保持在20%左右,使紡織行業成為蘭溪工業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機器換人”順大勢。
近年來,蘭溪紡織業機器換人蔚成風氣——以威臣、萬舟等為代表的主流紡織企業,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結合。
威臣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原來一臺機一個人,自從‘機器換人’后,按我們威臣公司擁有600臺機器計算,共減少用工150人,人均產值由原不到100萬增加到150萬元;按全年330天計算,公司增加純利潤1200萬元。”
——產品升級邁高端。
在產品升級方面,蘭溪紡織業也有力有序——以奇錦、匯明提花等企業的終端產品,時尚圍巾、高檔墻布、色織布都很有特色。
奇錦公司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說,“設備改造升級前,運行速度慢、耗時長,且容易出錯。設備改造升級后,相關工序的運行時間從原來的一天減少為一個半小時,糾錯時間也大幅減少,不僅減少用工14~15人,也極大減少了用工勞動強度。產品升級前,企業為了把規模做大,把成本攤薄,以量取勝;升級后,產品定位與以往大不一樣,要考慮高品質、品種適應能力。比如,原料選擇上,以前用純棉,設備改造升級后可以用亞麻、天絲等纖維。”
——擴大業界“朋友圈”。
走出蘭溪、走出浙江,響應“一帶一路”戰略是當地許多紡織企業的共同選擇。
比如,裕欣公司就到新疆開辦企業、立馬紡織到江西九江建立基地等。
新疆棉花以纖維長、色澤潔白、拉力強著稱,是我國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辟棉區,新疆勞動力成本較低,蘭溪裕欣紡織在新疆建設兵團投資的新興紡織公司30萬錠棉紡項目已建成投產,總占地面積300畝、投資10億元。采用世界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生產新型氣流紡紗、環錠紡以及各類新型棉紗產品,以及各種檔次和規格的純棉、混紡紗線。
該項目實現年產值8億元,實現稅收2000萬元,年產各類新型棉紗32000噸,年銷售收入可達6.5億元,解決就業1000人,這對推動農業產業化,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師紡織產業化的良性循環和產業升級將產生重要作用。
——線上線下能兼濟。
近年來,蘭溪紡織業站上互聯網浪潮的風口浪尖:蘭溪已經建立了“蘭溪棉紡織信息服務中心”等網絡平臺,鑫浪紡織等企業也已在試水互聯網經濟,通過互聯網將上游采購以及下游印染銷售與企業更緊密地聯系起來。
此外,康恩貝集團、中國惠盈聯合供應鏈集團正在策劃出資打造蘭溪白坯布網上交易平臺,促進蘭溪紡織升級,優化當地紡織企業的銷售模式。
——世界牛仔看蘭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牛仔布產業版圖上,蘭溪正在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極:
看規模,截至2015年底,蘭溪有牛仔生產企業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5億元、銷售收入30億元,稅利總額、出口創匯及產能、產品產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其中牛仔面料產量3.5億米,總產量占全國1/7,浙江省第一。浙江省棉紡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蘭溪牛仔產業無論是生產企業數還是年產能、年產量均占全省65%以上。2015年,蘭溪外貿出口總額達12.3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就是牛仔布、牛仔服裝、紡織面料等,累計出口額6.7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54.3%。
對蘭溪牛仔行業發展,當地政府高度重視,下了很大氣力:成立牛仔行業發展領導小組,對牛仔行業發展實行強有力領導和管理;制定《蘭溪市牛仔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對蘭溪牛仔產業可持續發展進行科學規劃;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加快產品研發、技術創新、邀請省級和中國棉紡織行業專家來蘭指導;推進牛仔產業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開展信息技術在設計研發、制造執行、節能減排、企業管理、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環節的推廣和應用;審批流程優化,辦事快捷高效,真心、貼心為企業服務,為蘭溪牛仔行業保駕護航。
為保持蘭溪牛仔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當地政府將持續“給力”——繼續引進先進設備,提高生產力和產能以及牛仔布的品質。主要引進束裝染色機以提高牛仔布染色質量,引進“必佳樂”新織機提高產能,到2018年總產能提高到5億米。引進后整理深加工絲光機、定型機提高牛仔布的產能和質量,使牛仔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從大到強,蹄疾步穩
近些年,特別是“十三五”開局以來,在推進紡織業“從大到強”過程中,蘭溪多管齊下,綜合施策:
一是注重科學規劃。
按照“創業創新、走在前列”的要求,蘭溪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蘭溪市“紡織強市”創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確發展目標,力爭5年內紡織規上產值達500億元。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主線;以強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導向;以紡紗高支化、面料功能化、家紡品牌化、裝備信息化、產品終端化、管理精細化、產業鏈優化為抓手。深入實施“差異化、品牌化、高端化、國際化”戰略,走內外并舉,量質并重的發展道路,推進產業從數量規模向效益型轉變,切實增強紡織核心競爭力。
二是構建創新體系。
為形成自主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行業話語權,提升企業競爭力,蘭溪市政府和浙江理工大學合作建立了“蘭溪紡織技術轉移中心”,使該校的研究成果直接轉移到蘭溪,實現了蘭溪紡織企業與高校科研資源和科技成果共享。
為避免紡織行業的同質競爭,提高行業整體效益,蘭溪市政府大力構建蘭溪紡織品差別化發展體系。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42個轉型升級示范區之一,隨后區域塊狀經濟棉紡織產業集群專家赴蘭提供專門服務。在政府、專家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蘭溪紡織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品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差別化發展體系逐步成型。
三是完善產業配套。
為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開辟暢達的市場通道,蘭溪市不斷完善集群共享的物流、技術以及金融等配套服務體系。
2013年9月建成的嘉寶物流基地占地740畝,總投資5.8億元,配套有保稅物流、海關監管、檢驗檢疫、倉儲、信息服務中心、海鐵聯運專線等服務。
2012年11月蘭溪開工建設浙中紡織品專業市場。總投資7.5億元,占地面積160畝,目前已完成主體建筑施工。市場主要由紡織品專業市場交易區、原料供應商設立總部經濟區、技術創新和電子商務區、人才集聚居住區四大核心功能區構成。市場正式投入使用后,可有效整合紡織品上下游市場資源,完善產業鏈。
四是促進轉型發展。
——以時尚產業為目標,蘭溪積極響應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浙江省時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以發展時尚產業為主線,加快發展時尚紡織發展戰略的布局。
一方面,蘭溪加快推進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在繼續保持以純棉產品為主導的產業特色的基礎上,向坯布、牛仔、毛巾、床品等多領域協同發展轉變,并逐步開拓純棉色織領域,做出特色。
另一方面,蘭溪繼續保持織造產業優勢,逐步擴大中高檔服裝面料和家紡面料產品比例。使棉織造產品向棉家紡產品和產業用產品轉變。
——以綠色發展為要求,以清潔生產為目標,努力創建環境友好型產業。
蘭溪對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進行嚴格限制,嚴格控制印染廢水排放,鼓勵企業采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紡織印染后整理水平,提倡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的技術和工藝應用。
蘭溪還進一步推進印染行業整治提升,實施現有印染企業并購小印染企業,整合重組,集聚到開發區,以股份制形式,興辦大型的、先進的印染企業;推廣無水印染、中水應用、活性染料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印染競爭力,促進蘭溪紡織產業鏈更趨合理、完善。
與此同時,蘭溪還致力于推進紡織企業裝備更新、技術革新,優化全產業鏈生產工藝和流程、加大環保漿料的應用、逐步減少PVA漿料使用量,降低環保壓力。
——以創新驅動為導向,以創新驅動為落腳點,推動產業發展。
建立新產品研發創新機構,設立新產品開發基金。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和科研經費提取力度;牽頭或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形成獨立自主質量管理體系,增強行業話語權,提升企業競爭力;積極尋求原料的多元化,加大非棉原料的使用,研究開發新型纖維,設計生產多組分纖維混紡和交織的面料,有效發揮各種纖維的性能,研發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紡織面料,朝著新型紡織方向發展。
——以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為契機,開拓紡織品線上銷售渠道,籌建蘭溪市紡織品網上交易平臺。
組織與有關大學合作發展EMBA培訓工作,提升紡織行業企業家綜合素質;使企業由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管理轉變,加大企業管理人才的培訓,引進企業經理,提高發展行業水平;培育高素質、實用型技術與設計開發人才、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