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旅游市場的強勁復蘇,漢服成為各類旅游節會上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作為我國最大的演出服生產基地,曹縣僅漢服生產企業就有2000多家,為了應對激增的市場需求,不少工廠加班加點趕訂單,工人們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
現在是供不應求吧,有一些客戶,線上根本等不及了,就直接來到曹縣選購,甚至我們模特上展示的產品直接就拿走了。
我昨天在一家拿貨就將近100套。
現在,越來越多的采購商帶著圖紙直接來到廠家,開啟定制生產模式。和客戶一起敲定產品的細節,已成為設計師鄭雅文的工作日常。而客戶的定制需求,從起初的簡單打版,到現在從配色、刺繡圖案乃至生產工藝方面都有了更細化的要求。
幾乎每個來選擇定制化的客戶,有一種構想,想要什么樣的款式,既呈現了咱們漢元素的文化,也呈現現在的一個流行趨勢,所以他們更想來這里選擇自己適合的款式,想要打造屬于自己的專版。
井噴式的訂單,也讓漢服上游企業嗅到了商機。今年以來,曹縣新開業的布料印花門店就有五十多家,一些商家新投入的數碼印花設備,也讓生產效率提高了一倍,工藝也更加精細。
消費群體的要求飄逸感。如果是繡花繡上去太多的話,飄逸感就沒了,印花工藝基本上是不占用面料的重量。它和繡花來對比的話,比較多樣化,一般的繡花繡不出來的圖形,咱的印花都可以印出來,一些漸變色呀,漸變工藝呀,能達到繡花工藝達不到的標準。
激增的訂單,也讓曹縣電商物流分揀中心忙得不可開交。
我們現在每天的發單量是30萬票,在人員和車輛上都有所增加,原來人員是200多人,現在將近300人,我們曹縣網點交往中心的車輛由原來的40輛調整為現在的50輛。
現如今,曹縣漢服上下游相關企業已達到2000多家,演出服銷量約占全國份額的70%。今年一季度,漢服銷售額10.38億元,實現歷年來同期新高。
我們通過協會跟各地的文旅集團、旅游景區,以這個平臺模式去對接他們。然后把各個需求,分發到各個協會會員單位去,來增加他們的銷售端口,協調產業里面的各個環節,來促進整個產業協同作戰。
來源:?曹縣融媒記者 蔣賢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