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
走進吳江高新區(盛澤鎮)
調研外貿保穩提質一線
如何勇闖新路
本期節目深入長三角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盛澤鎮展開一線調研,展示在新的全球化浪潮中,盛澤鎮積極重新尋找定位,布局海外倉辦事處,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用硬實力擴大外貿“朋友圈”。 “紡織重鎮”盛澤聚集著3000多家紡織企業,囊括了從紡線織布到面料開發,服裝設計、成衣加工的全產業鏈。在吳江京奕特種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路正在了解這款新產品的中試情況,所謂“中試”就是產品正式投產前的實驗。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紡線被叫做萊賽爾紡線,也被稱為可降解紡線,是現在海外服裝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搶手貨”。吳江京奕特種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路告訴記者,在海外服裝市場,環保材料正在成為一股時尚新風潮。為了搶奪國際市場,企業最近幾年一直在不斷開發各種高端紡線,如今已經擁有100多個品種,而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車間也進行了自動化改造,只用幾十個人就可以完成之前上百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我們用新的渦流紡技術去生產,機器的車速500米~550米每分鐘,是傳統車速的25倍。” 陳路說。最近幾年,外部市場需求總體減弱,但憑借著不斷推出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吳江京奕特種纖維有限公司的生意依然做得風生水起。2021年出口額3800多萬美元,2022年增至6000多萬美元,今年預計出口額可以達到1億美元左右。記者在吳江云竹紡織品有限公司看到,該企業正忙著發貨。總經理沈云溪一邊查看發貨訂單編號一邊叮囑工作人員要注意操作安全,據了解,這一批服裝面料即將通過上海港發往印尼。吳江云竹紡織品有限公司主要為高端女裝品牌提供面料,近年來,吳江云竹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沈云溪運用這臺紗線粘度機不斷開發服裝面料。“以前一個季度我們可能只能開發設計出七八十款或者五六十款面料,現在每個季度我們可以開發設計出三百多款。”沈云溪介紹,2023年第一季度,企業的出口額已經接近1億元,同比增長了15%。出口增長的背后一方面是因為提供給客戶的產品更加豐富,另一方面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打造和市場開拓。為了讓產品更有競爭力,沈云溪也準備去東南亞看看。他計劃,未來要將研發設計放在國內,生產銷售布局在海外。今年以來,盛澤鎮政府組織了大批企業在歐洲東南亞開展境外商展會,為企業贏得了不少訂單。“盛澤作為成衣業的上游面料端,為加快海外布局,盛澤鎮第一個公共海外倉即將在孟加拉成立,總占地3000平方米,這意味著盛澤的面料直接推到了孟加拉成衣工廠的身邊。”盛澤鎮副鎮長陸子平說。“你看下這個訂單交期來得及嗎?”華佳集團副總經理王永瑜剛從海外回來,就迫不及待地想把海外客戶的需求,分享給團隊伙伴。華佳集團是一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絲綢生產企業,在過去主要從事絲綢原料出口、為海外品牌代工絲綢成衣,賺的都是低附加值的辛苦錢,如今企業也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自主品牌。在江蘇羅曼羅蘭集團戶外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南正在向來自俄羅斯的客戶展示公司最新研發的面料,在面料表面澆上不同溫度的水之后,面料上的字體瞬間改變了顏色。俄羅斯客戶表示在其他國家,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面料,他們對這樣的面料非常感興趣。其實,這樣的新奇面料在這家企業還有不少,就是憑借著不斷推出新奇特的產品,企業收獲了源源不斷的新訂單。“這三年我們開發出了很多新奇面料,截至今年4月份,我們的銷售額會比去年增長50%。” 江蘇羅曼羅蘭集團戶外新材料有限公司外貿二部部長楊夢寧說。為了更好地把握國外流行趨勢,了解客戶的需求,從2021年起,企業開始安排專人研究目標客戶的風格需求,為這些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產品方案。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服務,也收獲了不少訂單。
盛澤鎮的紡織服裝企業正在全球產業轉移、產業升級的大潮中,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盛澤鎮外貿進出口總額達6.369億美元,同比增長0.86%,穩中有升,三月的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
來源:吾愛盛澤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