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莊童裝 乘風啟航
《河南日報》(2023年05月17日 ??第10版)
中國紡織名城看安陽,童裝名鎮看柏莊。
平日里,驅車從安陽市區出發,沿要道中華路一路向北行駛,過了安陽河約6公里處,抬頭便能看到一個銀色鋼架橫跨在中華路上方,“中國童裝名鎮·柏莊”幾個紅色大字十分顯眼。而鋼架下,車水馬龍,來往車輛繁忙有序。
柏莊鎮位于安陽市北關區,其紡織服裝市場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是全省、全國重要的童裝生產基地,也是安陽市擁有堅實產業基礎的傳統優勢產業,于2018年被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授予“中國童裝名鎮”稱號。
柏莊童裝,以“一己之力”輻射帶動北關區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近年來,北關區堅持引進與轉型并重,增量與提質并舉,不斷推動延鏈補鏈強鏈、經營主體培育、環境污染治理、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進一步提升紡織服裝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產業基礎能力。
“柏莊童裝產業有基礎,名聲響在外。進入新時代,我們要破局轉思路,在原有基礎上思考如何形成品牌效應,讓‘中國童裝名鎮’的名頭叫得更響。同時,在發展柏莊童裝的基礎上,助力轄區內整個紡織服裝產業實現鏈條式發展,更是勢在必行。”安陽市北關區委書記李富生一語中的。
豫之錦紡織有限公司的倍捻車間內,生產正酣。
安陽市小叮當嬰幼服飾有限公司的“叮當樂園”童裝品牌展示區內,大家正在參觀。柏莊鎮紡織服裝產業歷史悠久。據悉,20世紀80年代,柏莊鎮東方紅村村民陳平從安陽內衣廠買下腳料,自購縫紉機和鎖邊機,做起內衣加工生意。為擴大生產規模,陳平建起柏莊第一家內衣加工廠,在他的帶動下,內衣加工潮頓時席卷全鎮。隨著商戶增多,鎮上通過流轉村民土地,建成柏莊市場。“受市場發展影響,當時,柏莊幾乎所有村民家中都自成一個小作坊,做加工服務,形成加工、銷售一條龍。”柏莊鎮鎮長陳智慧說,在此過程中,柏莊嬰幼童裝針織內衣生產初具規模。柏莊市場位于我省最北端,與河北省相鄰,東臨京港澳高速,西靠京廣鐵路,107國道橫穿市場中心,其地理位置優勢顯而易見,發展勢頭迅猛。隨著市場日益擴大,柏莊市場經過多番調整擴容,逐漸形成柏莊紡織服裝工業園區,集織布、內衣加工、服裝鞋帽百貨批發于一體,產品銷至全國各地,并出口歐美、東南亞、非洲等。據統計,2002年,柏莊鎮從事輕紡工業的各類企業和經營戶達800余家,當年總產值達4.3億元,素有“南有義烏、北有白溝、中有柏莊”的盛名。2017年年初,經過區域劃分調整,柏莊鎮整建制劃歸北關區管轄。然而,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曾經,柏莊鎮是全國著名的嬰幼兒童裝批發零售集散地,劃歸北關區管轄后,一定程度上,壯大了紡織服裝產業規模體量,拓展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空間。”北關區工信局局長郭曉磊說,隨著多年發展,柏莊童裝的產業形態發生深刻變化,逐漸涌現出一批服裝加工企業,但大多還屬家庭作坊式生產,其生產模式落后陳舊,亟須突破。北關區的答案是,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瞄準千億級產業基地發展目標,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紡織服裝基地。自2018年起,北關區聘請中國國際工程設計院有關專家,設計規劃28平方公里的北關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發展框架,明確涵蓋生產制造、市場營銷、配套服務在內的全產業鏈產城布局;投資14.2億元開展“五縱五橫”道路建設,打破柏莊交通瓶頸,最大化發揮地理優勢;建成110千伏變電站;天然氣管網全面貫通……為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歷史悠久、基礎雄厚的柏莊童裝開始邁入新階段。“從生產面料,到設計款式,再到制作成衣、線上線下銷售,我們已經形成成熟的產銷一體化鏈條。”安陽市小叮當嬰幼服飾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規模化的童裝龍頭企業,企業負責人張安順說,只有走好品牌發展之路才能有長遠的未來。該企業成立于2003年,起初只是一個幾百平方米的作坊式工廠,僅有十余臺縫紉機和十幾個工人。如今,企業依托“叮當樂園”品牌,建成3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引進15條國內先進節拍單件流生產線,并擁有獨立研發團隊,每季度可推出600至800款嬰幼童裝,年產值達5000余萬元。
據了解,為推動柏莊童裝轉型升級,北關區先后出臺《關于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意見》等,鼓勵支持經營主體“個轉企”“企升規”,在產業鏈延伸、自主創新、品牌培育、整合重組、人才支撐等方面重點扶持。
“區里出臺優惠政策,給予發展資金,我們得以更換設備,擴大規模,提升產品品質,并逐步形成品牌效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張安順感慨地說,市場始終在變化,品牌的可持續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需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斷創新。
與此同時,北關區大力推進集群整治,優化產業整體布局,提升行業價值內核,全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家庭作坊式生產向專業化生產轉變。該區推出技術改造、金融扶持、供應鏈整合等措施,提升改造轄區內幾千家規模小、工藝落后的作坊式加工企業。在此過程中,多家企業開始自發合并,主動尋求整合,先后涌現出小叮當、浩宣、童星等800余家品牌企業,誕生13個省級著名商標、20個市級知名商標。
消除“三合一”,全力促整改。早期建設的工業園和市場,普遍存在生產、生活、倉儲混為一體的“三合一”安全隱患問題。該區出臺相關方案,取締安全隱患較大的場所,督導整改其他場所。同時,要求全區所有工業園做到防火分隔,安裝智能感應設備,并優化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體制,細化人員責任。
開展“騰籠換鳥”,推進“產城融合”。該區成立工作專班,大力開展“騰籠換鳥”行動,拆除老市場、老廠房,不斷整合升級,提高產業集聚度和環保治理能力;2021年,該區打造柏莊產城融合示范園,引進陜西金海岸、浙江童博城兩大項目,加快紡織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及產業補鏈延鏈,助力實現跨越發展。
多措并舉,提高服裝產品質量整體水平。該區定期組織各類質檢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實施標準提升行動,督促廣大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對不符合規范的企業依法查處;積極推動紡織服裝企業申請區長質量獎,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嚴格質量檢驗;大力加強紡織服裝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建設,大規模多頻次檢測轄區服裝產品,有效提升紡織服裝行業的質量和水平。
中國柏莊童裝展示中心位于107國道與萬金大道交會處,全國各地的經銷商紛至沓來,在此參觀童裝樣品,現場批發訂購;位于中華路要道、緊鄰安陽西北繞城高速的萬雅國際商貿城,同樣門庭若市,來往經銷商及散客“大包小包”,滿意而歸……“歷經十年,萬雅商貿于去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在區委區政府‘產城融合’工作推進下,我們已吸納500余家柏莊個體商戶入駐。”萬雅商貿有關負責人戚漢驊說。數據顯示,柏莊鎮現有各類紡織服裝經營主體10000余家,從業人員6萬余人,年生產服裝面料4萬噸,加工服裝12億件(套)。2022年,該鎮針織服裝年產值約150億元,童裝產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30%,嬰幼童裝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鯰魚效應”激活“一池春水”。柏莊童裝的蓬勃發展,一定程度上帶動北關區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全面發展,以紡織服裝產業鏈為主線,強鏈、延鏈、補鏈,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同的產業發展新生態。引進重點項目,強化產業鏈條。中信印染示范園負責運營管理園區的基礎環保設施、熱電聯產等,為入園企業提供標準化服務,以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為重點,全面帶動紡織印染產業結構升級;印花產業園由伊朵雅紡織科技產業園和利成印花產業園組成,平網數碼印花、圓網印花、印花臺板等工藝推動服裝印花工藝精細化發展;針織面料產業園由高端針織面料產業園、興鄴針織科技園、豫之錦三個項目構成,其中,豫之錦6萬錠精梳緊密紡生產線的紡紗車間和倍捻車間已正式投產;迪尚華盈服飾以加工國內外高中檔品牌的梭織外套、棉服羽絨服和針織衫為主,成功帶動當地就業,培育大批梭織工藝人才。搶抓新型業態,拓展營銷渠道。北關區成立“童裝產群網商孵化基地”,為電商創業者提供培訓服務,降低電商入行門檻,對有做電商意向的企業開展免費培訓;創建“直播基地”,與國內知名電商平臺“拼多多”等開展戰略合作,涌現出一批優秀電商企業。2022年,全區紡織服裝線上銷售額超過200億元。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區域品牌。北關區培育知名領軍企業,帶動打造自主品牌,積極引導紡紗、織布、印染、童裝生產、電商物流、文化創意等領域骨干企業,聚焦“核心技術、關鍵資源、知名品牌、市場渠道”等方向,進一步做大做強;打造“逛柏莊”APP,吸引業界關注,提升“柏莊童裝”“柏莊面料”的輻射度和影響力;大力推廣“柏莊童裝”區域品牌,通過開展“柏莊童裝”廣告語及品牌標志征集活動、媒體集中采風活動、“柏莊童裝”T臺走秀展示活動等,展示童裝企業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產業不斷“破圈”,柏莊童裝“未完待續”。新時代有新氣象,新發展有新作為,柏莊童裝將乘風破浪,再啟新航,為安陽市乃至我省的紡織服裝產業貢獻柏莊強勁力量,展現柏莊嶄新作為,為建成新時代豫北紡織服裝強鎮而接續奮斗,闊步前行,讓“中國童裝名鎮”品牌閃閃發光。(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阿娜 通訊員 劉斌)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