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隨著國家不斷優化供應鏈金融服務,供應鏈的價值和作用持續受到各方高度重視。而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供應鏈金融數字化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供應鏈金融數字化的疾步前行,能夠更好地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數字化提升效率
隨著經濟持續復蘇,企業對供應鏈金融的需求逐漸增加,與此同時,隨著供應鏈金融線上化、數字化的快速發展,供應鏈金融數字化也成為了銀行業務轉型和普惠金融發展的有力抓手。
“仙居楊梅”產于浙江省仙居縣,中國工商銀行浙江分行積極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緊抓仙居縣政府發展“酸甜經濟”的契機,深度參與當地政府“親農在線”數字化服務平臺建設,推出一攬子數字化金融服務,實現農戶“一次不跑、無感授信、一觸即貸”。
中國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
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中國工商銀行獨家與農業農村部合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提供“興農撮合”服務,被納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服務示范案例”。同時,積極聯合農業農村部推廣“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加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營銷拓展。開展“千鏈萬戶”數字供應鏈專項營銷活動,推進供應鏈金融在涉農領域應用。2023年一季度末,涉農供應鏈超2100條。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能夠提升供應鏈金融安全性和效率,能夠幫助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質效,助力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及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效率。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供應鏈金融數字化可以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式,簡化交易流程、優化信用評估和風險控制,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響應速度。中小微企業能夠更快速地獲得資金支持,滿足其融資需求,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供應鏈金融數字化可以實現供應鏈各參與方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合作,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和整體競爭力。通過數字化平臺,供應商、分銷商、金融機構等各方能夠更好地溝通和協調,優化供應鏈的運作模式,推動供應鏈協同發展。”安光勇說。
多方協調共促發展
在金融科技迅猛發展和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共同驅使下,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規模持續走升。
對于供應鏈金融數字化進一步發展,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未來要重點關注技術創新與應用、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生態合作伙伴關系等,從而構建安全可靠的數字化平臺,促進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安光勇則表示,在技術創新和應用方面,應進一步加大對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供應鏈金融的數字化水平。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要加強供應鏈金融數字化中的數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數據隱私保護機制,保護供應鏈中各方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而在政策支持和監管引導方面,政府應加大對供應鏈金融數字化建設的支持力度,并出臺相關政策。
楊海平則表示,第一,要強化對供應鏈金融的監管,繼續大力整頓融資性貿易(虛構應收賬款)、非持牌供應鏈金融行為。第二,要重點關注“一體化”推進供應鏈金融的綠色化和數字化。第三,隨著數字化進程的推進,要持續升級供應鏈金融結構化控制手段。第四,基于供應鏈形態的演變,要進一步創新基于大數據的風控手段和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