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改革放開40年】陳建華:用責任與擔當詮釋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發布時間:2018-06-27  閱讀數:10507

作為改革開放的縮影,24年來,恒力人始終與時代同步,與改革同行,不斷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真抓實干,以“什么時代做什么事”的魄力和胸襟,以“家國情懷、實業興邦”的責任與擔當,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不僅引領了“蘇南模式”,成就了“恒力速度”,更從一家27人的小廠發展成為6萬多名員工的世界500強企業。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恒力集團成立24周年。作為改革開放的縮影,24年來,恒力人始終與時代同步,與改革同行,不斷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真抓實干,以“什么時代做什么事”的魄力和胸襟,以“家國情懷、實業興邦”的責任與擔當,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不僅引領了“蘇南模式”,成就了“恒力速度”,更從一家27人的小廠發展成為6萬多名員工的世界500強企業。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新征程,要有新奮斗。中國夢,更是恒力夢。



什么時代做什么事

隨著改革春風的不斷深入,江蘇民營經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為了改變命運,20歲不到的陳建華,便開始騎著自行車四處收購廢絲,學起了做生意。多年的跌爬滾打,早已練就了陳建華在紡織行業自謀發展、伺機而動的能力和駕馭力。

“貿易做得再好也算不了什么,干實業才是真正的事業。”1994年,20歲出頭的陳建華獨資收購了一個瀕臨倒閉的鄉鎮工廠,成為吳江第一批民營企業家。之后,他用有限的資金添置了前道網絡整經設備,以銷售軸頭的方式外發給農戶家庭織機,一下子帶動當地老百姓開出了600多臺織機。同時他淘汰了企業的有梭織機,引進1200錠網絡車,開始以銷售原料和外發加工為主,一個面臨破產企業就這樣在他的手里“活”了。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企業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審時度勢,學會在危機中尋找商機。”。對很多企業來說,從1998年金融危機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日子過得很艱辛,但對恒力來說卻是大步前進。就在別人觀望甚至恐慌的時候,1998年,陳建華投入2億元購置一萬多臺織布機,邁出了恒力轉型的第一步。

“只有不受制于人,不被‘卡脖子’,企業才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200211月,陳建華下定決心向上游延伸,恒力集團首家化纖企業“恒力化纖”正式啟動。2004年,熔體直紡滌綸長絲項目一期順利投產,恒力的生產能力躍居全國化纖行業前列;2007年,全球最大的超亮光絲項目建成投產;2010年,滌綸工業絲項目開車……恒力開始生產從民用絲向工業絲一步跨越,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絲生產基地。隨后,引領我國BOPET聚酯薄膜及工程塑料行業整體發展的營口康輝石化有限公司以及全國首個一次性投資最大的紡織新材料項目恒力(南通)紡織新材料產業園一期項目相繼開工投產。



在扎根蘇州的同時,恒力積極響應全省“南北產業協調發展”號召。隨著恒力(宿遷)工業園一期的江蘇德順紡織有限公司與江蘇德華紡織有限公司相繼投產,恒力成為全球最大的織造企業。

不僅如此,2011年恒力還將眼光瞄準高端纖維產品,熔體直紡超細旦纖維、超亮光纖維以及高支多孔纖維、無扭矩合股纖維、吸濕排汗纖維等多種類別、不同規格的差別化、功能性系列產品相繼問世……憑借著獨特的產品優勢,恒力化纖出口量占到了國內化纖出口總量的38%

為了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延伸產業鏈,恒力在陳建華的帶領下開始進軍石化產業,計劃總投資1500億元在大連長興島建設石化產業基地。20129月,世界上單體產能最大的PTA項目正式投產;201488日,國務院以國發〔201428號文件,明確支持恒力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今年10月恒力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將實現投料試生產……屆時,“原油—芳烴—精對苯二甲酸(PTA)—聚酯(PET)—民用絲及工業絲—紡織”這條完整產業鏈將被這家躋身世界500強的中國民營企業徹底打通。



2017年,恒力集團總營收3079億元,位列世界500強第268位、中國企業500強第60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21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0位,企業競爭力和品牌價值均列國際行業前列。目前,恒力集團旗下有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吳江同里湖旅游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上市公司、十多家實體企業,并在蘇州、大連、宿遷、南通、營口等地建有生產基地,以石化、聚酯新材料、紡織為主業,貿易、金融、熱電等多元化發展。

“建世界一流企業,創國際知名品牌”。藍圖繪就,只爭朝夕。



創新,永遠在路上

“現在已經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而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別人沒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我們去做了,或者我們先一步做了,這就是創新,這就是成功。”可以說,早在創業之初,恒力就把創新確定為立業之魂。“要想不被‘卡脖子’,恒力惟有不斷延伸產業鏈,向上游邁進,原材料瓶頸被逐個打通。”

24年來,恒力的每一個項目,不管是從工藝還是設備,規劃設計還是管理模式,“10年之內不落后”的理念始終貫穿如一,這是恒力“創新基因”的使然,更是恒力人思想的“執念”。“恒力就必須要做百年企業,就必須要有顛覆式的創新思維,引進高精尖人才,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唯有持續不斷創新,恒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創業之時,沒有管理經驗,他摸著石頭過河。淘汰全部舊設備,不斷引進國際一流的先進設備和管理經驗,才有了危機來臨時,別人退我進的“貓蛇論”,一步步引領恒力彎道超車;以人為本,發力技術創新,從生產民用絲、工業絲到生產聚酯薄膜、工程塑料,進軍煉油、精細化工領域……敢想、敢干、敢拼的陳建華,始終與創新同行。

為此,恒力堅持始終實施品牌戰略和市場戰略兩大工程,一方面加大自主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國內外高端市場,搶灘先機。依托恒力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重金聘請國外研發機構的技術專家,組建“國際研發團隊”,成立了“恒力國際研發中心”和“恒力產學研基地”,進行高端差別化產品的研發,為企業從產品研發到技術儲備的創新體系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1年,恒力化纖自主研發的“高品質熔體直紡超細旦滌綸長絲關鍵技術開發”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國內第一個規模生產高品質滌綸纖維的企業,恒力的產品利潤率和競爭力躋身行業第一。此外,恒力化纖作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規模生產規格7D以下產品的公司,50D及以下產品的產量占公司總產量的25%左右,連續多年發明專利授權率達100%。康輝石化自主開發的4.5微米超薄薄膜和燙金轉移基膜,使恒力成為全球熔體直拉膜法第一家能生產此類超薄薄膜產品的企業……截至目前,恒力集團已先后承擔國家級、省級以及行業協會的重大科技計劃項目60多項,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紡織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陳建華看來,這為中國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于是,恒力開始著力推動實施智能互聯化改造與產品數字化管理創新,不斷強化高端技術攻關與關鍵市場突破,引領恒力向高質量發展。



十八大以來,恒力先后投入近10億元進行工廠智能化改造,通過“機器換人工”、“自動換機械”、“成套換單臺”、“智能換數字”等方式,把車間打造成了“機器人的世界”。在恒力化纖FDY紡絲車間,有著國內首套全流程數字化智能紡絲裝備,借助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系統實現了對設備運轉、質量數據的實時監控和遠程監測,在工人的輔助巡視下,機器人和自動流水線通過軟件連接進行對話,就能完成生產。一個銷售訂單從接單到發貨,原本最快需要4個小時的審核流程,在“紡團網”系統上,最多只需要10分鐘。

特別是恒力自主開發的信息化系統已全面覆蓋企業資源計劃、制造流程、經營管理、節能減排、質量監控,優化、量化、規范化每一個細節;正在建設的“恒力云服務平臺”則可提供產品推廣、業務互動、訂單跟蹤等服務,讓上萬家客戶隨時隨地查詢報價、下單采購、支付貨款、掌握進程,實現業務實時智能化管理。通過打造智能生產車間,引進國際領先的SAP企業管理系統,通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如今恒力紡織的人工成本節省了80%,效率提升了700%,率先在同行業實現了應用“大數據”改造傳統產業。

以創新為旗幟,恒力永遠在路上。



實干興邦的家國情懷

“我吃的不過是家常便飯,大多還都是工作餐,睡的不過是一張床,甚至連玩的時間都沒有。對于我個人來說,賬面的數字已經不是我的追求了,我總說恒力所創造出來的一切財富都屬于人民、屬于社會、屬于國家。我所能做的,就是緊跟時代步伐,不僅要讓恒力做民族工業的佼佼者,更要擔起民營企業‘實業報國’的重任。”對此,陳建華強調:“恒力就是要與時代、與國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做有精神的企業,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作出自己應有的新貢獻。”

2010年,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推進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建設,特別是破解行業發展“瓶頸”,不再讓產業承受“卡脖子”之辱,恒力在大連先后投資了石化、煉化項目,延伸產業鏈,提升中國煉化一體化及高端化工產業在世界同行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發揮了一個企業新時代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短短17個月,恒力便建成了世界上單體產能最大、工藝水平最先進、綜合配套最齊備、產品質量最好的PTA工廠,這不僅開創了業內建設速度最快、生產能力最強的典范,更刷新了國際同行業的多項紀錄,創造了被同行稱為不敢相信的“恒力速度”。



今年10月,恒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后,更將大大彌補產能短板,為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注入工業新活力。“煉油能力、乙烯產量、二甲苯產量等是衡量一個國家化工水平的幾個重要指標。恒力打通全產業鏈的過程,是打破乙烯、PTA、對二甲苯等重要大宗有機原料的國外壟斷的過程,也是推動我國化工能力不斷提高屹立于世界化工行業之巔的過程。”這是恒力的責任,更是恒力的使命。

“安全、環保是企業的生命線,恒力要建設最安全、最環保、內在優、外在美的世界一流石化企業。”董事長陳建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于是,恒力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污水處理場投入超46億元;首次將“嵌入式污水處理場”的理念應用在石化行業,并斬獲“中法團隊合作創新獎·氣候特別獎”;建立世界PTA行業首套殘渣回收系統——R2R裝置;占地 5萬平米的“綠色”煤倉;脫硫、脫硝、除塵遠高環評標準;智能的應急監控系統;超過20%綠化率的花園式工廠……作為首批國家級“綠色工廠”,東北地區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石化企業——恒力石化(大連長興島)產業園,這就是陳建華的“綠色”的承諾。

一直以來,紡織作為傳統產業常被冠以“夕陽產業”、污染產業。為行業正名,為產業立命,也是恒力創新發展的責任。所以,恒力始終著眼全球,放眼未來,不僅走出了“高起點、高投入、高效益、低消耗、零污染、和諧共進”的創新之路,更建立了一個“綠色恒力、生態恒力、和諧恒力”屹立在中國大地,延伸向世界。



不僅如此,多年來恒力始終把扶貧幫困、捐資助學、參與公益事業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每年為鎮敬老院、五保戶及60歲以上的老人捐資,讓老人們安度晚年;出資修橋鋪路,為鎮上建造兩座大橋;每年出資上百萬元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還專門成立恒力教育基金會,在吉林省建成兩座恒力光彩希望小學,在清華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江蘇省震澤中學、盛澤中學等學校設立獎學金……截止目前,恒力先后參與到聯合國RC信托基金會的活動計劃,參與國家“希望工程”、“光彩事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支持慈善事業的發展,扶助弱勢群體,累計捐款6億多元。

24年來,恒力集團在陳建華的帶領下始終勇當先鋒、打頭陣,挑重擔、唱主角,以“志恒力久遠,品質贏天下”的追求與信諾,以“什么時代做什么事”的魄力和胸襟,以“實干興邦”的“家國情懷”責任與擔當,詮釋著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描繪著中國夢,恒力夢。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