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中俯瞰,浙江諸暨大唐街道的“襪藝小鎮”酷似一只巨型“襪子”。
作為全球最大的襪業生產基地,諸暨這座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的縣級市,年產襪子超250億雙,占全國市場的70%、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年產值規模超700億元,并吸引了不少像浙江億衡針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志超這樣的新諸暨人扎根在此。
“我是湖南人,之前在義烏從事了5年外貿行業,2007年來到諸暨開始做襪子。目前,我們的襪子全部出口,主要客戶在北美以及歐洲。”蔣志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之所以選擇在諸暨創業,是因為這里有豐富的襪業配套產業鏈。”蔣志超說起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個例子,“通常,春節前我們的外貿客戶特別多。有一年一個客戶在放假前三天發給我們一套圖片,要求放假前把樣品寄給他們。這個時候,諸暨的產業鏈優勢就發揮出來了,原料市場離我們工廠只有10分鐘距離,可以馬上響應客戶需求,樣品打得快,訂單就容易拿到手。”
完整的襪業產業集群、優質的營商環境,是不少像蔣志超這樣的外地人選擇來諸暨扎根的原因。
諸暨市副市長陳文進介紹,諸暨襪業幾經風雨能夠發展壯大,靠的是諸暨襪業在國內乃至全球的產業鏈優勢,“裝備制造-原料供應-研發設計-織襪織造-包裝營銷”的完整產業鏈,可為全球襪企提供“一站式采購”服務。同時,諸暨一直致力于打造最優的營商環境。諸暨從2017年就開始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襪業投資項目率先實現“全流程跑一次”。
在復雜嚴峻的外貿形勢下,近年來諸暨襪業仍實現逆勢增長。2022年,諸暨襪業主產地大唐街道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10.1億元,同比增長8.2%;襪業自營出口107.8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同比增長7.95%。今年一季度,自營出口突破20億元,同比增長19.64%,增速亮眼。
同時,諸暨市政府通過定期組織企業參加展會等方式,推動企業搶訂單、拓市場。“今年3月,我們專門包了高鐵專列,組織了305家企業、500多人參加上海國際襪業采購交易會,在為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打響了大唐襪業的品牌。”陳文進說。
“在上海國際襪業采購交易會上,我們將海外買家特別是中東地區的買家請到襪交會特設的海外買家訂單會上,25位海外買家坐在小隔間里與諸暨襪企代表一對一洽談,就像相親活動一樣,被企業稱為‘月老’襪交會。”諸暨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姚勇琪說。
據統計,此次海外買家訂單對接會成交3000多萬美元。其中,超過2000萬美元的訂單來自中東地區買家。在鞏固原有北美、歐洲傳統市場的基礎上,諸暨加快拓展海外其他襪業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地區。
襪業外貿企業則通過開發亞馬遜、eBay、Wish等海外平臺,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貿易新模式,開拓新客戶、新市場。“我們在海外注冊了一些自己的品牌,并考慮建立海外倉,直接和國外商超合作,打通海外客戶的最后一公里。”蔣志超說。
靠手搖襪機“搖”起來、提籃小賣“賣”起來的“世界襪都”曾遭遇發展瓶頸,“貼牌、代工、模仿、廉價”曾是諸暨襪業的代名詞,產能過剩、品牌缺失、惡性競爭加劇、附加值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襪業發展。2015年,當地提出以數字化重構襪業的思路,蔣志超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億衡針紡的數字車間,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上百臺織縫翻一體襪機開足馬力,五顏六色的絲線上下翻飛。車間里僅有幾名工人查看襪機生產情況,在門口的大屏幕上,實時更新著當前產能情況、訂單進度統計等數據,生產經營情況一目了然。
“當時,數字化一體機還是個新事物,我們也想在客戶面前推出一些新東西,政府正好有補貼政策,所以我們立即響應了政府的號召。”蔣志超說,大力實施“機器換人”,降低了用工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蔣志超嘗到了甜頭,于是2022年把整個車間100多臺襪機全部換成數字化一體機。
陳文進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對于襪業企業采用一體機生產,我們提供了專項扶持政策,購買一定數量的一體機可以獲得補助,從20%到50%不同比例進行獎勵。通過數字化改造、賦能,整個襪業的效能和效率得到提高。”
對于6年前進入潮襪賽道的戚建軍來說,數字化成為其不斷打造爆款的奧秘。戚建軍說,潮襪不同于普通的黑白灰襪子,通常單家客戶的訂單量不會很大。數字化改造后,所有設備可以共享花型,哪怕是一臺機器有空也可以自動排單。以前排單都靠人工,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數字化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同時,柔性化生產有利于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客戶對襪子的生產進度也了如指掌。
諸暨市襪業協會副秘書長魏曉明介紹:“市里面提出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傳統襪業。目前,我們數字化車間已經達到111個,每年有近1萬臺智能襪機更新。從設計、制造到銷售,整個襪業生產流程都在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一雙襪子的數字化革命,也使得諸暨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襪機生產基地,年產織縫翻一體機規模一萬臺(套),一體機單價由30萬元下降至8萬元左右,為諸暨襪業數字化升級夯實了基礎。
“以前襪機主要去國外購買,像意大利圣東尼的高端襪機。但價格比較高,企業負擔較重,而且后續的配套運維服務也沒有那么方便。通過企業的不斷研發創新,目前諸暨的襪機整體質量完全可以和進口產品相媲美。”陳文進說。
襪業產業大腦是諸暨襪業數字化神經中樞。在位于“襪藝小鎮”的大唐襪業大數據中心電子顯示屏上,大唐街道的襪子在全球各地銷售占比、襪子流行趨勢和襪子材質等信息實時變化。諸暨市大唐襪業科技創新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樓銀燕介紹,“企業可以通過襪業產業大腦直接進入其數字工廠進行查看,就像進入一個駕駛艙,能夠一目了然看到襪子生產過程、生產數量以及運行的機械裝備數量等數據。”
“襪業產業大腦把各家企業連通起來,打破了數據孤島。通過數字化改革,諸暨襪業把資源發揮到最大化。”陳文進說。
2022年6月,諸暨市襪業產業大腦項目成功入選浙江省第二批工業領域行業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名單。諸暨加快布局以“襪業大腦+數智工廠+數字基建”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數智架構,目前已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創建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2家,加速襪業由“制造”向“智造”轉型。
如果說推進襪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那么借力互聯網著力提升設計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則是諸暨襪業眼光向外,打破貼牌、低價困局的重要手段,實現從襪業到襪藝的蝶變新生。
“品牌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諸暨襪業缺少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品牌。我們給阿迪達斯等知名品牌做代工,代工企業賺的是小頭,品牌企業賺的才是大頭。”姚勇琪說。
原來做襪子紗線生意的戚建軍,很早就看到這一點。6年前,戚建軍在全國各地考察很久之后,選擇進入最難的潮襪賽道。“潮襪是襪子領域最難做的一道菜。前兩三年我們基本處于虧損狀態,近兩年盈利開始爆發。做潮襪的6年時間,潮襪銷量每年都以百分之五六十的速度增長。”戚建軍說。
對于為什么選擇潮襪賽道,戚建軍認為,“潮襪有設計感,這是它的靈魂所在。而且潮襪能體現制造商的價值,我們的一雙襪子零售能賣到七八十,甚至一百多,完全打破了普通黑白灰襪子價格三四塊的概念。產品附加值高,利潤肯定比傳統企業高。”
棉竹屋創始人周大偉踩準了電商風口。在創立棉竹屋品牌之初,周大偉就明確了絕不做低價競爭的品牌。“我們的初衷是做消費者滿意的襪子。2017年,公司開始深入到產品研發設計,從原材料端入手,把襪子的品質提升上去,真正解決消費者的痛點。現在,我們所有的襪子都使用織縫翻一體機生產,對提升產品質量很有幫助。”周大偉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我們從2012年開始創業,真正爆發是在2017年,銷售數據直線往上走。目前,我們在天貓平臺襪子類目銷量排名第一,今年以來銷售量同比增長50%以上。我們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建立了設計師團隊。品牌化最大的好處是消費者認可,有一幫忠實的客戶,上新后會得到更多關注。”周大偉說。
針對眾多襪業中小企業缺乏專業設計人才的情況,諸暨市設立了大唐襪業服務創新中心,通過公共服務機構解決這一難題。樓銀燕介紹:“諸暨市每年都會舉辦‘大唐杯’襪藝設計大賽,我們把所有的作品都申請了專利,企業如果有看中的設計,我們會以兩三百塊錢的低價進行專利出讓。如果能出爆款,企業可以獲得不錯的利潤,目的是鼓勵小微企業從零開始,提升創新水平和數字化賦能水平,從而推動整個諸暨襪業良性發展。”
依托品牌和設計能力,如今,諸暨襪業已成為全球襪業設計創新的風向標,引領襪品流行新趨勢。同時,當地政府當好宣傳員,著力打造諸暨襪業的金字招牌。今年3月,諸暨市出臺了制造強市“229”計劃,目標是到2026年,打造時尚襪藝、美麗珍珠2張全球產業“金名片”,培育金屬材料加工、智能視覺2條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形成9個國內有競爭力和知名度的產業集群,基本實現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動能培育“雙輪驅動”。
來源:中國證券報
記者:歐陽春香、楊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