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地方動態│廣東:“五大提升行動”按下快進鍵 制造業當家瞄準新突破

發布時間:2023-06-26  閱讀數:44867

地方動態│廣東:“五大提升行動”按下快進鍵 制造業當家瞄準新突破





新時代新征程,廣東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不斷提速產業轉型升級,持續釋放新興產業動能,奮力助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為“再造一個新廣東”創造新輝煌。

6月20日,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作出了“錨定一個目標,激活三大動力,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體部署。圍繞“十大新突破”,全會強調,要始終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在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堅持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并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并進,抓項目、建平臺、優環境并推,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




定下“施工圖”

構建營商一流“大環境”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制造業是廣東產業的鮮明底色,也是廣東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今年年初,“新春第一會”——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廣東省制造業總產值預計突破16萬億元大關,擁有70余萬戶制造業企業法人和一大批優質企業、8個萬億元級戰略性產業集群;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亦顯示:目前廣東制造業增加值規模約占全國的1/8,對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超四成,貢獻了近四成的稅收,吸納超三成的就業人口……廣東在過去一年有力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交出經濟總量12.9萬億元、連續34年居全國首位的亮眼成績單,背后顯然離不開“制造業當家”。

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再次強調了實體經濟和自主創新??倳浺髲V東始終堅持以制造業立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6月,廣東制定出臺了《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簡稱“制造業當家22條”)。這份“施工圖”進一步明晰了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確定了2027年制造強省建設邁上重要臺階、2035年全面建成制造強省的戰略目標。

為實現2035年的戰略目標,廣東將著力實施“大產業”立柱架梁行動、“大平臺”提級賦能行動、“大項目”擴容增量行動、“大企業”培優增效行動、“大環境”生態優化行動等五大提升行動。

錨定目標,勠力將“施工圖”轉變為現實的過程中,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支持。全面推動工作力量向制造業加強、政策措施向制造業傾斜、資源要素向制造業集聚,將讓廣東的“制造業當家”更名副其實、底氣十足。

營商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讓更多制造企業生根發芽。近年來,在各項政策推動下,廣東制造業獲得的金融供給總量創歷史新高。2022年,轄區內制造業貸款余額2.2萬億元,同比增長近30%。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同比增長68%;新增制造業貸款超過5000億元,約為2021年增量的1.65倍,創歷史新高;全年累計為3700戶國家及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發放貸款超過930億元。

稅收便利更是年年有新:納稅人繳費人從“進兩家門”到“一窗通辦”“一網通辦”,申報辦稅從手寫錄入到網上申報、自動算稅……辦稅便利程度不斷提升,正是廣東改善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廣東正在抓好大環境建設,打造起支撐“制造業當家”的一流營商環境,讓制造業企業沿著“施工圖”和“路線圖”安心經營、全力發展。




引進“大項目”

大手筆推動“大產業”發展




如今,翻開廣東產業地圖,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張風勁潮涌的南粵制造業畫卷:

沿著珠江東岸分布的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帶璀璨奪目,廣東匯聚起一大批電子信息零配件隱形冠軍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我們這里平均每分鐘就有195部智能手機出產,每天有38個高價值發明專利誕生?!遍L安鎮黨委副書記戴浩平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在OPPO、vivo兩大龍頭的帶動下,長安智能手機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配套齊全,帶動了一大批配套企業成長,智能手機生產、銷售、維修等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形成比較完善的智能手機配套產業鏈。

更令人欣喜的是,電子信息產業帶的相關資源和需求也在廣東全域以輻射性向兩端呈“啞鈴”型擴散。有關數據顯示,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連續32年居全國第一。

而在廣州東部,總投資162.5億元的粵芯半導體12英寸集成電路模擬特色工藝生產線項目(三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不久之后,這里將矗立一座嶄新的芯片生產車間;位于番禺的因湃電池生產基地也已破土動工,這是廣州當前投資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項目,涉及投資額達109億元。

有了芯片和動力電池的支持,廣汽埃安發展勢如破竹。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累計銷售27.1萬輛,同比增長126%,創造銷量增速新紀錄。強鏈補鏈下,2022年廣東汽車產業年產值超過1.15萬億元,成為廣東省第八個超萬億元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產業、汽車制造業集群的蓬勃發展是廣東制造業向高階進軍的縮影。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廣東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共實現增加值1.14萬億元,增加值增速達3.1%。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透露,為鞏固提升支柱產業,廣東將不斷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培育新增3-4個超萬億元級戰略性產業集群和4-5個超五千億元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開展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專項行動;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儲能電池為代表的新型儲能、海洋工程裝備、農業機械、食品工業等產業。

據悉,瞄準如何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待解之題,廣東正全面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制定戰略性產業集群技術攻關任務清單和“卡脖子”問題清單,組織開展“百鏈韌性提升”專項行動,加快補短板鍛長板。實施“廣東強芯”工程等戰略專項,全力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集群發展離不開重大項目支撐。6月19日,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的聚乙烯(PE)裝置開工建設。這座年產50萬噸聚乙烯的新裝置將滿足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該裝置計劃于2025年投產。當前,隨著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中海油惠州煉化二期項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恒力(惠州)PTA項目加緊建設,一個世界級的綠色石化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廣東逐步形成從上游煉油、乙烯生產到下游精細化工的產業體系,產業鏈向中下游延伸。

今年以來,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東華新能源項目、超200億元的星源材質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等重大項目陸續動工……一批大項目好企業紛至沓來、扎根廣東。

涂高坤表示,接下來,廣東將建立健全招商引資“一把手”負責制,推廣“以投代引”資本招商模式,搶抓全球新一輪產業布局調整機遇招大商、招優商、招好商。




搭好“大平臺”

匯聚“大企業”創新勢能




未來,廣東要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要不斷破解難題,加速提升廣東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產業升級的浪潮,廣東的制造業企業做好準備了嗎?

走進蒙娜麗莎的特高板數字化示范車間,這里集結了意大利薩克米連續輥壓成型機、工業4.0智能化釉線設備、超大規格巖板噴墨機等全球尖端陶瓷巖板智能制造設備,原來粉塵飛揚的“土灰”工廠變成了明亮整潔帶著“青綠”色彩的數字車間,AGV機器人行走自如高效搬運,一條年產值3億元的自動化瓷磚生產線可24小時開動,排產周期從7天縮短到1天。

在格力工廠,除了家電主業,這里先后引入了智能裝備、精密模具、新能源、預制菜等多個產業領域。目前,其高沖類模具每分鐘最高可達380沖次,追平國內外領先水平,其智能裝備方面,基本完成了從工業機器人到核心零部件、數控機床的產業化布局,為客戶定制化的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大型自動化生產線提供了解決方案。

在美的廚熱工廠,為了滿足在更短交貨期內交付高質量產品的需求,工廠在“端到端”價值鏈中應用了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和其他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使單位生產成本降低24%、交付時間縮短41%、研發時間縮短30%、缺陷率降低51%;2022年10月工廠榮獲“燈塔工廠”榮譽。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是廣東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新招”。當前,廣東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約6.9萬家,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居全國首位,廣東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躍居全國第一。

為進一步匯聚企業的創新動能,廣東還堅持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引領力的產業發展平臺。近日,散裂中子源二期已批復立項,今年下半年可動工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對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支撐能力。截至目前,位于廣東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達4家、數量全國第一,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25個、位居全國前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3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536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圖片


來源:《羊城晚報》6月26日第A02版報道,記者:孫晶、陳澤云、許張超。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