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增效成為共識,產業集群多措并舉護航
長絲織造綠色發展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題調研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化纖長絲織造是重點用水行業之一,提高用水效率、強化水效對標達標、加強示范引領、促進節水工作等對行業綠色發展至關重要。
為深入落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要求和黨的二十大有關精神,以高質量調研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紡聯第七聯合黨支部結合協會實際工作,在行業深入開展了“噴水織機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專題調研,并在調查研究中加深了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以實際行動踐行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
2023年6月11日~16日,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成立了兩個專題調研組分別對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淮濱縣及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開展了“噴水織機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的專題調研,通過座談、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等方式,實事求是地了解和掌握當地長絲織造產業園區和重點企業在取水、用水、水處理、水回用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具體如下:
真抓實干,確保污水100%處理
(一)固始縣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位于河南省東南端,豫皖兩省交界處,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屬于淮河流域,是水利大縣,水系發達,河流眾多,全縣水資源總量常年保持在14億立方米以上。當地依托人力資源和水資源優勢,以園區為載體,支持、鼓勵長絲織造產業的發展,是“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截止目前,固始縣共有噴水織機4.2萬臺,紡織產業園16個,每個園區均配備了污水處理設施,做到了污水100%處理,處理后的中水可供噴水織機直接回用,中水回用比例達100%,所有園區均實現污水零排放。
固始縣為新興長絲織造產業集群,園區及污水處理設施均為2018年之后建設,建成年份不久,入園企業對污水處理及回用效果均表示滿意。
(二)淮濱縣
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豫皖兩省交界處,淮河干流橫貫東西,洪河、閭河、白露河四面環繞,“三水圍一縣,一河貫東西”,水系發達,水資源豐富,發展長絲織造產業具有天然的優勢。當地把紡織服裝作為當地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大力支持長絲織造產業的發展,目前已簽約投產的噴水織機達6.15萬臺,主要生產常規服用面料,是“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當地噴水織機污水主要排放至第二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實現污水100%處理。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水水質遠高于國家一級A等排放水質要求,處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城市綠化灌溉、道路噴灑等。
(三)金寨縣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地處大別山腹地,境內有重大治淮工程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蓄50億立方米優質水,水質常年保持地表II類以上,是合肥等大中城市的優質飲用水源地。金寨現有噴水織機約1.4萬臺,主要集中在嘉盛紡織工業園(0.7萬臺)和嘉盛浙商紡織園(0.3萬臺),其余織機分布較為分散。金寨縣是水源地,對水的處理和監管十分嚴格。入住這兩個產業園的企業下機污水在園區內統一處理并回用,由園區負責,實現園區內污水100%處理,中水100%回用,污水零排放。這兩個園區外的企業則采用先將污水進行預處理,達到城市污水接管標準后,再排放至污水處理廠處理,由政府負責。
(四)平望鎮
江蘇省蘇州市平望鎮位于吳江中部,地處太浦河、大運河的交匯處,屬太湖流域,轄區內河道縱橫,河、湖、蕩環繞,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平望鎮也是長絲織造傳統產業集群,被授予“中國紡織織造名鎮”榮譽稱號,已經形成從纖維生產、織造加工、印染后整理及服裝制造等較為完整的紡織產業鏈,該鎮產品種類較為豐富,在仿真絲、桃皮絨及戶外休閑運動服裝面料等領域都有涉及。平望鎮政府非常重視污水處理,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分開處理,當地噴水織造企業下機污水100%納入管網,由政府管理的污水處理廠統一集中處理。經處理后的污水,一部分按照國家一級B類標準達標排放,一部分中水回用,用于企業生產。
(五)王江涇鎮
浙江省嘉興市王江涇鎮地處浙江北端,北與江蘇盛澤一橋相通,南與嘉興市區相連,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屬太湖流域。該鎮是長絲織造傳統產業集群,被授予“中國織造名鎮”榮譽稱號,擁有完整紡織產業鏈,該鎮以仿真絲類、特色女裝類產品為主,大部分產品進行倍捻加工,漿絲類產品占比較少。該鎮非常重視污水處理,全鎮噴水織造污水100%全部納入管網,統一集中處理,中水100%回用,實現污水零排放。
形成共識,多措并舉護航產業綠色發展
通過本次調研可知,不管是地處淮河流域的新興長絲織造產業集群固始縣、淮濱縣及金寨縣,還是地處太湖流域的傳統產業集群平望鎮、王江涇鎮,對污水處理工作都非常重視,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實現污水100%處理,如有排放,100%達標,無偷漏排現象,以實際行動保障產業綠色發展。但是傳統產業集群和新興產業集群的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又有各自的特點。
(1)傳統產業集群采用的污水處理方式為企業污水納入城鎮管網,由政府管理的污水處理廠集中統一處理。這種處理方式便于政府管理監督,保證企業污水100%納管,100%處理,中水送往企業自行回用;且能減輕企業負擔,無需自費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較好地幫助小微企業解決了水處理及回用方面的困難。
(2)新興產業集群起點高,新建廠房和園區規模普遍較大且充分結合了傳統產業集群的寶貴經驗,在建設初期就高度重視污水處理問題,鼓勵園區自行處理污水,污水處理效率高、效果好,能夠達到百分之百回用,甚至零排放。
(3)當前噴水織機污水處理較為成熟的工藝有絮凝氣浮+過濾和絮凝氣浮+生化處理+過濾兩種,其中經生化深度處理后的中水水質更優,可直接用于噴水織造。
綜合來看,各地區在噴水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問題上已達成共識,充分重視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保證污水100%處理,大部分地區中水100%回用,園區污水零排放,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其中,固始縣、金寨縣、王江涇鎮的處理模式值得在行業內推廣。
文章來源:紡織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