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了解江蘇紡織服裝企業用人需求,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把握紡織服裝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為紡織服裝院校相關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實踐、課程改革等提供依據,推進江蘇省紡織服裝人才建設,今年五月份以來,江蘇省服裝協會組織開展了關于企業對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調研。本次調研采取到企業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以及發放問卷調查表等形式,得到了省內紡織服裝企業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
當前,江蘇紡織服裝產業正處于重大的行業升級的關鍵時期,面對國際、國內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外部環境挑戰,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道路,這是全省紡織服裝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總體上看,更加注重專業技能的要求,更加注重處理問題的能力,更加注重個體綜合素質的提高、更加注重繼續學習的能力。具有復合型應用人才、知識面廣、主動學習和接受新知識能力的院校畢業生將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懂設計、精制作、會管理、善營銷的一專多能的各類專業人才仍將大有用武之地。具體從人才需求的類別上看:(一)生產、技術類:具備IE精益改善能力,了解服裝裝備和服裝技術的發展方向,有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二)設計類:具備專業基礎知識,有創新思維和扎實的設計技能,熟悉服裝結構設計原理,能夠準確表達品牌定位風格,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和品牌定位設計出時尚、實用的服裝款式;(三)制版設計、3D制版類:懂得服裝縫紉技術,有服裝工藝、樣板制作實際操作經驗,能夠根據設計師的創意熟練進行版型設計和制作,保證服裝的質量和合身度,熟練操作AI、PS、Coredraw及3D制版軟件;(四)營銷、市場拓展類: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有創新思維、拓展創新能力,新事物、新興市場的應變接受能力,有團隊合作精神,客戶服務意識;(五)品控檢測類:擁有良好的質量效益意識和產品檢測評估能力,負責監督生產過程,確保產品質量符合標準;(六)外貿業務拓展類:有創新能力、抗壓能力、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外語基礎;(七)產品開發與采購類: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潮流趨勢分析、產品故事化能力、研發項目管理能力,熟悉供應鏈管理、原材料采購和成本控制;(八)市場分析與策劃類:了解市場趨勢、消費者需求和競爭對手動態,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和活動;(九)品牌管理與公關類:擅長品牌塑造、宣傳推廣和公關處理,提升企業形象和知名度;(十)電子商務與數字營銷類:熟悉電子商務平臺運營、搜索引擎優化和社交媒體營銷,這樣的人才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十一)供應鏈與物流管理類:具備供應鏈規劃、生產計劃、庫存管理等方面能力,幫助企業建立高效的供應鏈和物流管理;(十二)人力資源與管理類:擁有良好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為企業提供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和團隊建設;
(十三)特種面料及工藝類:具備特種功能性防護服的服裝設計、服裝加工、服裝結構制圖、結構設計和質檢的能力。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紡織服裝專業的設置必須適應當前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只有按實際需要設置專業,才能為社會提供有用的技術人才。江蘇省紡織服裝企業不論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還是民營或私營中小型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而提高市場競爭力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一是人才的吸收和利用,二是技術的創新與改革。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不僅要緊跟服裝發展的新動向,而且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在到企業走訪和座談中,大多數企業認為,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的普及及紡織服裝行業的市場變化越來越快,企業對人才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課程設置應該超前,并根據形勢隨時作調整。同時,紡織服裝行業是一個綜合的大體系,產業鏈長,價值鏈復雜,在專業劃分、課程設置時,應考慮到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靈活性,更大程度地拓寬人才知識面,培養復合型人才,以適應當前市場需要,滿足企業需求。另外,紡織服裝也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從紡紗、織布、制衣到銷售都離不開實踐,紡織服裝院校要增加實踐課,讓在校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動手,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在調研中,還有部分企業認為,高職院校要結合當前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時調整或增加新生專業方向,如紡織服裝專業相交叉的貿易與檢測專業,在服裝設計、生產和管理的專業基礎上增加服裝外貿基礎知識、跨境電商、品牌分析、AI服裝設計、智能制造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服裝功能材料等相關專業課程,還可以將貿易與語言結合起來進行建設,尤其是增加與“一帶一路”和東盟、RCEP等相關國家的紡織服裝貿易相關專業。而紡織工程專業還可以和機械方向、材料方向、化學方向等相交叉開設紡織機械專業、紡織材料等專業。
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需求,我們主要從企業對人才的專業能力需求和綜合能力需求兩個層面開展的調查。專業能力需求主要包括服裝工藝、服裝設計、服裝陳列與展示三個方面。綜合能力需求主要包括在專業基礎知識、跨學科專業知識、社會人文知識、專業前沿知識、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管理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價值觀、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需求。通過走訪企業、座談調查和問卷調查,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如下:1、服裝工藝方面 :制版(調整測體數據、打樣制版、樣板標注、校對樣板、樣板縮放)、縫紉(工藝文件閱讀與應用、編制工藝文件、實施工藝文件、試板與樣衣制作、組織生產、制作與組合、產品整燙與整理、檢驗與包裝)及裁剪(裁配輔料、立體裁剪);全面掌握、精通服裝生產技術問題和生產工藝流程,熟練使用服裝制版軟件,具備對紙樣工藝、樣衣制作指導能力,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生產技術和方法,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具備較強動手操作能力、獨立排版能力、單耗測算設計能力、版型結構組合能力,熟練操作軟件Coreldraw、AutoCAD和相關設備,優化產品生產工藝,節支降本,創新發明能力;了解面料的構成、印染技術。2、服裝設計方面:(1)具有市場前瞻性、企劃和創新、軟件設計能力,具有一定的審美鑒賞、色彩搭配能力,具備繪畫與造型能力,具有很強的感悟能力,了解流行元素趨勢,擁有職業道德。(2) 懂服裝制版和工藝,熟悉服裝專業軟件,有較好的裁剪縫制基本功;(3)對面料有基本認知,對新面輔料、新版型、新細節有獨特見解,能合理運用,了解材料特性、材料搭配風險、消費者需求。(4)市場的審美能力、銷售能力、爆款開發能力培養,設計的產品有較高的生產可行性,生產成本可控。3、服裝陳列與展示方面:(1)熟悉市場行情、流行趨勢,良好的審美能力和視覺表現力,對空間規劃、服裝搭配有較好的理論和實習經歷,掌握色系、款式搭配,陳列組合、色彩搭配、陳列技巧,具有豐富的創意思維能力,具備服裝營銷策劃能力。(2)掌握服裝3Dmax建模與渲染、AutoCAD制圖與規范、二次元虛擬展廳、圖形圖像繪制、商品展示技術能力。(3)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抗壓能力。(4)懂得道具與制作、照明陳列。1、具有良好的專業基礎知識,對服裝的感知能力強,對色彩與當季流行趨勢感悟性高,敢想敢做,具有豐富的創意思維能力,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2、結合宏觀趨勢、市場大環境以及消費者做科學系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關注行業動態,了解新興技術和趨勢,保持敏銳的行業洞察力;3、具備良好的社會人文素養,具備正確的職業道德和價值觀,能夠在工作中積極傳遞正能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審美觀念和消費習慣;4、具備數據分析和市場分析能力,能夠根據行業數據和市場需求進行有效決策;5、跨學科知識的拓展,具有多種綜合能力的復合型服裝專業人才,關注新興產業和事物,善于溝通、主動學習和總結,自我成長;6、具備創新思維,緊跟時尚趨勢,結合市場需求,進行獨特且實用的設計創新,以滿足消費者對多樣性個性化的追求;能夠在設計、工藝和管理等方面不斷進行創新和優化;
7、具備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際能力、管理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助于工作的快速融入和未來的發展。
從對“企業對專業人才培養需求調研表”的問卷調查匯總統計的情況分析,江蘇省紡織服裝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就服裝工藝、服裝設計、服裝陳列與展示等方面核心課程開設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服裝工藝:包括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加強工藝課量,聯合優質高效企業、業內資深工藝專家以及聘請一線優秀實操工藝師現場授學;將工藝與軟件結合起來,增加3D數字化制版,建模,增加模特試身標準;增加服裝結構、放碼、排料、算料、生產流程及工藝流程編寫,增加不同品類服裝、部位使用何種工藝;增加面料及工藝問題處理、大貨生產流程與單件樣衣生產的差異性、服裝以及面輔料的價格等市場相關信息;將服裝工藝課程和服裝精益生產課程結合在一起,服裝工藝服務于車間生產,既要保證服裝制作生產的標準性,同時也要保證服裝的高效生產。(二)服裝設計:增加色彩、流行元素、服裝整體搭配等,增加裁剪、縫制基本練習,增加科技性如AI、PS 、Coreldraw、AutoCAD、3D建模、服裝AI智能科技運用;增加服裝發展史,每十年服裝階段性變化趨勢、潮流走向,開展與美學相關、手繪功底、市場洞察等;增加國內知名服裝品牌或熱門品牌的數據分析和成功模式介紹、服裝材料學(面輔料)的學習。細化服裝設計方向,定制、配飾、單品文創、非遺合作小眾專精設計方向;增加材料學、面料制造工藝與印染技術等等。
(三)服裝陳列與展示:包括門店規劃、企劃、文案設計等,創意美陳設計、陳列、照明技巧、節日與主題陳列、空間利用、商品展示與技術實踐結合,二次元線上虛擬展廳的搭建,店鋪道具動線管理,陳列道具開發,聯合優質高效連鎖零售企業,業內資深專家現場授學等等。
紡織服裝產業是江蘇省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當前江蘇省正處于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梢钥隙ǎ徔椃b產業由大變強需要更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此,2022年江蘇省六部門聯合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把加強人才培養和人才建設作為進一步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提出了開展產業人才調研,根據人才需求優化人才供給,推進紡織服裝企業與學校開展全方位合作,鼓勵學校根據企業需求開展“訂單式”培養,選聘部分企業技術技能人才擔任職業院校產業教授等相關舉措。通過這次調研,我們深深感到,江蘇省紡織服裝企業對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精細,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通過調研,進一步了解了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這對于推動江蘇省紡織服裝院校進一步適應當前行業發展要求,適應企業對專業人才培養需求,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改進人才培養模式、精細設置專業課程、加強教材建設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信息來源:江蘇省服裝協會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