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男性審美和時尚消費意識的覺醒,男士對于服裝的需求,開始逐步向功能、舒適、審美兼備的方向邁進,這對男裝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在過去幾年中,男裝企業依托完備的產業基礎,通過對研發、生產、管理、營銷等各個環節的全面升級,在積極挑戰自我的道路上逐漸走向時尚舞臺中央,但面對新時代更加復雜多變的消費環境,如何精準地觸達、對話男性消費者,展現男裝文化的多元魅力與新銳活力,依然是眾多品牌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7月26日-28日,中國(溫州)男裝節、溫州國際服裝節暨CHIC2023定制展(溫州站)在溫州隆重舉行,同期舉辦第五屆中國男裝高峰論壇、2023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專業委員會年會、中國男裝&時尚定制聯合發布秀、溫州知名服裝企業實地參訪交流、2021-2022年度“9.9定制周”總結及頒獎典禮等系列活動,共同探討男裝行業在新時代語境下如何以協同創新,融合發展開創男裝新局面。
本次活動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省商務廳的指導下,由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專業委員會、中國服裝協會定制專業委員會、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溫州市服裝產業鏈辦公室)、溫州市商務局、甌海區人民政府承辦,溫州市服裝商會、溫州大象城商貿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東甌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蓄勢聚力 吹響定制軍團集結號
作為中國服裝行業的重要產業集聚地之一和國內首個時尚定制示范基地,溫州服裝行業有著深厚的產業基礎,特別是高端西服定制,在國內享有盛譽,誕生了夏夢·意杰、報喜鳥、喬頓等高端男裝定制企業,形成了以西服為核心的電商供應鏈集群。近年來,女裝定制體量也得到進一步發展,“時尚定制看溫州”已成為業內共識。
依托溫州龐大的紡織產業集群和市場優勢,CHIC2023定制展(溫州站)垂直于中國服裝定制領域,以5000平米的展區,薈聚100余家定制品牌、私人定制、定制工廠、職業裝和定制面輔料企業,全方位覆蓋定制領域,促使優質定制企業集合發力,展現了中國定制行業的蓬勃面貌以及定制企業在新環境、新模式、新技術下的高定實力與核心競爭力。
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院長楊金純,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杜潘祚,溫州市甌海區商務局局長謝東,中國美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國家重點人文社科東方設計學項目首席專家吳海燕,中國金頂獎設計師、曾鳳飛服裝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曾鳳飛,溫州市服裝商會決策顧問、喬頓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應琴,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池慧杰、溫州服裝產業聯盟主席、森象控股集團董事長陳龍秋等領導和嘉賓出席CHIC2023定制展(溫州站)啟幕儀式并走訪了定制展現場。
溫州服裝產業聯盟主席、溫州大象城董事長陳龍秋在致辭中表示:“十年來,溫州大象城深耕鞋服行業,立足甌海高鐵新城,為溫州服裝產業構建了一個時尚發展平臺,未來仍將以發展定制產業為己任,輻射并賦能全國服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池慧杰則對溫州服裝產業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了介紹。他認為,這次“辦在家門口”的活動將進一步擴大溫州服裝品牌影響力。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院長楊金純肯定了本次活動的意義和價值,他表示,在國內經濟加快復蘇的當下,CHIC2023定制展(溫州站)是一個完美的開始,希望在各大行業協會和業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借助CHIC的國字號展會IP影響力和流量,能帶領溫州定制走出特色,重振雄風。
創新賦能 打造時尚溫州引力場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以敢為人先、創業創新的精神,使得溫州服裝產業不斷吐故納新,蓬勃發展。目前,溫州定制西服占全國90%以上市場份額,高端西服產量占半壁江山。”在隨后舉行的2023中國(溫州)男裝節、溫州國際服裝節開幕式上,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振豐向參會嘉賓介紹了溫州男裝過去的輝煌。“中國男裝名城”“中國休閑名城”“中國針織名城”“中國紡織服裝品牌中心”“中國時尚定制示范基地”,這些名稱是對溫州服裝產業最好的嘉獎。隨著消費升級和消費理念的轉變,未來溫州將繼續堅持高端化、品牌化、國際化道路,進一步提升原創開發能力,聚焦品牌賦能,完善營商環境,打響“穿在溫州”的區域品牌。
浙江省經信廳總工程師李永偉表示:“服裝產業是溫州的支柱產業之一,面對新時代全新的市場環境,溫州服裝面臨過重重困難和挑戰,始終不忘初心,堅守產品賽道,以高端化、定制化悄然重塑服裝業。圍繞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引進高端設計人才,鼓勵創新變革,以數智化改造提升柔性快反能力,加快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同時,堅持品牌創新,產文融合的路線,將文化設計與高端制造相結合,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融通供應鏈和營銷鏈,為溫商構建新消費、新場景,打造溫州時尚消費引力場。”
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改革開放第一批試點城市,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熱土、改革開放的前沿。而服裝作為溫州五大傳統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特別是溫州的男裝產業,在品牌化發展、國際化運營、數智化轉型中始終走在前列,“穿在溫州”已經成為溫州人跨越山海、走向世界的一張金名片。“我國已經開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推進產業體系的現代化是必由之路、戰略選擇。”孫瑞哲表示,溫州男裝一要堅持面向未來,推動數字化、綠色化發展;二要堅持價值導向,推動品牌化、集約化發展;三要堅持創新引領,推動系統化、協同化發展。“希望溫州男裝產業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堅持守正創新,推進科技、時尚、綠色的高質量發展,在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有更大擔當作為。”活動現場,甌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杜潘祚發布了《溫州服裝城產業政策》,給予溫州服裝產業集群發展多層次、系統化的政策支持,助力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溫州服裝產業智庫專家”授牌儀式、“溫州服裝城項目”系列簽約儀式、“重大服裝商貿項目”系列簽約儀式、“時尚智造小鎮重大項目”簽約儀式、韓國大邱市與溫州市服裝產業“1+1+8”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以及“中國服裝定制產業基地”授牌儀式等在本次活動中舉辦。這些優質項目的落地,是溫州服裝產業一次質的飛躍,對于進一步拉長溫州服裝銷售上下游產業鏈條,持續提升溫州服裝產業層級具有重要意義。
開幕式最后,所羅、迪哈利、杰恩盛、森馬(嘿朱迪)、LC、喬頓、黑桃3、元始鹿、PP費雷普菲恩等品牌帶來陣容空前浩大的百名模特品牌時尚發布秀,將現場氣氛帶至高潮。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之一,第五屆中國男裝高峰論壇在下午舉辦。論壇以“數智時代男裝產業再出發”為主題,邀請男裝領域專家、知名品牌代表齊聚會場,解讀最新時尚男裝趨勢,探討男裝產業發展熱點,為參會人員提供了實用、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院長楊金純,溫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徐海嚴,溫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周懷中,甌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杜潘祚,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池慧杰,甌海區商務局局長謝東,溫州市服裝產業聯盟主席、大象城商貿中心董事長陳龍秋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商協會、男裝專委會和定制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男裝領域知名品牌、優質制造企業、電商企業代表等相關人士共同參加了此次論壇。
溫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海嚴在致辭中表示:“溫州是我國重要的服裝產業集群之一,培育了上千家優秀的服裝企業。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溫州市人民政府將一手抓硬件支持,全力打造溫州服裝產業價值模塊,一手強化軟件支撐,持續研究出臺服裝產業的扶持政策。本次中國男裝高峰論壇在溫州舉辦,既是推動服裝產業資源的集聚,也是男裝優質企業分享交流經驗的大平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辦,各位企業家能夠更加關注和青睞溫州這座男裝名城。”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池慧杰表示,溫州男裝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擁有世界一流的設備和技術。以西服為代表的高端男裝是溫州服裝的標簽,涌現了報喜鳥、喬治白、百先得、東蒙集團、夏夢·意杰等眾多優秀的男裝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溫州企業家率先捕捉到定制的趨勢,形成了以男裝定制為主體,延伸到女裝、童裝、配飾等領域,從而帶動溫州服裝全產業鏈發展。溫州男裝與定制相輔相成,未來將進一步加快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做大做強溫州服裝品牌。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致辭中表示:“男裝是現代文明最早影響中國的領域之一,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縮影與表達。從高端原料、高端設計、高端工藝到高端定制,男裝產業的發展體現著產業品質之高。傳統文化與全球時尚融合,消費場景和生活方式演進,男裝產業因時而變,應需而生,對于現代化具有符號意義和現實價值。融合科技與設計創新,承載效用與美學價值,詮釋生活和理念追求,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男裝產業是重要領域和陣地。”圍繞數智時代男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孫瑞哲提出三點期望,即以效率為核心,打造制造高地;以品質為核心,打造產品高地;以價值為核心,打造品牌高地。他強調,融入數智時代,把握變革機遇,推進產業升級,是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應有之義,也是關鍵所在。隨著市場消費主體的變化,新一代年輕人更加關注服裝本身的舒適性和易打理性,針織面料西服以全新的穿著體驗備受市場青睞。在本次論壇上,甌海BELA DINIZ毛針織西服定制面料舉行了全球首發、簽約及啟動儀式。該項目是“溫州市25個商貿業重大(特色)項目”中“溫州市首發首店類新商貿重大(特色)項目”之一,不僅為服裝行業增添了新品類,也是一次以面料為媒介,促進溫州商貿業高質量發展的嘗試。杰恩盛(浙江)科技有限公司定制事業部總監李芳霞對該項目進行了內容推介演講。隨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欣以《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為主題發表演講。她指出,雖然受到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我國紡織品整體出口規模下降,服裝、家紡等產業鏈終端環節仍未扭轉負增長態勢,但伴隨著內需持續回暖,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規模仍將為行業發展提供巨大空間。12個省份,16家村寨博物館,1200多繡夢工坊、1600多位全球設計師、22000多名村落繡娘,8000多種中國民族美學紋樣數據庫……這是依文集團19年來打造中國傳統手工藝賦能平臺交出的亮眼“成績單”。在《釋放中國文化原力構建時尚消費生態》的演講中,依文集團副總裁、依文·中國手工坊總裁溫巍介紹了中國民族美學紋樣數字資產平臺“EVE Web3”,她表示,以“數字+文化”開拓數字經濟新模式,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有效保護和傳承,也開啟了基于中國民族手工藝文化的現代時尚產品化之路,實現了高端服務業與高端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是一條符合服飾行業業務需求的數字化升級之路。石獅市大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吳爾德則從男士形象提升的角度切入,帶來《男裝銷售增量點—-形象策劃服務體系》。他表示,服裝是個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品牌應深耕消費者需求,幫助客戶分析自身形象定位并制定有效提升方案,從而幫助品牌進行頂層設計,持續不斷積累品牌資產。報喜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定制研發中心總經理趙國華在《報喜鳥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工廠建設經驗分享》中介紹了報喜鳥通過成立云翼智能平臺,部署工業4.0智能化生產的轉型升級之路。“我們將原有傳統工廠升級改造為MTM智能工廠,率先引領服裝產業探索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之路,云翼智能平臺包括一體兩翼,以MTM智能制造透明云工廠為主體,以私享云定制平臺和分享云大數據平臺為兩翼,實現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成功轉型。”趙國華表示,云翼互聯智能制造的成功實施,使生產效率提高50%,人效提升50%,物耗降低10%,庫存降低50%,交付時間壓縮56%至6.54個工作日。數字化變革和創新是催生新動能、增創新優勢的關鍵之舉,但目前服裝行業數字化及服裝制造供應鏈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痛點,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研發中心總監徐丙順帶來《數字化轉型賦能男裝行業可持續發展》演講,以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橙織數字化生產管理平臺為例,提出了以人為本、三位一體的智能制造頂層規劃思維模式,通過全過程物聯網設備、精益生產體系、一體化協同管理平臺,做到數字化改造心中有數、手中有圖。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男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帶來《新時代男裝品牌的聚焦與創新》主題演講,從時變、聚焦、創新三個角度,分享了時尚行業數字化、品質化、可持續發展趨勢,并帶來時尚品牌通過聚焦品類,提升品牌專業性,以精細化的營銷強化品牌認知帶動業績增長的案例。7月27日,2023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專業委員會年會將如期進行,同時我們還將邀請中國男裝品牌企業代表及觀展商參訪CHIC2023定制展(溫州站)以及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夏夢·意杰服飾有限公司、報喜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溫州當地優秀服裝企業,精彩仍將繼續,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中國服飾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