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手、二奢和Vintage分別給市場帶來怎樣的變革?
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軍,生活方式開始成為了引領時尚消費潮流的重要因素。歐睿發布的《2023 全球十大消費者趨勢》顯示,閑置消費已成為2023年全球消費市場十大趨勢之一,是全球各國居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復古風潮、可持續綠色時尚的帶動下,古著服飾和奢侈品包袋的收藏屬性和獨特性的吸引力下,以及我國奢侈品市場存量累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越來越多消費者投入了二手時尚市場的懷抱,這一趨勢不僅大大推動了我國二手經濟的發展,也影響著奢侈品牌的產品開發和未來變革。二手、二奢和Vintage雖然廣義上都是指二手商品,但這三者的概念并不相同,銷售渠道、方式以及面對的消費人群也有一定的差異。國內的二手平臺閑魚是大部分二手服飾的銷售渠道,人們將自己的閑置衣物掛上,標注好價格、品牌、新舊程度和實物圖進行售賣,一般價格都會比購入的價格低上不少。在小紅書搜索閑魚的關鍵詞,第一條彈出的是一篇名為“閑魚半價撿漏博主推薦”的帖子,里面不僅推薦了一些閑魚博主,還教大家如何淘到全新的博主閑置。這條帖子的討論度和點贊、收藏量都很高,不少用戶在下面分享自己在二手平臺“淘寶”的經歷和經驗。“現在年輕人對于閑置交易的接受程度以及綠色消費的意識越來越強,閑魚用戶的年輕化趨勢明顯,90后用戶占比達50%。”閑魚負責人季山表示。“從用戶認知的角度我們能看到,綠色消費的理念在年輕人里面接受度非常高的,同時我們也發現,閑置交易主力軍由最初的一二線人群,逐步向三四線乃至五線城市下沉,”季山介紹“五線城市用戶占比顯著增長,超過30%。”究其背后的原因,季山認為,隨著綠色消費觀念的深入,閑置交易的目的發生了一些變化,“對于年輕人來講,閑置物品交易不僅僅是換錢,更多是一種潮流生活、時尚方式”。不同于普通的“Second Hand”(二手物品),每一件被稱為Vintage的古著,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時代印記,記錄著特定年代的時尚品位、品牌傳承以及背后的故事。穿著在身的現代人群可以找到與其精神層面的契合,即使經過了幾十年的歲月,時尚風格仍然保留了最初的樣子。這股文化不再是可以忽視的一股“熱潮”,它實實在在的成為了一種新文化存在于時尚市場中。
不同風格、品牌的古著有著它們各自的受眾,Vintage古著很多都是孤品,這也導致一些知名設計師時期的大牌Vintage常常以拍賣的方式出現在二手網站上。“我在10天前就收藏了Dior的這件John Galliano的設計,因為是國外的購物網站有時差,我還定了鬧鐘半夜起來搶拍,最后十幾秒價格一直在漲,我的手速還是太慢了沒有搶到,結果沒過多久,我就在國內一個知名Vintage大賣家的線上店鋪里見到了這條裙子。”一位Vintage愛好者向記者分享自己的一次失敗的購買經歷。
Vintage文化的興起也帶動了古著產業的發展,許多年輕人嗅到這一商機開起了古著店。“一個好的買手會幫我節約大量的時間,磨合好了,他看到一件商品就知道會是我們店的風格,或者我大概率會買,這比我在幾百件、上千件貨里挑選效率高的多,所以我也愿意支付更高的傭金給他們。”北京一位古著店的老板告訴記者,自己在日本和歐洲都有長期合作的買手,也有一些熟悉的古著店,對方會定期給自己發送商品,他選擇合適的購買回來進行售賣。根據數據顯示,對古著文化關注程度最高的用戶平均年齡在≤19歲或者20-29歲之間的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比其他年齡組更愿意購買二手服裝。對古著文化關注度較為集中的地區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或者是北上廣這類的一線大城市之中,這也說明了這些地區除了海陸運輸帶來的便利之外,還與一個地區的文化接受程度有關,一線大城市的居民普遍比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新的趨勢和潮流。二奢商品正在成為奢侈品未來市場的關鍵。據普華永道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場2021到2027年年均復合增速將達近13%。在過去,“二奢”作為奢侈品領域的存量市場,更像是一個“小透明”。如今,作為存量市場的“二奢”大有背刺奢侈品的勢頭。在社交媒體上搜索奢侈品品牌的名稱,記者發現,排在前面的不僅僅有大家所熟知的LV、Dior、Hermès、Chanel、Ysl等品牌的產品,而是越來越多地閃現出中古店的身影。對年輕人而言,逛中古店,正逐漸成為一件更加妙趣橫生的生活態度和時裝理想。二奢市場為可支配收入較少的年輕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可以購買通常超出其價格接受范圍的品牌的機會。
事實上,近兩年時間里,二奢實體空間不僅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線城市生根發芽,也進入了很多新一線城市如杭州、成都、重慶等,并贏得了極高關注度。這些不斷增長的實體空間有的是以中古市集和巡回展的形式在購物中心出現,也以社區店的形式服務更為細分的人群。
事實上,近兩年時間里,二奢實體空間不僅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線城市生根發芽,也進入了很多新一線城市如杭州、成都、重慶等,并贏得了極高關注度。這些不斷增長的實體空間有的是以中古市集和巡回展的形式在購物中心出現,也以社區店的形式服務更為細分的人群。“趕海算是比較大的中古市集了,我跟著跑過幾次外地,報名費、交通、住宿還有商品的快遞費加起來還是挺高的,有時候賣完回來發現賺的錢甚至沒辦法cover掉這些支出。出市集的銷量情況不僅跟城市有關系也跟市集選址的商場有很大關系,就像我們在上海的那次市集因為商場選址偏遠,銷售情況就遠不如第二周在蘇州一家位置較好的商場。”一位二奢珠寶賣家跟記者談及自己參加市集的一些經歷,“有一次在長沙出完市集,結果疫情返京滯留了,我和其他幾個賣家就在住的酒店開了直播,想著反正也回不去,每天還要付房費,不如直播賣貨,能賣點也能少點壓力。也就是這次直播幫我們打開了另一條銷售渠道,現在我主要是直播賣貨了,在北京的中古市集我可能還會參加,但外地的應該不會再去了。”二手奢侈品是非標產品,價格也相對較高,因此交易過程中信任感就非常重要,直播的本質其實是一個互動的社群,在這社群中建立的附近感能夠為交易雙方提供信任感。
線下中古店如雨后春筍,線上二手奢侈品直播間晝夜不打烊。存量市場得如火如荼,一方面,給增量市場的奢侈品行業敲響了警鐘:品牌們如果不能對二奢進行妥善布局,很可能錯過二級市場衍生出的龐大利潤,甚至被反噬。另一方面,從產品上來看,二手市場幾乎成了品牌的試煉場,哪些元素能歷久彌新依舊被市場認可,或許就能成為品牌復刻經典的方向,從而推動了一系列經典時尚單品的回歸。Dior馬鞍包和Fendi法棍包的卷土重來,都受到了其二手市場熱度的影響。
在二手經濟的推動下,以及二手商品的線上交易如此高活躍度的影響下,二手實體市場的建立和完善是否就在不遠的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