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士內衣品牌企業的起步始于70年代,整體晚于歐美及日本等國家品牌企業;早期的內衣產品以性感意識為主導,產品注重塑形、聚攏等功能性需求;進入21世紀,中國女性在審美、功能等方面的內衣消費需求多元分化,同時舒適健康的消費需求成為主流。隨著商業世界和社會思潮發生鏈條式變化,內衣行業“人-貨-場”三要素迎來重大變革。
對比全球市場表現,2021年我國女性內衣行業CR5僅占8.9%,內衣占人均服裝支出比重僅為10%,顯著低于發達國家集中度與支出水平,形成了產業規模大、競爭壓力大、市場潛力大的市場格局。隨著國內女性消費意識的覺醒和消費觀念的國際化接軌,中國女性內衣市場仍有快速增長和行業培育的空間。
目前,市場中女性內衣產品眾多,但產品的尺碼、功能、品質等方面良莠不齊。隨著消費者對內衣需求的升級,專業內衣品牌引導勢在必行。
以消費態度、消費訴求為參照維度,內衣消費人群可分為七大派系,分別是:嘗鮮多元派、忠誠懶惰派、品質追求派、精打細算派、舒適本真派、精致時尚派和功能為先派。7大人群在購買驅動因素、決策因素、內衣類型偏好上呈多元化、個性化、精細化特征。
與收入水平、消費觀念、身材狀況相關,內衣在不同年齡、地域、胸型、場景上,訴求及偏好風格多元分化:從胸型看,身材豐滿、骨感的女性選購體驗不佳;從場景看,運動、居家休閑、工作通勤領跑需求場景,占比均超過55%。
消費者洞察是研判行業發展機會的基礎參考。當前中國女性內衣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市場集中度顯著偏低,行業存在規模和份額兩重機會。調研顯示,超過五成的用戶傾向購買國內平價品牌,因此,覆蓋最廣泛用戶需求的國民級品牌將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什么樣的品牌能夠稱之為國民級品牌?
參考國酒“茅臺”、“大白兔”奶糖、“回力”運動鞋、“永久牌”自行車等國民品牌的共性特征,億邦智庫提出國民級品牌應具備中國品牌基因、國民心智認同、國民需求匹配及國民用戶覆蓋四個基本內核。
從品牌認知度看,調研顯示,在出示品牌清單的前提下,在消費者中知名度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別是都市麗人、優衣庫和ubras。品牌感知度對國民心智認同亦有重要貢獻,消費者感知到的品牌形象標簽與品牌方主動輸出的定位/理念/價值導向吻合度越高,越有利于品牌獲得用戶認同、占領用戶心智。
長期以來,中國女性內農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導致大部分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差異化不足,可替代性較強。在日益分化的消費需求倒逼之下,越來越多的行業玩家開始重視差異化價值主張,戰略上積極求新求變。億邦智庫認為,做好品類規劃是踐行差異化戰略的第一步。
摘自:都市麗人《2023女性內衣行業消費趨勢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