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在新發展階段,如何將行業發展嵌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畫卷中?如何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理論轉化為行業發展可遵循的具體指南?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正式發布了《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行動綱要》),該《行動綱要》提出了七項重點行動,解行業思想之渴,答企業實踐之惑。中國紡聯會刊《中國紡織》、《紡織服裝周刊》及官網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特推出“以綱為要 行至2035”專欄,采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各專業協會、地方協會、龍頭企業、院校、產業集群,探究產業發展各參與主體的具體思考與實踐,進一步凝聚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共識與力量。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漫漫征途,是一場接力賽。不僅需要一棒接著一棒跑的堅毅執著,也需要一浪更比一浪高的開拓進取。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理解紡織現代化,并踴躍投身強國建設的洪流,這是行業的使命與任務。
在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當下,座落在嘉興的桐昆集團也正在努力跨越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
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滌綸長絲生產制造商,在中國化纖協會一年一度所公布的化纖產量排名上,桐昆不僅是總榜單的榜首,更是多個諸如——滌綸民用長絲、滌綸POY、切片紡等細分榜單的榜首。如此“巨擘”,對行業供應鏈穩定安全發展、競爭力的打造,以及現代化體系的建設無疑都具有著重要作用。
然而,盡管“量大”是桐昆最顯著的標簽,但在與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蕾的對話中,5G時代、智能化、綠色化、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等關鍵詞頻出。顯然,在中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當下,將企業發展實踐融入國家戰略,在闖關奪隘中穩步推進轉型升級,不斷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桐昆早已駛進了新的“航道”。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大背景下,作為化纖龍頭企業,請您從行業層面與企業層面分別談談,您認為在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過程中,行業、企業應該做好哪些事?
陳蕾: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w工業是紡織產業鏈穩定發展和持續創新的核心支撐。我認為要建立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化纖行業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著力建設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的全產業鏈先進制造型企業,鞏固我國化纖產業在制造端的優勢;二是做好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工作,保證產業鏈安全,提升產業鏈創新能力;三是強化產業鏈優勢,建立上下協同、戰略支撐、市場引領的產業應用生態;最后是要聚焦余熱利用、再生回收等綠色環保技術,共建環境友好、社會和諧、治理完善的紡織綠色低碳生態圈。而對于桐昆來講,我們一方面需要與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努力滿足人民對服裝、家紡等紡織品及產業用材料多樣化的需求。不僅要保障傳統紡織品應用領域的原料需求,同時也需要開發出先進的功能纖維,開拓交通、國防、軍用等產業用高精尖應用領域。另一方面桐昆要帶領3萬多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集團高質量發展,共圓紡織化纖強國夢想。
您認為《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 年)》,對于企業當下及未來發展具有著怎樣的意義?對于《行動綱要》提出的七項行動,您最關注其中哪些內容?
陳蕾:《行動綱要》是構建我國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行動指南,為桐昆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我最關注的內容包括:行業科技創新、國際化供應鏈提升、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和人力資源建設。其中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建立雙循環的國際化供應鏈是發展的潛力,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應對激烈競爭的重要賦能手段,而人才建設是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當前桐昆處在穩鏈、固鏈、強鏈、延鏈的關鍵階段,《行動綱要》對于如何平衡當前發展與長遠規劃的矛盾,應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對產業鏈沖擊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未來,桐昆也將在《行動綱要》的指引下,加強創新投入,完善研發平臺體系。不僅要加強應用創新,而且要加強以基礎研究為支撐的原始創新;同時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強國際化合作,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不斷增強品牌引領力,強化與下游及終端客戶戰略合作,積極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訂,提升國際市場話語權。
結合企業過去幾十年的演進路線,在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當下,企業未來將從哪些方面重點提升自身的發展水平?
陳蕾:過去40多年,桐昆經歷了七次跨越式發展,形成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完整產業鏈。 目前市場中常規化纖制造企業眾多,行業競爭激烈,盡管規模效應以及成本優勢在行業競爭中仍然發揮較大作用,但我們也意識到產品開發及創新能力將逐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過去我們完善產業鏈進入新的行業更多是集團內部從“0”到“1”的跨越;現在企業的創新發展必須要縱觀行業全局甚至全球的視野去開展原創性研發,從行業角度實現“0”到“1”的突破。國際供應鏈方面,過去我們側重原料和產品的國際化供銷,而現在需要拓展到對國際資源、資本和人才的整合。而對于數字化轉型,我認為沒有標準的模板,我們必須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诖?,桐昆提出了“三大原則”,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規范流程,任何數字化項目的推進都要圍繞這三大原則,實實在在提升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目前,桐昆數字化轉型一期的“全局可視”基本已經完成,當下正圍繞“全局可析”、“全局智能”以點到面開展嘗試與探索。
在支撐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建設方面,近年來公司重點通過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數字化、跨產業鏈技術管理高級復合人才,并且通過內訓師、管培生等方式強化“五大團隊”后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完善人才梯隊。
陳蕾:當前行業最大的變革莫過于智能化與數字化。在內需增長緩慢、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智能化生產改造將成為化纖行業的主流,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工藝裝備、智能化倉儲物流等將逐步在傳統化纖企業得到應用,并集成融合信息采集解碼、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運營鏈的各個環節。數字化對于企業能夠快速高效地做出決策非常重要,確保企業高質量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要借助數字化的手段來提升全體員工數字化的思維能力,用數字化手段為管理賦能,從而提升管理水平和管控能力。目前行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人才短缺,這也是桐昆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當前行業人才短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產業鏈快速整合發展過程中,缺乏高端技術開發人才和品牌策劃運營專業人才,制約行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二是缺乏具有國際化視野、產業化經驗豐富的紡織材料類科研高級管理人才;三是缺乏智能制造、數字化與化纖紡織專業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影響行業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實效。
近年來,桐昆處于大踏步發展時期,多個項目連續上馬,涉足的產業范圍從PTA、滌綸長絲延伸到上游石油煉化、下游紡織印染,同時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所以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這兩年也在引才、育才和人才激勵上實施了諸多創新舉措從而滿足企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陳蕾:從國家層面來講,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完善的紡織產業鏈以及巨大的內需市場,企業科技創新實力也在逐年提升,產學研結合發展已經從政府主導向企業主導轉變,而且成效呈現爆發式增長。從企業層面講,首先,桐昆已經建立了“PTA-聚合-紡絲-加彈-織造”的完整產業鏈,形成了“一鏈一中心五基地五布點”的發展格局,主營產品覆蓋滌綸長絲六大系列,智能化裝備、數字化系統開發應用行業領先,上下協同整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其次,2020年桐昆成立了浙江省首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研究院——桐昆新材料研究院,建立了數個博士領銜的研發所,以創新為驅動,在紡絲油劑、綠色環保鈦系催化劑、原液著色母粒、生物可降解纖維等方面已經實現突破與量產,形成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再次,桐昆憑借強大的制造能力和市場份額,在國內外市場上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獲《大美》2023“世界5A品牌價值500強”認定。綜合以上幾個方面分析,企業對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信心十足,對企業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信心百倍。
您認為實現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企業主體最重要的自覺是什么?
陳蕾:我認為企業在構建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最重要的自覺是:堅持綠色制造,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作為全球最大的滌綸長絲生產企業,桐昆始終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圍繞國家“3060雙碳目標”制定了集團“雙碳工作技術路線圖”,積極研發原液著色、生物基、可降解等環境友好型纖維產品、建造循環再生聚酯產品回收生產線,并牽頭制定化纖行業首個綠色產品評價紡織行業標準,生產的滌綸POY、FDY、DTY三大系列產品2020年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2022年桐昆第三次上榜工信部綠色制造名單,加上此前獲得的綠色設計產品、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榮譽,實現了以企業個體申報綠色制造的“大滿貫”。與此同時,桐昆于2022年正式啟動“無廢集團”建設,通過節能降耗、節水增效等技術改造和創新,持續推進產業鏈高效清潔協同發展,打造了一批先行先試的“無廢”廠區,目前集團已有7家下屬企業獲評嘉興“無廢工廠”。公司非常注重ESG發展,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2)》和《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專題報告》,在ESG指數領先的50家企業榜單中,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28位。毫無疑問,放眼全球,桐昆在紡織上游原料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從1981年的桐鄉縣化學纖維廠到業界贊譽的中國滌綸長絲行業“沃爾瑪”,桐昆集團在陳士良的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成為雄踞一方輻射全球的滌綸巨頭,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下,創造了一段中國化纖工業的傳奇偉績。今天,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成為當下發展新背景,中國經濟轉型的成果逐漸顯現,桐昆也緊跟宏觀政策不斷調整優化布局結構。陳蕾,作為桐昆新晉董事長,傳承了桐昆立足主業、實業報國的企業精神,并從理念到戰略布局都顯示出了新一代企業家的開拓進取和與時俱進。從桐昆新材料研究院,到智能化的實質探索,從“綠色工廠”的認定到“無廢工廠”的打造、再到以企業個體申報綠色制造的“大滿貫”,桐昆的每一步都是中國制造型企業覺醒和升級的縮影,更是紡織化纖行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標桿。桐昆憑借一己之力為我們展示了今天的紡織化纖工業已經不再是過去粗放式的面貌,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其實已見雛形。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