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臺縫紉機有規律地作響,一雙雙時尚鞋履被裝箱入車,一輛輛貨車駛出園區大門,“萬商紅制造”就這樣銷往全國各地……日前,記者走進江西省新余市萬商紅產業新城,這里商鋪遍地,物流車輛往來不息,一片繁忙景象。
5年前,這里開門率不到20%,大部分商鋪、倉庫閑置,幾乎淪為一座貿易“空城”。短短幾年,好風憑借力,萬商紅發展成為了欣欣向榮的“鞋履之鄉”。

萬商紅產業新城內,工人正在加工鞋幫布料 (央廣網發 李夢涵 攝)

鞋廠內,工人使用下料機處理制鞋原材料 (央廣網發 李夢涵 攝)
“原本萬商紅的目標是建成贛西超級物流商貿市場集群和綜合體。但在2014年開業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項目開門率逐年下降,到2018年幾乎淪為一座空城。”新余萬商紅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招商運營總監胡偉告訴記者。據了解,萬商紅產業新城的前身是贛西萬商紅商貿物流中心,最初并非以制鞋為主要產業,由于發展受阻,為尋找轉型升級之道,新余市政府和萬商紅展開深入地研討,隨后達成了建設輕工業產業城的共識。
2018年,在確定了轉型方向后,萬商紅看準浙江省溫嶺市制鞋產業轉移的商機,組建了近200人的團隊遠赴溫嶺展開招商。2019年底,簽約鞋企1142家,搬遷入駐1123家,正式生產經營的1105家,最高日產鞋規模達27萬雙,最高日快遞發貨10萬件,制鞋產業年產值規模超30億元,且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制鞋上下游產業鏈。

紡織工作臺配備有智能顯示屏 (央廣網發 李夢涵 攝)

工人仔細加工鞋底 (央廣網發 李夢涵 攝)
如何讓企業愿意從千里之外搬來新余?新余市政府決定雙管齊下,既打“政策牌”又打“感情牌”。
2018年年初,萬商紅在浙江溫嶺召開首屆招商大會,作為江西人的新余青炫鞋服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傳禮聽說這個消息,立刻報名參加了這次招商會。“為了能讓我們安心過來做生意,當地政府先是對入駐鞋企提供免費設備搬遷服務,另外還承諾解決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葉傳禮向記者說道。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人才和企業逐步向萬商紅聚集,新的轉型升級挑戰也接踵而至。“當下單靠實體店經營已無法讓商戶‘吃飽’,很多入駐商戶想轉型插上電商的‘翅膀’,又不知從何處下手。”胡偉回憶道。為解決鞋企的擔憂,萬商紅當即決定引進新履電商孵化園入駐,為產業新城提供一站式、低成本的電商運營、培訓招聘、金融法務、創業孵化和數據分析等配套服務。同時,園區引進了20余家電商為企業提供服務,孵化并培訓電商企業,助力鞋企負責人“變身”電商人才。據統計,萬商紅產業新城已入駐商家1713家,其中鞋企1230家,解決就業超3萬人。

等待下一步加工的半成品鞋(央廣網發 李夢涵 攝)
以當地新余市韻婕妤鞋業有限公司為例,自2018年4月簽約入駐以來,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從入駐最初900平方米經營面積,發展到現在擁有4000平方米的經營面積,職工100余人,日生產規模可達10000雙。同時,產品銷售效率迅速提升,通過電商、內銷、外貿等多種渠道銷售,年產值可達1億元。

工人細致清點檢查成品鞋 (央廣網發 李夢涵 攝)
“一年上規模,三年成基地,五年定鞋都。”走在萬商紅產業新城里,商鋪熙攘,人來人往。在外打拼的江西人回歸家鄉,面對未來,他們懷抱希望;來自全國的客商涌入新余,在工業之城尋得一片安心處。如今的萬商紅產業新城憑借轉型升級之風,早已走出江西,“紅”遍全國。
來源:央廣網
記者:胡斐
實習生:李夢涵
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