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質量強國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更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11月15-16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標準與檢測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生產力促進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人民政府支持的2023紡織服裝標準與質量管理大會在廣東西樵成功舉辦。
本屆大會以“融創與堅守”為主題,廣邀國家相關部門、權威標準機構、專家學者和品牌代表共計450余人出席大會,從不同角度和維度圍繞主題展開分享,為推動紡織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夏澤鴻致辭時表示,作為我國著名的紡織之鄉、面料名鎮,西樵素有“廣紗甲天下,絲綢譽神州”的美譽。150年前,近代民族工業先驅陳啟沅先生,在此創辦中國首家民族資本經營的機器繅絲廠,掀起紡織業的第一輪工業革命。歷經百年發展,西樵紡織業已擁有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條、成熟發達的市場體系和綠色循環的產業園區,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集群體系。近年來,西樵紡織在標準制定與質量管理上進行有效探索,成功注冊“西樵面料”集體商標,并聯合中國紡聯建成西樵紡織產業檢測服務平臺,有效規范和引領轄區紡織企業高質量發展。
主旨發言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主任伏廣偉在“融創與堅守”主旨發言中表示,行業創新是建立在市場普遍需求及廣泛應用基礎上,在前瞻性、共享性、風險性和聯合性方面所做的一種探索,這種探索就是共性創新。在紡織行業中,通過融合、質量和發展打造差異化、特色化、先進性和特有性占領市場,獲得消費者的信賴。
在融合創新案例分析中,伏廣偉分享了“上漿”、“蘭精纖維”、“超臨界 CO2 流體染色”、“黑燈工廠”、“溢達卓越工程計劃”、“服裝定制”、“向沙漠和海洋要效益”等案例。這些案例表明,技術創新的路徑是通過資源、技術、人才、文化的融合創新才能得以實現,也將對企業盈利模式產生改變。伏廣偉表示,未來,我們需要繼續堅守創新、個性、專業、低碳、品質、誠信等原則,不斷推進紡織行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時,也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地需求和市場趨勢。
更名啟新標
自2007年以來,全國紡織服裝標準與質量管理論壇已舉辦了十六屆,見證了產業的飛速發展,也經歷了標準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創新與提升。論壇始終以質量為盾,以服務為宗旨,為推動紡織強國建設不斷發力。從創立之初的摸索嘗試,到如今的行業權威,內容設置從交流平臺到現在的綜合服務平臺,一路走來,論壇在蛻變成長壯大,并于本屆正式更名為“紡織服裝標準與質量管理大會”,更名后的大會將逐步向國際性會議邁進。大會同期發布了新標識,外方內圓的視覺設計展現了質量標準工作的生命力,通過色彩的搭,表現出“時尚、健康、品質、低碳”的高質量管理發展寓意。

主題分享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以“我國紡織工業當前運行形勢與未來發展趨勢探討”為題,全面介紹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變化與當前經濟運行走勢情況,重點分析紡織行業經濟運行現狀、運行特點、市場變化、影響因素以及產業轉移和區域布局情況。并結合《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綱要(2022-2035 年)》的主要精神,重點解讀棉紡織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方向,探討棉紡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蘇州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系主任盧業虎題為“基于消費者體驗的服裝功能性評價”的分享從“人體 - 服裝 - 環境”的角度總結影響服裝舒適性的關鍵因素,并提出服裝舒適性的評價方法。通過結合研究結果,盧業虎講述服裝材料、功能材料位置、服裝結構與松量、人體特征、穿著狀態等因素對服裝熱濕傳遞的具體影響,分析面料測試與假人以及真人測試的關系,以相變服裝、充氣調溫服裝、電加熱服裝案例研究分析其功能性評價的關鍵點。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人們對舒適性、功能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先進熱濕管理紡織品、可穿戴技術成為研究和應用的熱點領域。香港理工大學未來智慧穿戴中心主任壽大華以“熱濕管理紡織品及可穿戴技術的研究進展及檢測方法”為題,介紹了包括輻射制冷服裝、單向排汗仿生面料、可穿戴熱電設備、自適應柔性機器人服等最新的熱濕管理科技。在其看來,盡管這些新產品具有先進獨特的熱濕管理功能,但目前的檢測儀器和方法卻難以準確評估其性能。基于目前的檢測技術壽大華提出了可能的改進方向和檢測方法。
浙江紡織服裝學院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孫理以“差異化面料開發與質量控制”為題,從消費需求趨勢、差異化材料、開發與品質、質量控制四大主題進行分享。通過對于我國面料行業產品開發中面臨的發展環境變化,其重點從當下消費者需求變化、品牌核心產品基因及開發困境,給出引領品牌差異化面料開發的路徑和對策建議,并就新纖維及新綠色染整技術給出消費者需求趨勢建議。
紡織服裝行業正處于數智化變革的浪潮中,面臨著數智化轉型的巨大挑戰。如何利用數智化手段提升企業質量水平和競爭力將成為企業發展戰略中的重要課題。在廣東匡敦科技有限公司商務總監林廣川題為“智能制造在服裝生產與質量檢測中的運用”的主題分享中,詳細介紹了企業在40 年紡織服裝全產業鏈應用自動化和數字化取得的經驗,分享企業通過數智化轉型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案例。
數據發布
論道質量
企業標準化分論壇
“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可為企業標準化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作為大會的重要平行論壇之一,主辦方特邀“企業標準促進辦法”參與專家,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航空 301 所)、國家及區域化標準化研究中心主任潘煥友進行《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釋義與解讀。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危希曦博士以“服裝內環境學在服裝服飾非標方法制定上的實踐應用與探索”為題進行分享。通過嘉賓的主題分享和現場討論,積極推動企業標準化工作,提高企業標準化水平,提升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
廢舊紡織品循環再利用分論壇
當前中國紡織品回收再利用行業還處于發展階段,國家需要制定更加細化的標準、政策和措施,以規范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行業的發展。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領域的技術研究、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也需要進一步增強。
中國羽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姚小蔓以“再生羽絨羽毛標準及市場應用”為題進行分享。其表示,隨著國際大環境影響,協會與國內知名企業也在探討再生羽絨循環利用的可行性方案。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顧明明作了“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其表示,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產業整體呈增長態勢,未來將逐步走向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階段。二手服裝、酒店布草、廢舊制服等熱度逐增,廢舊紡織品化學法再生利用占比將逐步增加。
宜家采購及物流東亞區新業務和創新孵化項目負責人黃媚以“宜家再生紡織材料價值鏈的機會與挑戰”為題,對于該公司全球回收材料項目以及中國紡織品回收再生項目的成效進行了分享。
“融創與堅守”不僅是紡織服裝行業在面對新科技、新潮流影響下所應持有的態度,更是企業在變革中如何堅守質量、創新和品牌價值的核心議題,紡織服裝標準與質量管理大會將堅持以質量為根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協會郵箱:fsfzh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