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兒時尚集團超過1500家直營門店和數百萬會員,已成為深圳女裝中的領頭羊
隨著中國消費者在全球時尚零售行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國內服飾品牌自去年開始迎來新轉機。
據IFM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職業女性已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增長的關鍵動力,除Gucci、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外,一些高端國內品牌也成為她們購買服飾時的首選之一。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讓“中國時尚”登上國際舞臺正成為業界的共同野心。
據不完全統計,2019春夏紐約時裝周共有近19個華人品牌入選官方日程,占總品牌數的25%,除了引起熱議的天貓中國日繼續扎根紐約,倫敦時裝周則選擇與國內京東和唯品會兩大電商巨頭合作。
而被視為奢侈時尚業界最高殿堂之一的米蘭時裝周與中國深圳的友好合作關系也進入第三年,四大國際時裝周中以“高門檻”聞名的米蘭時裝周,一直是全球時裝設計和消費的潮流風向標。較往年不同的是,隨著中國在全球時尚資源配置和國際競爭力上取得的明顯進步,今年米蘭時裝周的中國品牌隊伍格外龐大,影兒時尚集團也加入走秀陣營中,首次亮相國際時裝周。
9月22日,影兒時尚集團攜旗下YINER音兒、INSUN恩裳、PSALTER詩篇和Song of Song歌中歌四大高端品牌在歷史悠久的米蘭18世紀古建筑PALAZZO BOVARA 博瓦拉宮舉辦時裝秀。
鑒于此次是旗下品牌在國際上的首秀,影兒時尚集團在選擇品牌時有著自己的謹慎考量,此次亮相的四個品牌各自有著不同的美學態度與時尚哲學。
圖為影兒時尚集團首次登上米蘭時裝周的四個品牌走秀圖,依次為YINER音兒、INSUN恩裳、PSALTER詩篇和Song of Song歌中歌
其中,YINER音兒以穿越時光的優雅為主題,通過將品牌的LOGO“Y”字母與圓形圖案相結合,創造成為具有高辨識度且能夠延續成為經典的全新標志性元素,以多種形式進行演繹,這個表達更年輕化的新系列也標志著品牌正式進入蛻變的新生時代,煥發輕松的、活力的新生命。
INSUN恩裳以“藝·型態”為主題,回歸藝術與生活的至簡之境,再度演繹less is more的簡約著裝藝術。PSALTER詩篇從時裝精女作家身上捕捉靈感,將書本、詩句等閱讀元素與服裝相融合,通過數碼印花、植絨和激光燒花等現代工藝呈現知性又有趣的女性形象。
Song of Song歌中歌則在品牌創立十周年之際,將精心醞釀的2019春夏系列作為致敬過往時光的最好獻禮。新季主要靈感來自漫長時光里的優雅片段,包括維多利亞時代的裙撐胸衣、黃金年代的包肩風潮和60年代的經典線條等。
除時裝秀外,影兒時尚集團當天還在博瓦拉宮舉辦了新品靜態展,旨在讓到場的業界人士能夠通過細節更好地感受四大品牌各自在服裝面料方面的精湛工藝與創新。
圖為影兒時尚集團在米蘭時裝周期間舉辦的靜態展
在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下,一向走在中國發展前端的南方城市深圳的時尚產業悄然崛起,無論是高端品牌、時尚消費和展示交易,時尚產業已經成為深圳的一個新標簽,中國女裝看深圳也成為行業的共識。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超過2000家時裝企業,95%以上為自有品牌,30萬從業人員,設計師2萬余名,2017年實現銷售總額293億歐元,出口額達86億歐元,其中時尚女裝類品牌在中國大中城市的一線高端商場市場占有率超過60%。部分企業還通過資本運作并購了國際品牌,開設海外專賣店,并邀請國際時裝設計師進行合作。
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深圳對時尚這一產業的重視與支持,當其它國內品牌還在深耕中國市場的時候,深圳便意識到“走出去”的重要性,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其連續5次組團參與英國倫敦時裝周,舉辦了該時裝周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中國時尚活動。
在2013年至2015年間,深圳又將目光投向紐約時裝周,后于2016年正式獲得米蘭時裝周的認可,一次次成功地活動正不斷加快全球時尚行業改變對中國時裝品牌和“中國時尚”的刻板印象。
從2015年開始,深圳為扶持更多的本土時尚品牌,每年都會舉辦深圳時裝周,以“國際平臺、原創設計、商業落地、全民時尚”為定位,嫁接國際時裝周主流資源和系統,積極納入國際頂級時尚發布運作體系。最新一季共吸引了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品牌及設計師參與了80 場走秀,深圳時裝周已成為中國與全球時尚業界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之一。
定位明確,多品牌矩陣吸引“對的人”
22年前,這個成長于中國南方一隅的女裝公司或許不曾想過,日后有一天會站在米蘭時裝周這個國際舞臺上。
影兒時尚集團成立于1996年,先后創建了YINER音兒、INSUN恩裳、PSALTER詩篇、Song of Song歌中歌、OBBLIGATO奧麗嘉朵和XII BASKET 十二籃六大品牌。
不像別的服飾集團,影兒時尚集團六個品牌分別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有著清晰獨特的定位與形象,從多方面、深層次地詮釋影兒時尚集團獨特的企業文化及美學主張,而且各個品牌收入占比都相當,不會偏重依賴其中的某個品牌。有分析人士認為,該集團不斷延伸的多品牌戰略和明確的定位是其成功邁向國際的主要推動力。
近幾年來,國內服裝市場趨勢變化愈發迅猛,面對多變的消費者,一度被視為“不倒神話”的快時尚開始放緩,另一邊原本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也向街頭潮流品牌伸出橄欖枝,但消費者對于設計和品質的高要求卻從未改變。
有報告指出,中國高消費女性和名媛對于服裝的要求與十八世紀歐洲王室的女性如出一轍,她們不僅對品質有很高的要求,在個性和自我表達上的要求也非常明確,這意味著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炫耀性”需求逐漸減弱,未來會更加注重創作體驗和情感體驗。
在這種行業背景下,回顧影兒時尚集團的成長歷程,“與時俱進”似乎是一個恰當的形容詞:
1996年——在國內白領時尚意識開始覺醒之際,影兒時尚集團便將首個品牌YINER音兒瞄準職業女性;
2004年——中國女性消費者對時尚的追求開始升級,除職業場合外,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著裝也愈發重視,以簡約、生活藝術為主的INSUN恩裳正式面世;
2005年——為順應主流趨勢,影兒時尚集團推出面向更多人群、不受外型風格拘束的品牌PSALTER詩篇,旨在豐富現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同時展現東方人文情懷;
2008年——全球奢侈品行業開始遭遇漫長寒冬,但發展迅猛的中國經濟體依然凝聚著大量的財富,影兒時尚集團再次踩準了節點,針對高端消費人群推出以奢侈和品質為主的女裝品牌Song of Song歌中歌;
2010年——隨著業務規模逐漸成熟,影兒時尚集團面向更年輕的新貴階層推出OBBLIGATO奧麗嘉朵,產品設計充滿青春與華麗甜美的元素;
2014年——集團推出第六個品牌Ⅻ BASKET十二籃,首次提出“行走著裝”的新概念,旨在為都市精英女性提供出行著裝。
2017年——中國女性消費者對美的追求越來越極致,影兒時尚集團推出首個美妝系列產品,實現時尚與美妝行業的深度融合。
做為本土時尚的主流力量之一,除了通過實施多品牌戰略不斷進行圈地外,影兒時尚集團同時還在不斷的提升和優化品牌內部結構。目前,影兒時尚集團擁有深圳龍華、觀瀾和上海松江三大產業園,在全國擁有14大區域銷售公司,超過1500家直營門店和數百萬會員,已成為深圳女裝中的領頭羊。
有業界人士認為,影兒時尚集團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一個“中國時尚”國際化啟蒙者的角色,帶動了深圳乃至全國女裝的國際化發展。
在歷經二十余年的不懈耕耘后,以米蘭時裝周為開端,影兒時尚集團國際化新征程僅僅還是開始,基于對國際潮流的深入觀察和把握,以及不斷創新探索的時尚精神,影兒時尚集團表示未來會把更多可與國際一線品牌相媲美的“中國時尚”展現給全球消費者。
深耕數字化領域,創新變革是核心競爭力
“以消費者為中心”在影兒時尚集團并不只是口號,更是扎實的行動,集團總裁俞淇綱早前表示:“與時俱進的企業才有未來可言。”
隨著新興科技和數字化的普及,現在的消費生物圈中的規則早已被改寫,發生根本性變化,品牌零售商從引領者變成了消費者需求的追隨者。雖然影兒時尚集團立足線下20多年,但從2009年擁抱線上以來,一直在不斷探索創新,創新變革視為驅動業績增長的核心競爭力。
在了解到80后消費者的購物方式正逐漸向數字端轉移后,集團旗下的Song of Song歌中歌率先在中國最大電商平臺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成為首個在天貓提供高級禮服預售的高端女裝品牌。目前,該品牌在天貓的旗艦店已擁有22萬粉絲,盡管平均客單價近萬元,但成交量在同等價位的品牌旗艦店中處于領先地位。
此外,YINER音兒、INSUN恩裳、PSALTER詩篇、OBBLIGATO奧麗嘉朵和XII BASKET 十二籃也都已入駐天貓開設旗艦店,粉絲數分別為168萬、115萬、151萬、12萬和11萬。2016年,影兒時尚集團還特別推出自己的線上平臺影兒商城。
去年雙11開戰前2個月 ,上述六大品牌更是全面進入了備戰狀態,于9月正式上線中臺系統與WMS系統 ,對各品牌倉庫進行立體式倉儲管理,以保證能夠更加精準、專業地管理倉庫收發貨,為雙11的物流發貨效率打下基礎。
據數據顯示,去年雙11影兒時尚集團的總成交額突破3億,再次刷新歷史最佳戰績,其中YINER音兒天貓總成交額破1億,是該平臺大淑女裝第一個突破一個億的傳統線下品牌。得益于全面數字化的布局,線下傳統零售商影兒時尚集團的線上銷售不斷突破。
有分析人士表示,影兒時尚集團在線上精準的數據分析與人群定位營銷,令旗下品牌能夠及時地對消費者和市場反饋作出改變,是其牢牢把握國內在線服飾市場份額的關鍵。
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影兒時尚集團的數字化會員系統也已正式上線,會員權益全面升級,上述品牌通過微信便能實現消費者與實體門店及品牌的智能連接,在線溝通互動,在提高消費者參與度的同時也優化了購物體驗。
在談及新零售對線下傳統商業模式的影響時,俞總對時尚頭條網表示,現在所謂的新零售,在5年、10年后就屬于正常零售,這與零售行業從20年前的批發、客戶、專賣店,再晉級到現在的百貨、購物中心、電商、微商,是一個產業升級自然的演變過程。
俞總認為,新零售實際上是一個基于消費者需求產生出來的綜合性業態,本質沒有變,一邊是商品,一邊是顧客需求,只是通過不同渠道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這正是影兒時尚集團創立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和圍繞的核心。在新零售競爭融合的發展環境之下,影兒時尚集團將以數字化會員系統為新起點,繼續探索和深耕線上市場。
不過,作為國內高端服飾領域的代表之一,影兒時尚集團的一切數字化變革都是在線下零售的基礎上進行的,“因為實體店是我們品牌的根,這是永遠不變的。”俞總補充道,未來集團會繼續加大實體店的投入,在形象設計、風格、軟裝等方面來提升消費者體驗。
年收入達70億,下一站是哪里?
在登上米蘭時裝周后,影兒時尚集團的野心還在繼續。在新舊消費者更迭的同時,設計匠人也是如此,未來始終要傳承到新生一代手中。
對于中國時尚產業而言,創新、創意的進步不僅與設計師人才有關,還需要行業各個環節對于新生代進行扶持配合,各種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跨界合作案例已經為整個時尚行業的明天埋下伏筆。
為更好地打破藝術和時尚的邊界,自2013年起,影兒時尚集團就以旗下“影?藝術空間”為平臺,聯手跨界藝術家先后舉辦了70多場藝術展。2016年,該集團成立影兒藝術創意基金,并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等開展合作,旨在扶持藝術院校創意創業項目,鼓勵藝術新生代不斷進行技能創新,促成更多有意義的跨界交流,不再只“恪守”傳統 ,更多的是著眼于未來。
影兒時尚集團通過融合過去和現在,重新思考時尚在當代文化中的定位,在堅持原創的前提下,不斷加強藝術與時裝的創新融合,加深與創作專才和新生代設計師的緊密聯系,令集團旗下品牌產品更加豐盈,大幅提升產品在同質化日趨嚴重的服裝市場中的差異性競爭力。
與此同時,通過潛心研究細化線上線下消費者的需求,影兒時尚集團旗下品牌還特別推出線上專供款,并為消費者提供服裝搭配方案和建議等。為了凸顯品牌的藝術性和個性化,影兒線上平臺在去年的基礎上還做了大量的視覺年輕化調整。
有分析人士認為,從整個時裝行業來看,如何在設計的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之間保持平衡是一大挑戰。據俞總透露,目前影兒時尚集團年度銷售額已達70億,并還在以雙位數的增速成長,鑒于集團穩扎穩打、踏實前進的文化DNA,影兒時尚集團暫時不會考慮進行IPO,并不需要市場融資。
俞總在接受時尚頭條網采訪時還強調,時裝與藝術的跨界共鳴是影兒時尚集團“致未來”的新方向,影兒在原有的品牌矩陣之外開發了四個副線品牌,未來集團還會在現有基礎上新增一些副牌。同時,美妝也成為影兒時尚集團看中的潛力市場,集團于2017年先后收購澳大利亞和瑞士的美妝護膚品牌。
毋庸置疑的是,中國的服裝行業正以極快的速度經歷一個過渡時期,伴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和國內中產階級崛起,像影兒時尚集團這樣的國內高端服飾將迎來新一波紅利期。
有報告指出,隨著中產階級在中國的崛起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的消費者開始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個人風格、質量和服裝的品牌名稱。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女裝銷售額同比增長5.7%至1169.3億歐元,該機構預計2021年該領域的市場價值將繼續增加至1390億歐元,未來5到10年內,中國服裝行業將會有質的提升。
在這樣的市場趨勢下,深諳多品牌戰略規則的影兒時尚集團將通過繼續挖掘各品牌所服務的細分消費群體的需求,產生更多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