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久久_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综合欧美亚洲日本_国产在线一区不卡

梧桐臺 —— 紡織服裝產業服務平臺

服飾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助您快速實現商業價值

新用戶注冊 立即登錄
換一個
獲取短信驗證碼
×
×

集群巡禮丨山東省夏津縣:中國棉紡織名城

發布時間:2023-11-21  閱讀數:28118

集群巡禮丨山東省夏津縣:中國棉紡織名城

圖片


01


集群概況

棉紡織是夏津的優勢傳統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實現了從棉花種植到紡織、服裝加工的幾次跨越,形成了以鴻泰鼎新材料、華芳紡織、仁和紡織、天潤紡織、豐潤紡織、鑫瑞娜家紡為代表的棉紡織產業集群,是聞名全國的“中國棉紡織名城”。截止2022年底,全縣紡織及配套企業166家,包括紡織企業96家,織布企業11家,服裝加工企業24家,家紡企業19家,毛紡企業2家,棉花育種企業2家,倉儲物流企業12家。

2022年集群營業收入達到103.55億元,其中主導產業收入79.81億元,67家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約70億元,占全縣規上企業的46%;集群從業人員1.7萬人,納稅達1.67億元。2023年上半年,集群內企業強勁復蘇,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56.0億元,同比增長3.7%。夏津縣紡織集群紡紗規模約260萬紗錠,年產紗線40萬噸以上,布匹9000萬米,服裝3000萬套,家紡500萬件;其中紗線產量約占山東省的10%、德州的50%。


圖片


02


集群發展亮點

生產設備優良、技術水平高  近年來,夏津縣紡織產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96家企業中有65家具有“清梳聯”流水線,設備自動化率達75%以上,特別是2020年以后,天潤、新時興、瑞生等企業購置村田優寶絡以及托盤型自動絡筒機等設備,在“清梳聯”的基礎上,應用“粗細聯”、“細絡聯”,逐步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提升了企業的產品質量和檔次,用工下降到每萬錠30人以內,節省人工成本70%以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

產業數字化蓬勃發展  仁和紡織與智能化服務商——山東動脈智能合作,量身定制研發了“夏津仁和紡織細紗在線系統”,該系統是一款基于人機互聯、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可實現異常自動告警,機臺運行、停機、故障、檢修全程狀態跟蹤。生產效率、統計準確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節省細紗盤存人工,降低用電量。仁和紡織獲得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數字化智能紡紗在線監測系統”被評為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夏津縣搶抓發展機遇,致力于數字化賦能,紡織產業取得新成效,被評為山東省DCMM試點縣。   


圖片


03


下一步規劃舉措和工作打算

夏津縣將以山東省紡織服裝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為推動力,依托“一園區、一平臺、兩基地”,著力構建五百億級的現代化新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一園區——綠色紡織產業園  產業園建設在夏津縣經濟開發區西外環西側,總規劃面積5000畝,由行業協會、大專院校、省、市、縣五方共建,一期建設20個高標準廠房,致力于打造綠色化、數字化、現代化的新型紡織服裝園區,建設中國紡織行業發展先行區、示范區。
一平臺——紡織產業數字經濟總部  山東省紡織產業數字經濟總部項目(功能性紗線產業鏈數字經濟總部類)是中紡聯、山東省紡織服裝協會、德州市紡織服裝產業鏈、夏津縣人民政府與經緯智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五方共建的產業數字化平臺,結合山東省紡織產業集群特色,匯聚優秀企業、平臺和服務資源,重點實施智能化生產制造服務、推動跨域補鏈合作體系建立、提高數據信息精細化研判等功能,以數字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實現紡織產業數字化升級。

兩基地——中國綠色紡織新材料產業基地、功能化差別化新型紗線基地  以鴻泰鼎萊賽爾為龍頭,打造綠色紡織新材料產業基地,引進以萊賽爾為原料的無紡布企業、功能性紗線企業,以及織布、服裝、家紡等產業鏈下游企業,形成萊賽爾紡織產業鏈。以仁和紡織為引領,打造功能性、差別化新型紗線制造基地,建設技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數字化程度好的標準化智能工廠,提升核心競爭力。   


圖片

供稿單位:夏津縣工業和信息化局         


編輯/王昕彤

校對/趙婷婷

審核/ 張海燕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產業集群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