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主辦,與時裝藝術國際同盟合作,由西樵鎮人民政府、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時裝藝術專業委員會承辦,南海區紡織行業協會協辦,湖南藝術職業學院、越時尚(北京)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佛山中紡聯檢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支持的牛仔產業可持續發展沙龍在西樵樵山文化中心舉行。作為大灣區香港牛仔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沙龍旨在探討牛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形式與趨勢,分享牛仔創意產品開發、牛仔產品制造的先進技術與成套裝備研發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和探索,為中國牛仔產業的綠色轉型啟迪新智慧。
沙龍由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院長蔡濤主持,邀請了四位來自學術界、企業界、設計界和咨詢界的牛仔領域專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為現場的觀眾和嘉賓帶來了精彩的演講和并作互動交流。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牛仔研究中心主任易長海以“牛仔生態環保、綠色制造中的先進技術及未來趨勢”為題作報告。他指出,牛仔是衣中的常青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魅力,但傳統的牛仔產品生產過程存在“三高一低”的窘境,不能滿足國家的“雙碳”目標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未來牛仔產業需要進行技術創新,實現綠色制造,降低成本和污染。他從牛仔生產的先進技術、數據實時在線監測與智能化指揮系統、服裝個性化生產的3D數據采集與智能化生產、遠程個性化定制平臺、智能裁縫設備研發等方面,展示了牛仔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
廣州頑石企業咨詢有限公司CEO石零平以“牛仔趨勢展望”為題,分享了他對牛仔行業和流行趨勢的觀察和分析,從行業、數據、流行和科技四個方面,闡述了牛仔行業的可持續實踐、工藝材料創新、科技賦能和行業創新。此外,他對2024秋冬的五大牛仔趨勢進行了預測。
UNU-i品牌創意總監Liz Mak以“牛仔創意和牛仔技術分享”為題,介紹了UNU-i品牌的理念和作品,使用不同的符號和文字來表達牛仔的文化和故事,采用不同的技術洗水來呈現牛仔的質感和效果,呈現出牛仔的多樣性和創造力。
貝恩公司Bain Capital全球商品戰略顧問總監潘俊以“全球視野服裝牛仔可持續ESG報告”為題作報告,他指出,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目標,以資源再利用和廢物再生為手段,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的經濟模式,是實現ESG的重要途徑。此外,他分析了國際和國內的循環經濟ESG政策法規,以及全球紡織行業循環經濟ESG現狀,并展示了中國上市公司ESG行動報告,他認為,牛仔服裝行業應該積極響應國家和社會的號召,加強ESG的理念和實踐,提高牛仔服裝的品質和價值,增強牛仔服裝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演講結束后,觀眾和嘉賓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展示了對牛仔產業的關注和熱情,感受到了牛仔產業的魅力和活力,對牛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責任編輯:石飛豪
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