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市場上先后傳來SHEIN與ABG集團達成Forever21品牌的長期合作協議,和收購英國時尚零售集團星獅集團旗下潮牌Missguided的消息。緊接著,11 月14日,SHEIN又公布與澳大利亞著名設計師品牌 Alice McCall 達成了合作,雙方將采用SHEIN的柔性按需供應鏈進行生產。知名時尚品牌或是選擇被SHEIN“收入囊中”,或是選擇與SHEIN協作共贏,為什么?抬眼看,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中國跨境電商品牌影響力榜強勢登頂、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下載量第一、美國年輕人評選的“最受歡迎服裝品牌”之一......SHEIN這個品牌,在全球時尚界中已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其創辦于2012年,隨后很快來到廣州,隨后在珠三角潛心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優勢,但在國內卻有很多人沒聽過。因為跟其他企業不同,SHEIN一開始就只銷售國際市場,賺外匯,把設計生產、供應鏈等戰略核心環節扎根在國內,但銷售業務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在海外。這一種出海模式現在很火,大家給他們起了一個標簽,叫新一代“生而全球化”的中國公司。不過,在很多國人看來,國貨牌子想要奪取海外市場并不容易。畢竟,時尚產業被歐美壟斷太久了,中國制造從來沒什么話語權。可令人驚訝的是,SHEIN做到了。甚至,它在海外的火爆程度,一次次打破了人們的想象極限。11月21日消息,今年1-3季度,SHEIN奪得了全球購物APP下載量第一,去年全年的冠軍也依然是SHEIN。就在不久前,每日經濟新聞與深圳易勢科技聯合發布了《中國跨境電商品牌影響力榜》,有100個跨境品牌進入榜單。其中,SHEIN強勢霸榜第一。
SHEIN的受歡迎程度,連ZARA、HM等“全球頭部品牌”,也早已不可望其項背。谷歌搜索指數顯示,過去一年,SHEIN的熱度保持在ZARA的2-3倍。
SHEIN的營收增長速度也相當驚人,據外媒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SHEIN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達到240億美元,增長超過40%。如果保持這個增速,SHEIN很有可能實現2023年全年銷售額增長40%的目標,年底收入將達到320-330億美元。同時,這已經超越了SHEIN去年全年的收入227億美元。可以說,SHEIN這家企業已成功在全球時尚界中,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與話語權。可跨境電商這條賽道上,那么多企業、巨頭,為何獨獨SHEIN令萬千消費者欲罷不能?有人說是新穎豐富的款式,有人說是無法拒絕的性價比,但深入解讀就會發現,牢牢掌握自有品牌及產業鏈的技術研發,并通過技術創新打造按需生產的柔性供應鏈模式,才是藏得最深的“絕招”。SHEIN的受眾,幾乎都是對時尚敏銳度高的年輕消費者。一項數據曾統計,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消費者中,95后、00后占比56%。這一年齡段的消費者想要的服裝風格很多,明星同款、法式宮廷風、美式辣妹風、韓式校園風.....但SHEIN基本都能滿足。翻閱Youtube,年輕的消費者們對SHEIN贊嘆不已。“我實在好奇,SHEIN上面東西的種類為什么能那么多”“我超愛用的,款式和尺碼太多元了”。
美國Piper Sandler 2023年秋季最新的調研中,SHEIN位列最受年輕人歡迎服裝品牌第4位
那么,SHEIN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在SHEIN來到廣州之后,就不斷探索創新數字化與柔性供應鏈模式。通過這一模式,SHEIN能夠利用實際市場需求來預測銷售和控制生產最終減少生產過剩,在實時分析跟蹤時尚趨勢的前提下,針對所有SKU都從非常小的訂單開始,每一個SKU一般以100-200件起訂,如果銷售趨勢好立刻返單,但如果銷售不達預期則中止生產。這種根據市場和消費者需要,按需生產及時應對和調整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和減少庫存風險。同時,由于減少浪費、效率提升帶來的成本降低,SHEIN能夠將這些價值100%都回饋給終端消費者,與消費者分享創造的價值,商品的銷售價格還很低。憑借這一突出優勢,SHEIN逐步從一家普通的外貿公司成長為如今海外市場TOP級別的時尚品牌,讓不少人大吃一驚。值得注意的是,SHEIN還積極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經驗,帶動整個服裝生產制造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產業具備了一種新韌性。這種韌性體現在與SHEIN合作之前,許多工廠大多數不具備系統化與智能化的能力,但由于實現了按需生產的柔性供應鏈模式,從設計開發、倉儲、物流等各環節進行全鏈路的信息化升級,整個生產效率提升了,庫存難題解決了,產品也更具競爭力。更關鍵的是,在產品競爭力和影響力持續提升的基礎上,SHEIN憑借創新的模式以及牢牢掌握技術、系統和品牌等優勢,助力國內時尚行業從全球產業鏈“微笑曲線”的底部,持續提升品牌和附加值。換言之,制定柔性標準、掌握最核心的柔性按需供應鏈技術、體系、規則,憑借這些很難被復制的“護城河”,SHEIN也因此成為全球時尚產業重要的推動力量。那就是在SHEIN持續推動下的柔性革新下的國產服裝鏈,也有著在全球成為該產業的規則制定者的機會。就在近日,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以SHEIN為代表的數字科技鏈備受關注。這不難理解,本來就是處在全球優勢地位的服裝產業在SHEIN等企業的助力下優勢更加突出,同時SHEIN也在繼續挖深“護城河”的優勢。為此,SHEIN持續加碼投入以廣州為主的國內供應鏈布局與建設,以及助力產業升級,也反哺行業的人才發展與培養。今年上半年,SHEIN宣布未來5年繼續投入5億,圍繞技術創新、培訓支持、工廠擴建以及供應商社區服務等多方面持續投入供應商賦能工作。其中,SHEIN還投入億元支持300家供應商工廠的擴建修建項目亦在持續展開。從2022年3月項目啟動到2023年6月底,SHEIN已完成對92家、23.8萬平方米供應商廠房的修建支持工作。在2023年,SHEIN計劃總計完成支持100家供應商工廠的擴建修建工作。SHEIN在廣州、佛山、江門、肇慶等地的國內智慧供應鏈中心和大腦,也在持續延展中,形成以國內為中心和大腦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其他局部地區為補充的全球產業布局。比方說,位于廣州的希音灣區供應鏈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建設集運營倉儲、備貨、揀貨、分撥、發貨等為一體的供應鏈倉儲物流中心,為SHEIN全球銷售提供核心支持。目前,SHEIN已成功競得位于廣州市增城區中新鎮一地塊,這是SHEIN灣區供應鏈的一期項目,將建設運營倉儲、發貨等訂單履約業務。該一期項目總投資不低于36.9億元。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都處在全球產業鏈的底端,只能從事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的加工、制造、組裝等活動,這些都是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環節。而時至今日,情況變了,在柔性供應鏈飛輪加速運轉下,SHEIN在全球時尚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帶來更大的增長想象空間。在SHEIN持續推動的柔性革新下的國內服裝產業鏈國內服裝產業鏈,也開始從游戲規則的追隨者,向游戲規則的制定者轉變。今后,整套體系的研發、技術與系統,以及終端的品牌、銷售渠道有望被我們的企業握在手中。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中國制造正在從全球產業鏈“微笑曲線”的底部,走向品牌與研發的兩端。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