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脫貧人口增收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印發。《方案》明確,將縮小脫貧人口與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解決重點群體收入偏低問題,保持脫貧人口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并要求,2023—2025年,全省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持續高于全國脫貧人口平均水平。
如何穩崗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方案》指出,將發揮“1+6省際勞務協作聯盟”作用,建立健全常態化跨區域崗位信息共享機制,優先為脫貧人口就業提供服務;持續開展“春風行動”,對有轉移就業意愿的脫貧人口提供崗位推薦、政策扶持、權益維護等服務;并鼓勵各地對在縣外省內務工的脫貧人口給予務工交通補貼。
此外,將推進就近就地就業,每年認定100個“河南省脫貧人口就業幫扶示范點”,并按照規定給予獎補;提升就業層次,落實創業補助和擔保貸款政策,支持脫貧人口自主創業,幫助返鄉脫貧人口二次就業。
在發展產業方面,《方案》明確,將持續開展產業發展“十大行動”,支持脫貧地區創建國家和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圍繞“四個一批”發展幫扶產業,開展服裝產業“百鎮千村”行動,推動鄉村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吸納更多幫扶對象就近就地就業;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帶動脫貧人口全產業鏈參與生產經營,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至少落實1項開發式幫扶措施。
如何推動創新賦能,增加財產性收入?《方案》要求,要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以及其他相關項目建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3—2025年,對被確定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扶持對象的村,按照每村不低于50萬元的標準予以補助。
要盤活土地、房屋資源。鼓勵引導脫貧人口規范流轉承包地土地經營權,增加流轉收益。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模式,吸引社會資本發展新業態。強化屋頂光伏等權屬到戶的經營性資產項目后續管護和指導,確保穩定發揮項目效益,持續增加脫貧人口財產性收入。
此外,要抓好政策兜底、社會幫扶、成本控制、移風易俗等增收工作,推進農村婚俗改革試點和殯葬習俗改革,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堅決抵制鋪張浪費和互相攀比,減輕脫貧人口負擔。
《方案》還強調,將強化考核問效,確保脫貧人口應得收益按時兌現到位;確保增收數據真實可靠,堅決杜絕“數字增收”等弄虛作假行為。
河南省鄉村振興局將于年底啟動“迎雙節 送溫暖 促消費 固成果”活動。此外,今年9月份,河南省鄉村振興局聯合河南省婦女聯合會,共同發布了《關于實施鄉村服裝產業“百鎮千村”行動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促進群眾實現穩定增收。(楊曉娜 辛靜)
文章來源: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