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各國央行多采用寬松政策托底,盡管股市、資產等指標屢創新高,但經濟并沒有走上實質性復蘇道路。近年來,進一步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回潮,貿易戰以各種形式加劇表現;各國債務的持續積累,找不到消減的辦法。疊加近兩年疫情影響,國際局勢更加動蕩不安。受此影響中國經濟也面臨嚴峻挑戰。
全球經濟低迷的根源是什么?雖眾說紛紜,但脈絡可見。那就是“絕大部分行業庫存積壓嚴重、產能過剩顯著”。進而造成通縮。寬松貨幣一部分通過調需求去庫存,治標不治本,大部分聚集到金融體系哄抬資產價格,進一步推高實體經濟運作成本。而且帶來政府債務快速上升難以自拔,可謂飲鴆止渴。實體經濟越來越艱難,經濟何來增長動力? 產能過剩庫存積壓同樣是世界各主要工業國家普遍面臨的問題。至今無解,一定是因為既有經濟運作模式自身難以解決,必須重構。簡單來說,庫存積壓癥結在于供給推動模式,產品大量盲目生產出來,流通環節匹配需求不準,則很容易積壓。供給推動的好處是規?;煽厣a,可以降低成本,低成本容易形成競爭優勢。追求低成本常誘發擴大產能,因此很容易造成產能過剩。但當前產能過剩其實是相對的,大量相對標準化規?;漠a品確產能過剩,而越來越多的小眾新品和個性化產品卻難以低成本生產。不生產,無法滿足這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生產,卻整條供應鏈沒有利潤,甚至虧損。如能破解,經濟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數字化可重構經濟運作方式,從供給推動向需求拉動轉變。一方面消費互聯網已驗證可高效廣泛地獲取需求,包括潛在新需求;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改造既有的生產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快速響應需求的方向發展。由此,大大提升供求匹配效率,避免庫存積壓的無效生產,大量浪費,并大幅降低供給側成本,重塑微觀經濟體活力。這也將是最快降低碳排放的綠色經濟方法。因此,數字經濟是引入數字化等新技術重塑經濟增長方式,既要從相關的產業化的供給側發力,也需從需求側管理出發,提升供求匹配效率促進經濟更順暢循環。十九大提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數字經濟將是破解主要矛盾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重要組成部分。
廣東省多年GDP占據全國首位,有雄厚發展數字經濟的產業基礎,特別是第二和第三產業。大灣區也擁有一流高校、研究機構、服務機構和人才。理解上述數字經濟發展變革方向,把握匹配需求的重要性,找準產業數字化的發力點,將有助于先行探索數字經濟中國發展模式。
二、思路
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意味著滿足其更好、更多、更新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對應供給側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通過互聯網(上云、連通)、大數據(用數、決策)人工智能(賦智、智行)可以大大提升生產效率,不管是先進制造業還是傳統制造業;還可以方便高效地收集各類需求,進而更精細化地供需匹配,避免盲目生產導致庫存積壓。促進經濟高效、綠色循環。 消費端的需求往往由一些專門機構研究梳理。包括:咨詢公司,市場研究公司,意見領袖、網紅、設計師及其對應機構等,以及一些側重市場研究和產品開發的創業團隊(挖掘創新需求的主體)。 數字經濟,要不斷研究和梳理落實需求(消費)、供給(生產)、匹配(流通)、分配等重要經濟環節。并相互數字化銜接,形成一個高效經濟運作的生態網絡。更重要的是從經濟和商業上梳理清思路,技術實現才有方向。 數字經濟需求拉動模式下,要為其提供數字化工具,主要包括兩類:(1)設計和仿真類工具。便于與設計師或者咨詢顧問與客戶溝通,了解記錄需求細節以及嘗試提供模擬解決方案。(2)互聯網連接其客戶工具。便于其顧客有需要可以隨時詢問,及時溝通。并沉淀記錄。 不僅如此,對于發力消費端研究的創業團隊,可提供定制系統開發支持。即:建立一套商業模式,支持包括數字化服務商和創業團隊在內的數字化服務各方合作共贏機制。 要實現對需求的匹配,供給應按照消費端匯集的需求生產,或者按對消費端的預測生產。由于生產往往非常復雜,產品要分為多個工藝流程,甚至是基于更為復雜的供應鏈體系。數字化可大幅提升效率,既可在單點突破,又可增強各個環節之間協同。但供給數字化當前更迫切的重點不在簡單的單品效率提升,而在于柔性、快反、智能靈活響應的高效,以更好地匹配需求,特別是小批量需求。這是產業數字化轉型重要方向,也是難點和重點。 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是站在產業鏈協同高度更有效地推動產業數字化的舉措。需大量的深調研產業運作,結合創新生態網等理論模型梳理各方協作共贏的商業模式和運作流程,才能真落實。 激勵企業參與最有效的手段是,把訂單、金融服務、甚至稅收減免與參與數字化關聯起來。前二者是市場化方式,可通過更好的供求匹配方案實現;后者是分配的重要手段。 匹配最直接的體現是銷售,需要流通體系(包括:渠道、物流、配送等環節)支撐。電商、微商、直播等是線上數字化連接需求的渠道方式,但還不夠精細。能及時觸及具體場景的更數字化匹配方式還有待培育創建。例如:滴滴出行、貨拉拉等是精細化匹配的初級方式。 把握需求和匹配供求是現代服務業的主體,二者從組織形式上有的時候是分開的,但當前更多時候是合為一體的。未來如果數字化平臺能將上述經濟運作的生態各方高效整合起來,分開的趨勢會加強。 分配直接體現在行政手段利益調節(如:稅費、補貼等政策),以及市場化調節(如:雇傭薪資關系)。政府在前者有很大操作空間,也可以通過相關法規(如:勞動法、人才政策)等規范后者。
擔心數字化之后,將可能受到更強稅務等方面監管,是眾多企業拒絕數字化不明說的重要原因。需思考研究對策。
三、策略
在供給側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帶動數字產業化,工業互聯網重在打造柔性快反智能的供應鏈。需同步在消費端挖掘和孵化新業態、新模式高效承接需求,并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平臺或協作體系實現供求高效匹配。 先梳理商業模式和邏輯,再技術實現落地。實踐中往往容易反過來,結果會事倍功半。 產業圖譜在兩條線展開:一、供應鏈,立足全省圍繞具體產業鏈梳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關系,廣東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優先;二、創新鏈,立足全球梳理數字化、裝備等支撐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為核心的可能創新樣板,覆蓋廣東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前者重在產業數字化的創新模式頂層設計;后者重在數字產業化扎根沃土。 組織深度參與的專家團隊就具體產業大學習、深調研,逐步建立和細化產業圖譜,并就具體產業數字化轉型做好頂層設計??傻骄唧w專業鎮(區)開研討會、做培訓,加強各方互動。 針對產業瓶頸和痛點,打造創新樣板工程??梢允驱堫^企業的燈塔工廠、智慧工廠或車間;也可以是行業樞紐環節的共享、智造、集采模式;還可以是協同上下游的交易、撮合或對賬模式。樣板工程有助改變觀望的中小微企業觀念。 建立“聯合體+專家組”的組織形式協作推進。細致評估聯合體所作的樣板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和成熟度。尚未建立聯合體的,可組織相關研討會,聚合數字化平臺、數字化服務商、先進裝備企業、行業協會、行業先進企業、所在區鎮政府,及高??蒲性核妊芯繖C構,深度探討。 3.設計軟件實現產品數字化+云工廠形成前端接單入口 初步聚合產業集群的多家工廠,可作為接單入口,形成平臺雛形,產品具有一定豐富度、高性價比、工廠產品類型互補合作大于競爭。讓參與方有機會盡快享有更容易接單的成果。最好是樣板工程對參與廠家有良好的粘性。 “聯合體+專家組”執行過程迭代改進,組織培訓幫助廠家轉變觀念,并引入更多外部資源支持。 樣板工程和接單入口至少一個獲得驗證,則更有利于順著產業鏈上下延伸逐步形成供應鏈數字化生態平臺。上下游協同產生巨大價值將凸顯。企業將更積極地“上云上平臺”。
聯合體可根據需要引入更多成員,比如:PaaS或IaaS平臺服務商,以及雙跨平臺服務商。
根據接單入口聚合的制造企業產品類別,篩選合適的渠道方式。定制化接單系統接口,并配套做好定制改造和物流配送的深度服務。充分用好設計類產品數字化軟件。 梳理行業痛點,發現對應創新團隊,支持其做好需求對接和匹配服務,比如:設計師工作室、新品研發團隊等。服務多個類似團隊嘗試消費端的需求探測和試錯。必要時幫助開發所需數字化系統,甚至自建新業態新模式樣板工程。這是創新生態網前端創新的重要環節。
將1和2兩點面向需求的消費互聯網與供應鏈數字化平臺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貫通。實現供求高效對接和匹配。并不斷滾大連接更多企業數字化轉型。
安排金融機構助力數字經濟創新模式打造,可以提供樣板工程和平臺搭建的低息貸款,可參與供應鏈金融服務。
稅務部門組織專家給出合理方案,甚至財稅改革。
文章來源:中世數字經濟研究院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