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即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給布料上色的方法。植物染料,無毒無害,不會對人體健康以及環境造成任何傷害。20世紀初,自化學合成染料問世,因合植物染料成染料優異的染色性能、眾多的品種和廉價的成本,使植物染料逐漸地退出了染料市場。近年以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開始逐漸認識到,化學合成染料對人體的健康和環境產生嚴重的損害和破壞,于是人們又重新關注起植物染料。
何慧燕,服裝設計師,曾任職時尚品牌的設計總監。用她的話來說,在時尚圈行走十幾年,設計過不計其數的服裝。
隨著從業時間越長,何慧燕反而越感困惑:為什么設計這么多衣服人們還不滿足呢?設計師天天忙得轉來轉去,除了剩下貨存還有什么呢?或許還有一顆疲憊與茫然的心!她開始反思,設計師究竟應該做什么----設計師的主業其實是生活,是研究怎么活得更好。穿著怎樣的服飾,選擇怎樣的布料,終歸是生活方式的呈現,是內心的某種認同與趨向。
▲何慧燕家位于黃埔古村的一所老民宅,進門就是一個大院子,里面種了幾棵幾層樓高的大樹
面對內心,何慧燕離開了奮斗了多年的工作崗位,開始在黃埔古村的一所老民居隱居下來。何慧燕開始嘗試去做讓自己覺得舒服的衣服、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服裝!
▲何慧燕的院子里還種了用于染色的各種植物
何慧燕在一次偶然機會接觸到了植物染,就被它豐富而又素雅的色彩深深迷住了!通過翻看古書等資料,何慧燕找到了傳統古法套染的方法,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自然植物色彩在她腦海里開始慢慢呈現出來。何慧燕開始慢慢去摸索,去嘗試各種不同植物材料、不同配比的染色效果,而家里的大院子則成了她的實驗室,她陶醉在植物染五彩繽紛的世界當中!
▲用于植物染的各式原材料,都是純天然植物提取,絕對有機
何慧燕說其實傳統手工業按照市場價值已失去市場競手力,現在拾起來似乎有點不合時宜。但是大工業化生產這種模式,它會把人與物的情感逐步抽離,慢慢的讓人的心靈變得空泛,一旦如此無論你設計再多衣服也填補不了這種情感的空缺。而在研究植物染的過程當中何慧燕發現,傳統手工是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可以構建人與物的情感的媒介。植物染從某種程度來說,它可以建立起人與植物的關系,人與器物的情感,它可以讓人能夠更親切走向生活。平時我們見到的花花草草可以讓布料綻放奇妙的色彩,而植物染過程中的香味與溫度也同樣讓人感動!
▲通過植物染做出來的各式圍巾,色彩豐富而又淡雅自然,還有淡淡的植物香味
▲植物染扎染出來的效果~~何慧燕說做扎染常常會有意外驚喜,因為只有把作品晾開時開能看到效果,而那效果又經常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而這正是扎染的魅力所在~~
▲扎染用到的工具
何慧燕現在每個月會在家里開一次植物染的課程,而為了保證課程的質量,每次只收幾名的學員。她希望將植物染相關的知識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可以知道植物染的好處,從而讓我們的傳統手工藝可以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