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王炳坤、郭翔、李宇佳
日前,遼沈大地寒風刺骨,但生產一線卻熱氣騰騰。記者走進正在搶生產、趕訂單的多家制造企業,觸摸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脈動。
1日9時許,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的船臺上,緩緩移動的龍門吊發出刺耳的警報提示音。“現場轟隆隆的作業聲音大,警報聲是為了提示工作人員。”公司多用途紙漿船項目經理陳雪飛說,龍門吊吊裝的這個船舶構件重達260多噸。
六七層樓高、225米長的船體正在“搭積木”,350名工人像采花的蜜蜂一樣忙上忙下——這里是兩條7.7萬噸多用途紙漿船的建造現場。“去年,公司交付8條多用途紙漿船,根據最新訂單,今年我們將交付11條船,幾乎每個月都要有新船交付?!标愌╋w說。
船臺上,公司機電工區主管陳聰腳步疾快,正在安排各點位的任務。陳聰去年參與了5條多用途紙漿船的建造,“訂單多、企業好,個人的收入也就水漲船高?!标惵斦f,他們今年的生產節拍是“下水一條、上船臺一條、試航一條、交付一條”,流水線式建造,精細到按天排產,“而且7.7萬噸的造完后,我們還要造8.45萬噸的,一年一個新臺階?!?br />
近年來,遼寧省積極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優質特色消費品4個萬億級產業基地?!按髩K頭”裝備制造企業壯大的同時,特色小產業也是活力滿滿。
在遼陽縣小北河鎮的東北亞輕工業產業基地內,一排排織襪機線輪飛轉,各色織線上下穿梭,“吱吱吱”的織襪機聲中,一雙雙顏色各異、樣式新穎的襪子堆滿了塑料筐。
誕生于改革開放初期的小北河襪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采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小作坊生產模式,不僅效率低下,還承受環保壓力。當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于2019年引進浙江一百歲集團投資7億多元建設現代化工業園區,吸引一家一戶的襪業小廠集中入園,鳥槍換炮。
“這里設施、配套一應俱全,生產規?;?,管理也規范化,企業只要專心研發款式就行,別的基本都不用操心?!边|陽縣長青針織廠技術總監相金彪說,為了更好發展,2022年工廠搬進了東北亞輕工業產業基地。
廠房升級了,設備也得跟上。在這里,相金彪將工廠原有的手動織襪機全部淘汰,添置了98臺全自動織襪機。“像去年7月縣里舉辦‘襪子節’,企業一個季度的銷量就翻了一番,沒有好機器,產量哪里跟得上?!?br />
圖為遼寧木色襪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排排織襪機正在工作。(受訪者供圖)
紅火的不只襪業。在遼寧,葫蘆島興城泳裝、遼陽佟二堡皮草、鞍山西柳服飾、沈陽沈北新區的預制菜……許多特色消費品產業都嶄露頭角。而老工業基地依托產業和技術優勢,萌發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正在為遼寧振興注入新動能。
一只重達兩三百公斤的金屬飛輪,完全懸浮在密閉空間,最高以每分鐘4萬轉的速度旋轉……走進沈陽微控飛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明亮潔凈的測試車間頗為安靜,只有細微的“嗡嗡”聲和電腦屏幕上跳躍的數字,表明設備還在運行。
“這代表電流穩定輸入和飛輪穩定運行的‘嗡嗡’聲,我們聽著舒心?!惫緶y試車間主任宋斌笑著說,公司元旦假期加班生產,僅2023年最后兩天就測試飛輪20多臺,實現了價值上千萬元貨品的交付。
沈陽微控公司是磁懸浮飛輪儲能前沿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企業。伴隨著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大幅提升,大自然中忽強忽弱的風、明暗不定的光,須瞬間調頻才能變成穩定輸出的“綠電”,飛輪儲能需求大大增加。公司自2018年創建以來業績持續增長,去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今年的在手訂單接近20億元。
“過去一年,我們獲遼寧省首家裝備制造業‘獨角獸企業’頭銜,并完成股份制改造。新的一年,公司已計劃研發更高功率的飛輪儲能設備,未來注定更有希望?!彼伪笳f。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