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接過援伊“接力棒”后,南通第十一批援疆工作組注意到:伊寧縣在新能源、裝備制造、輕紡產業上重點發力,這與南通六大產業集群中的高端紡織、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高度匹配,產業互融具備現實基礎。
伊寧具有沿海地區無法比擬的各種資源,擁有亞歐黃金通道的開放區位,是我國實現“東聯西出”“內引外聯”的重要國際經濟通道。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南通把新一輪援疆工作重點放在產業共融,引導幫助南通企業在此設立向西開放“橋頭堡”,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特別是中亞五國增進貿易往來,開辟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伴隨著重大項目落地生根、園區企業入駐見效、“南通制造”西出國門,兩地產業在“同頻共振”中,迸發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新動力。
一個夢想:絲路出產絲綢
在江蘇國峰建設新疆分公司總經理王厚東的筆記本上,2023年12月12日是個特殊的日子。這天,“天山寶寶”品牌成功注冊。
“這是我多年的一個夢,明年你們來,可看到萬畝桑園一望無際、機械化收割桑葉、工業化智能養蠶進園區。”王厚東,在新疆從事建筑行業十余年。摸慣了鋼筋水泥的硬漢,為何會與精細雅致的養蠶繅絲、絲綢織造產生化學反應?“因為我是海安人,來自中國繭絲綢之鄉,成長背景讓我對絲綢懷有情結。”深耕新疆的經歷,讓王厚東暢想,“伊寧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北道咽喉,伴著駝鈴聲聲,絲綢由此路過。同時,這里既有廣袤的草原,又有肥沃的農耕大地,能不能把‘旅途’變‘產地’,讓絲路出絲綢。”
這個夢想,在援疆工作組的內引外聯下,很快照進現實。浙商田發芳、南通鑫緣集團和王厚東形成了三角閉環:老田手握桑樹抗凍技術,鑫緣提供從“一粒繭”到“一匹綢”的全鏈條工藝支撐,老王資本入股。鑫緣集團董事長儲呈平有感于援疆工作組組長施張范三番五次的“追擊”,經周密調研,決定放膽走一次新時代的絲綢之路。“看似有點冒險,實則步步穩妥。”施張范說,工作組成員冒著零下二十幾度的極寒,四處奔波比選種桑地塊;在伊寧縣科創園內留好工業廠房,與之配套的育種基地、直播基地等一并統籌。王厚東選擇在伊寧圓絲綢夢的信心,也足夠充分:優選的桑樹品種抗凍力可達零下35攝氏度,大面積種植擁有土地資源;環境氣候適宜,從桑葉變桑粉的過程天然風干,省下了江浙一帶電力烘干的成本。
一條絲路帶動一項產業的發展,一項產業又照亮一群人生活的路途。援疆工作組建議,蠶寶寶還可放入農戶家中喂養,預計幫助每戶每月增收3000元。發端于江浙的“天山寶寶”絲綢品牌,有望成為推動伊寧縣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
在距離伊寧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霍爾果斯口岸,中歐班列呼嘯向西,發揮新疆作為面向中亞“橋頭堡”的區位優勢,“南通制造”便捷出海。來自江之尾海之端的援疆力量,讓伊寧這座絲綢之路上的商貿重鎮,展現出新時代開放發展的活力。
絲綢之路,是一條通達八方的路,也是一條連接古今的路。弦歌千年未絕,人心萬里相連。以援疆為紐帶,通伊兩地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美好畫面,在天山腳下精彩呈現;兩地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并肩而行的新絲路故事,每一天都在更新。
來源:南通日報、紡織經濟信息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標注文章來源,若不愿被轉載或涉及侵權,請及時通過在線客服和郵箱聯系,郵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