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浙地區紡織品市場外貿訂單有增加的跡象。一位紡織品貿易商說:“最近,我收到了一個10萬米的訂單,這些訂單被送往越南,用于制作成衣。11月份的訂單比之前10個月要好得多。以前真的沒有訂單,也有幾千米的小訂單。11月以來,訂單量一直在數萬米,訂單數量也有明顯增長。已經有幾筆訂單了,員工們已經加班一個多月了。”
國內紡織服裝出口迎來利好
臨近年底,外貿訂單有反彈的跡象,預示著這種頹勢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有所改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明年中國服裝出口也有機會。一方面,中國政府在政策利好方面的持續努力,眾多新的貿易法規的實施,以及一些貿易協定的生效,將共同促進中國服裝出口的企穩。此外,今年以來,中國對新興市場的服裝出口快速增長,促進了服裝出口市場結構更加多元化,這將對未來服裝出口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經過一年之久的小規模訂單模式,海外客戶逐漸消化其服裝庫存,海外補貨需求將反彈,這將為服裝企業帶來新的出口訂單。目前收到的訂單都是明年的新車型,正在逐步開發中。
此外,未來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春節假期,海外企業也會提前備貨,以免春節期間無法下單,耽誤成衣生產進度。印染時訊了解越南工廠在招聘時提供的薪酬達到700萬至1000萬越南盾,折合人民幣約2100-3000元,遠高于2021年的水平。這個工資水平實際上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提高,越南不再具有低成本的優勢。因此,歐美客戶紛紛將訂單轉回中國。而且我們也發現,歐盟等一些市場對進口紡織品提出了綠色環保的要求,對產品質量和原料來源都有嚴格的要求。其他國家根本達不到這個要求,只有國內產品才能通過海關。因此,中國仍然具有競爭優勢。
| 全球服裝庫存持續下降
有望帶動面料出口回暖
1月12日,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發文稱,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按美元計,2023年12月紡織服裝出口252.7億美元,同比7個月后再次轉為正增長,增幅為2.6%,環比增長6.8%。出口逐步走出低谷,企穩向好。其中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3.5%,服裝出口增長1.9%。
2023年,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復蘇緩慢,各國經濟普遍下滑,主要市場需求疲軟導致訂單減少,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長缺乏動能。此外,地緣政治格局變動,供應鏈調整加速,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因素為紡織服裝外貿發展帶來重重壓力。
2023年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936.4億美元,同比下降8.1%,雖然未能突破3000億美元,但降幅小于預期,出口額仍高于2019年。從出口市場看,我國在歐、美、日傳統市場仍占據主導地位,在新興市場的出口額和占比也在逐年增加。“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已成為拉動出口的新增長點。
2023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更加注重品牌建設、全球化布局、智能化轉型和綠色環保意識,企業綜合實力和產品競爭力均有較大提高。2024年,隨著穩經濟、穩外貿的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地、外需逐步回升、貿易往來更加便利、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我紡織服裝出口仍有望繼續保持當前的增長態勢,再創新高。
有業內人士預計,四季度全球服裝庫存持續下降,采購商靈活補單訂貨持續增加。目前,面料企業正逐步將在國內成熟的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模式帶到海外,同時推動其他更多產業鏈中上游環節的相關紡企“出海”進行配套產能布局。在“出海”過程中,產業鏈對中國紡織原材料的依賴度仍將維持較高水平。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上述負責人認為,中國面料企業需具備高效產業鏈、領先的研發能力、優質的產品質量和穩定且快速的交貨期,以及在ESG方面的持續投入,才有機會成為品牌商深度合作伙伴或高品質原材料的供應商。
資料來源:財聯社、國際商報、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輪值編輯:趙繼誠
文章來源:棉紡織技術新傳媒